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6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包括底板、转轴、挡杆、操作杆、转动套筒、连接件和驱动杆;所述操作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侧面;所述转动套筒与转轴相匹配,转动套筒与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侧部;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在连接件远离转动套筒的一端,驱动杆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驱动杆套筒,所述驱动杆套筒转动连接在驱动杆上。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待弯曲管道与驱动杆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导致待弯曲管道在弯曲过程中的弯曲点发生位移,使得待弯曲管道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不能安装的问题。

A Bend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Pipeline Bending Point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弯管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火电厂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非标管道需求,现有的弯管装置为台式弯管机,现有的弯管机为台式弯管机,包括底座、底板、转轴、挡杆和驱动机构,转轴和挡杆焊接连接在底板上部,底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使用时将待弯曲管道放置在转轴和挡杆之间,然后转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推动待弯曲管道使其弯曲。这种弯管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待弯曲管道与驱动机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在弯曲待弯曲管道的过程中,待弯曲管道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压力增大,待弯曲管道与驱动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也成比例增加,这使得管道容易在驱动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位移,从而导致待弯曲管道的弯曲点位移,使得待弯曲管道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不能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包括底板、转轴、挡杆、操作杆、转动套筒、连接件和驱动杆;所述操作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侧面;所述转动套筒与转轴相匹配,转动套筒与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侧部;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在连接件远离转动套筒的一端,驱动杆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驱动杆套筒,所述驱动杆套筒转动连接在驱动杆上。所述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还包括:管道固定机构;所述管道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转轴朝挡杆方向的连线上。所述管道固定机构包括:螺杆和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并垂直于底板,安装柱位于待弯曲管道靠转轴的一侧,安装柱上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螺孔方向指向挡杆并与待弯曲管道垂直;所述螺杆通过螺孔安装在安装柱上,螺杆长度大于挡杆与安装柱的距离。所述安装柱包括: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和长孔;所述第一滑槽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一滑槽位于靠挡杆的一侧,第一滑槽侧壁与螺孔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上;所述长孔与竖直方向平行,长孔侧壁与螺孔平行,长孔侧壁间距小于第一滑槽侧壁间距大于螺孔直径;所述螺孔设置在第一滑块上,螺孔位于长孔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所述安装柱还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二滑槽位于远离挡杆的一侧,第二滑槽侧壁与螺孔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上;所述螺孔设置在第二滑块上,螺孔位于长孔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杆套筒转动连接在驱动杆上,使驱动杆与待弯曲管道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驱动杆套筒与待弯曲管道间的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避免待弯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目的,使得加工精度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C处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D处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参考图1和图4,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包括底板1、转轴101、挡杆102、操作杆201、转动套筒202、连接件203和驱动杆204;所述操作杆201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面;所述转动套筒202与转轴101相匹配,转动套筒202与转动连接在转轴101上;所述连接件203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部;所述驱动杆204固定连接在连接件203远离转动套筒202的一端,驱动杆204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驱动杆套筒205,所述驱动杆套筒205转动连接在驱动杆204上。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杆套筒205转动连接在驱动杆204上,使驱动杆204与待弯曲管道3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驱动杆套筒205与待弯曲管道3间的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避免待弯曲管道3弯曲点位移的目的,使得加工精度得到提升。所述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还包括:管道固定机构4;所述管道固定机构4固定连接在转轴101朝挡杆102方向的连线上。通过管道固定机构4将待弯曲管道4位置固定,避免了在弯曲待弯曲管道3的过程中位移,进一步增加了加工精度。所述管道固定机构4可以采用铁丝捆绑或卡箍等。所述管道固定机构4包括:螺杆5和安装柱4;所述安装柱4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垂直于底板1,安装柱4位于待弯曲管道3靠转轴的一侧,安装柱4上设有与螺杆5相匹配的螺孔401,螺孔401方向指向挡杆102并与待弯曲管道3垂直;所述螺杆5通过螺孔401安装在安装柱4上,螺杆5长度大于挡杆102与安装柱4的距离。使用时,旋转螺杆5使螺杆5朝挡杆102方向运动可将待弯曲管道3夹紧在螺杆5和挡杆102之间,由于螺杆5的挤压增加了压力,因此待弯曲管道3与挡杆102和螺杆5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避免了待弯曲管道3位移,进一步提升了加工精度。所述安装柱4包括:包括第一滑槽402、第一滑块403和长孔404;所述第一滑槽402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一滑槽402位于靠挡杆102的一侧,第一滑槽402侧壁与螺孔401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块403与第一滑槽402相匹配,第一滑块403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402上;所述长孔404与竖直方向平行,长孔404侧壁与螺孔401平行,长孔404侧壁间距小于第一滑槽402侧壁间距大于螺孔401直径;所述螺孔401设置在第一滑块403上,螺孔401位于长孔404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使用时,如果待弯曲管道3的管径改变,可通过第一滑块403在第一滑槽402内滑动实现螺杆5高度的调节,从而可实现对不同管径的待弯曲管道3卡紧的目的。所述安装柱4还包括:第二滑槽405和第二滑块406;所述第二滑槽405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二滑槽405位于远离挡杆102的一侧,第二滑槽405侧壁与螺孔401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滑块406与第二滑槽405相匹配,第二滑块406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405上;所述螺孔401设置在第二滑块406上,螺孔401位于长孔404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使用时,第二滑块406起到矫正螺杆5位置的作用,因为螺杆5安装在第一滑块403上仅仅是单支点,而第二滑块406的增加使得单支点变为多支点,使得螺杆5在安装柱4上更加稳定。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轴(101)、挡杆(102)、操作杆(201)、转动套筒(202)、连接件(203)和驱动杆(204);所述操作杆(201)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面;所述转动套筒(202)与转轴(101)相匹配,转动套筒(202)与转动连接在转轴(101)上;所述连接件(203)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部;所述驱动杆(204)固定连接在连接件(203)远离转动套筒(202)的一端,驱动杆(204)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驱动杆套筒(205),所述驱动杆套筒(205)转动连接在驱动杆(20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轴(101)、挡杆(102)、操作杆(201)、转动套筒(202)、连接件(203)和驱动杆(204);所述操作杆(201)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面;所述转动套筒(202)与转轴(101)相匹配,转动套筒(202)与转动连接在转轴(101)上;所述连接件(203)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202)侧部;所述驱动杆(204)固定连接在连接件(203)远离转动套筒(202)的一端,驱动杆(204)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驱动杆套筒(205),所述驱动杆套筒(205)转动连接在驱动杆(2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还包括:管道固定机构(4);所述管道固定机构(4)固定连接在转轴(101)朝挡杆(102)方向的连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管道弯曲点位移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4)包括:螺杆(5)和安装柱(4);所述安装柱(4)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垂直于底板(1),安装柱(4)位于待弯曲管道(3)靠转轴的一侧,安装柱(4)上设有与螺杆(5)相匹配的螺孔(401),螺孔(401)方向指向挡杆(102)并与待弯曲管道(3)垂直;所述螺杆(5)通过螺孔(401)安装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海强爽刘汉婕刘月生青钦汪天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