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树林造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红树林造林。2016年国家海洋局提出了四大海洋生态工程,涉及红树林的就有“南红北柳”和“蓝色海湾”两项。2017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新一轮的红树林造林规划,计划新造红树林面积为现有红树林面积的2倍。由于适宜红树林造林的滩涂多被围垦,真正适宜直接造林的滩涂已经很少。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各地采用抬高滩涂的方式造林,但人为抬高滩涂不仅需要通过大型机械将其他地方的土方运至造林地,同时还需要在外侧修建围堰以避免泥沙被水冲走。土方运输只能在涨潮时进行,耗时耗力;围堰修建标准与填土高度和潮差有关,填土高度越高,围堰修建标准越高,所需要的费用也越高。一般情况下,围堰修建费用随填土高度增加而呈几何级数增加。目前国内一些红树林造林工程,填土和围堰修建投入的费用远远大于造林成本。因此,为了降低造价,各地将填土高度控制在最低水平,这给填土后的造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滩涂高程只能满足红树植物生长的最低要求,苗木种植后常面临藤壶危害。藤壶固着于红树植物苗木茎干和叶片表面,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常规的超高密度种植苗木的方式改为丛式造林,在种植过程中将种植穴的行间距控制在0.8‑1.2m,且将每个种植穴种植的苗木数量控制在2‑3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常规的超高密度种植苗木的方式改为丛式造林,在种植过程中将种植穴的行间距控制在0.8-1.2m,且将每个种植穴种植的苗木数量控制在2-3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其中,所述苗木为胚轴或袋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其中,当所述苗木为胚轴时,每个种植穴插入三根胚轴,胚轴之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且胚轴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12cm;当所述苗木为袋苗时,每个种植穴种植两株袋苗,且袋苗之间的株间距控制在8-12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树林丛式造林方法,其中,所述胚轴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