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17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阻尼器用的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其中,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组装安装有磁铁的第1构件与安装有螺线管的第2构件,将通过上述第1构件与上述第2构件的相对转动运动而由螺线管感应出的电磁力用作运动阻尼力,在该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内设置根据通过上述第1构件与上述第2构件的相对转动运动而在上述螺线管内生成的电压而工作的电流限制元件,上述电流限制元件基于上述螺线管内生成的电压,将在上述螺线管内流动的电流控制为规定值,从而控制上述电磁阻尼器的阻尼力,因此,不需要来自外部的电源,该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能够向电磁阻尼器提供所希望的阻尼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车辆、建筑物等中应用的电磁阻尼器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不用添加外部电源、可控制电磁阻尼器的阻尼力的电磁阻尼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电磁阻尼器具有被设置成可相对伸缩的缸体(cylinder)和外壳。并且,通过缸体的移动,设置在缸体上的螺母使具有螺纹牙的滚珠轴转动,利用连接到滚珠轴上的电动机的转动而生成的电动势,控制电动机内流动的电流,生成阻尼力。作为该控制电流的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如特开2001-311452号公报公开的那样,提出了这样的装置通过改变对从电动机输出的电流进行切换的晶体管的切换的占空比,使电磁阻尼器的感应电压升压,可从电磁阻尼器获得希望的阻尼力。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中,为使进行这样控制的控制电路工作,有必要从外部向该控制电路供电。即,存在着在断电状态下无法获得阻尼特性的问题。另外,由于基于电动机内生成的电压,利用控制程序改变切换晶体管的占空比,所以不能容易地变更电磁阻尼器的阻尼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来自外部的电源、可赋予电磁阻尼器希望的阻尼力的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阻尼器用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阻尼器用的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其中,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组装安装有磁铁的第1构件与安装有螺线管的第2构件,将通过上述第1构件与上述第2构件的相对转动运动而由螺线管感应出的电磁力用作运动阻尼力,该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该电磁阻尼器控制装置内设置根据通过上述第1构件与上述第2构件的相对转动运动而在上述螺线管内生成的电压而工作的电流限制元件,    上述电流限制元件基于上述螺线管内生成的电压,将在上述螺线管内流动的电流控制为规定值,从而控制上述电磁阻尼器的阻尼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卓宏须田义大桧尾幸司山形英城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生产技术研究奖励会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