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772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涉及海洋浮标技术领域,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选用MDPE、HDPE、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金属块作为生产原料;首先,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在230~27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加入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6~10%,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5%,将温度降低至140~220℃直至产品成型后脱模,产品成型后,可在零下40℃的冰排下正常工作,并且无菱角钢块和HDPE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海洋浮标壳体的强度,使得海洋浮标壳体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耐磨性,并且整个海洋浮标壳体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四季通用,无需进行季节性更换。

A Forming Method of Ocean Buo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浮标
,尤其是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一些港口地处中、高纬度,冬季严寒,为冬季冰冻港口。冬季冰期港口常会出现大量密集流冰,冰况严重时,容易造成港口附近水域水上普通灯浮标标体损坏、标志移位、灯光熄灭,航标助航效能降低、失效,严重影响进出港船舶的航行安全,降低了港口的通航能力,目前,常规季节使用普通浮标,冬季使用冰区浮标,每年需要组织季节性更换作业2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冰区浮标与普通浮标相比在目视效果、雷达扫测效果方面相对较差,冬季助航效能不足;长效浮标重点需要克服的是冬季浮冰对其造成的助航效能影响,甚至是对浮标的破坏,目前的解决方案基本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自身结构和强度,以及在海底的固着点,在浮冰与其碰撞时进行破冰,强行使浮冰破裂从其两侧漂过;一是利用自身重心和浮力的特点,在浮冰与其相撞时,进行导冰,暂时倒在浮冰之下,待浮冰漂过后重新露出水面,恢复正浮状态和正常工作;但是破冰浮标需要有足够的自重、强度,以及海底牢固的固着点来定位,以抵抗浮冰的撞击,因此其设计难度大、成本高、施工困难;导冰浮标的因为表面需尽量平滑设计,导致目视、雷达扫测等效果较差;本申请研制一种长效浮动标志,使其无需进行季节性更换,且适于进行水上维护作业。通过研制长效浮动标志,提高冬季浮标的整体助航效能,减轻季节性航标作业工作量。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5418005U所公开的一种钢制冰区长效灯浮标,包括标体主体,所述标体主体为一体制成,标体主体上下两端呈圆滑锥面的双锥体结构,标体主体的内部间隔平行安装有四个水密隔板,将标体分为上下五个水密隔舱,沿标体垂直方向布置,在锥体中部同轴密封固装一中空圆柱形电池舱,电池舱向上密封贯穿五个水密隔舱,电池舱上端部与顶部水密隔舱连通;该技术专利的浮标结构复杂,并且强度和耐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出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解决了现有海洋浮标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四季通用性能不佳的问题,以及生产加工工序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选用MDPE、HDPE、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金属块作为生产原料;首先,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2%,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0.5~1%、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2~4%;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在230~27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加入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6~10%,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5%,将温度降低至140~220℃,直至HDPE和金属块依附在海洋浮标壳体内表面上并且产品成型后脱模,产品成型后,可在零下40℃的冰排下正常工作,并且无菱角钢块和HDPE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海洋浮标壳体的强度,使得海洋浮标壳体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耐磨性,并且整个海洋浮标壳体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的成本较低,并且能够四季通用,无需进行季节性更换,相对季节性航标来说,减少了作业工作量。其中,金属块为截面的最大对角线长度≤2mm的无菱角金属块,具体金属块材质为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提高了海洋浮标壳体的强度。其中,海洋浮标壳体内壁为粗糙面,海洋浮标壳体内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填充。其中,海洋浮标壳体壁厚为4mm~16mm,根据不同客户的使用要求可以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海洋浮标壳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对于体积大于0.5m3海洋浮标壳体,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选用MDPE、HDPE、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金属块作为生产原料,其中,MDPE为中密度聚乙烯,HDPE为高密度聚乙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2%,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0.9%、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增加HDPE、无菱角钢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8%,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4%,将温度降低至140℃,直至HDPE和金属块依附在海洋浮标壳体内表面上并且产品成型后脱模,产品成型后,可在零下40℃的冰排下正常工作,具体来说,HDPE和无菱角钢块的熔点都低于MDPE的熔点,在270℃的温度下不会融化,即通过无菱角钢块和HDPE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海洋浮标壳体的强度,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耐磨性,同时增加了海洋浮标壳体的内壁的粗糙度,即HDPE和无菱角钢块会依附在海洋浮标壳体内表面上,在海洋浮标壳体内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填充后,能够与内壁紧密且牢固的贴合,即使在零下40℃的冰排环境下,发泡聚氨酯材料也不会出现收缩进水的情况,因此能保证本实施例的海洋浮标壳体能一年四季都可以通用。根据海洋浮标壳体的大小,海洋浮标壳体壁厚为4mm~16mm范围,钢块为截面的最大对角线长度≤2mm的无菱角钢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在滚塑成型时突出浮标表面。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体积小于等于0.5m3海洋浮标壳体,在本实施例中,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0.5%、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2%,在24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按质量比例增加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6%,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将温度降低至180℃直至产品成型后脱模,本实施例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海洋浮标壳体,在海洋浮标壳体内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填充后,能够与内壁紧密且牢固的贴合,即使在零下40℃的冰排环境下,发泡聚氨酯材料也不会出现收缩进水的情况,因此能保证本实施例的海洋浮标壳体能一年四季都可以通用。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2%,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4%,在23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按质量比例增加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0%,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5%,将温度降低至220℃直至产品成型后脱模,在海洋浮标壳体内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填充后,能够与内壁紧密且牢固的贴合,即使在零下40℃的冰排环境下,发泡聚氨酯材料也不会出现收缩进水的情况。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选用MDPE、HDPE、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金属块作为生产原料;首先,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2%,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0.5~1%、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2~4%;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在230~27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加入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6~10%,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5%,将温度降低至140~220℃,直至HDPE和金属块依附在海洋浮标壳体内表面上并且产品成型后脱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壳体的成型方法选用MDPE、HDPE、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金属块作为生产原料;首先,在MDPE中加入增韧剂、高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混合,增韧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1~2%,高光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0.5~1%、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2~4%;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在230~270℃的温度下进行滚塑;然后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加入HDPE、金属块,HDPE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6~10%,金属块的质量为MDPE质量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运高梦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罗普海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