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
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
技术介绍
目前发酵床是利用全新的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工厂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的新模式;目前存在的发酵床是改变环境来促进猪的生长,为了微生物发酵直接促进猪生长,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芽孢杆菌的大量复制繁殖,能刺激动物体内产生干扰素,提高动物体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了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能有效降低动物群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包括地面、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包括地面(1)、第一电机(2)、第一丝杆(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进水口(6)、进料口(7)、水管(8)、进料管(9)、漏斗(10)、粉碎搅拌装置(11)、出气管道(12)、抽粉泵(13)、第二电机(14)、第二丝杆(15)、第一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气缸(18)、第三固定板(19)、第四固定板(20)、第二气缸(21)、发酵床(22)、第三丝杆(23)、第三电机(24)、第四电机(25)、第四丝杆(26)、推料板(27)、第一磨盘(28)、粉碎空间(29)、搅拌空间(30)、搅拌杆(31)、第五电机(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养殖用地下式微生物发酵床,包括地面(1)、第一电机(2)、第一丝杆(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进水口(6)、进料口(7)、水管(8)、进料管(9)、漏斗(10)、粉碎搅拌装置(11)、出气管道(12)、抽粉泵(13)、第二电机(14)、第二丝杆(15)、第一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气缸(18)、第三固定板(19)、第四固定板(20)、第二气缸(21)、发酵床(22)、第三丝杆(23)、第三电机(24)、第四电机(25)、第四丝杆(26)、推料板(27)、第一磨盘(28)、粉碎空间(29)、搅拌空间(30)、搅拌杆(31)、第五电机(32)、电机安装槽(33)、出料口(35)、水槽(36)、抽水泵(37)和第二磨盘(38),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内部底面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8),所述第一气缸(18)的活塞杆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6)的顶面与发酵床(22)的底面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地面(1)的内部底面另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板(20),所述第四固定板(2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21),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19),所述第三固定板(19)的顶面与发酵床(22)的底面另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地面(1)的顶面一侧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电机(2),两个第一电机(2)的活塞杆端与第一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丝杆(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挡板(4)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挡板(4)与第一丝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挡板(4)与地面(1)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地面(1)的顶面另一端与中部之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14),两个第二电机(14)的活塞杆端与第二丝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丝杆(15)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挡板(5)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二挡板(5)与第二丝杆(1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与地面(1)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水口(6)和进料口(7),所述地面(1)的内部一侧中部开设有出气管道(12),所述地面(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粉碎搅拌装置(11),所述地面(1)的顶部,位于粉碎搅拌装置(11)与第二电机(14)间固定安装有抽粉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武清区益捷养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