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433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5:00
制冷剂回路(10)具有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41)以及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43、44、45)。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41)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散热器(23、31)的气体侧之间经由排出制冷剂分岔管(42)分岔并连接。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43、44、45)设置于排出制冷剂分岔管(42),并且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满足发生歧化反应或者发生歧化反应之前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41)连通。

Refrigerating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封入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为了防止臭氧层的破坏,使用HFC-32(二氟甲烷)或者由HFC-32以及HFC-125(五氟乙烷)的混合物构成的HFC-410A等。然而,上述制冷剂存在GWP(全球变暖系数)较大的问题。与之相对的是,已知,专利文献1(国家公开第2012/157764号)所示的包括HFO-1123(1,1,2-三氟乙烯)的制冷剂对于臭氧层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小。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将上述制冷剂封入制冷剂回路而构成冷冻装置这一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制冷剂具有下述性质:若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被施加某种能量,则会发生歧化反应(自分解反应)。此外,若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发生歧化反应,则会产生急剧的压力上升以及急剧的温度上升,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和配管将损伤,制冷剂以及反应生成物有可能被释放至制冷剂回路外。特别地,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处于高压、高温的状态,因此发生歧化反应的可能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括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的冷冻装置中,减小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或者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第一观点的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通过压缩机、散热器、膨胀机构以及蒸发器连接而构成,在制冷剂回路封入有制冷剂,制冷剂包括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此外,此处,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经由排出制冷剂分岔管分岔并连接。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设置于排出制冷剂分岔管,并且在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满足发生歧化反应或者发生歧化反应之前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使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连通。在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的部分是压缩机的排出侧部分,在压缩机的排出侧部分处,制冷剂处于最高压、最高温的状态。此外,为了使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最小化,需要对伴随着歧化反应而发生的急剧的压力上升以及急剧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此外,为了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需要使得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不容易达到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的条件。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经由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分岔并连接有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并且在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连通,从而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回收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此处,在规定条件是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回收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从而能够抑制伴随歧化反应而产生的急剧的压力上升和急剧的温度上升。此外,在规定条件为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之前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制冷剂的压力以及温度不容易达到引起歧化反应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温度的条件。由此,此处,能够减小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或者能够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另外,仅从抑制急剧的压力上升以及急剧的温度上升这一观点来看,虽然也可以考虑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经由排出制冷剂分岔管仅分岔并连接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但这样一来,则无法回收制冷剂以及反应生成物,制冷剂以及反应生成物会被释放至制冷剂回路外。此外,虽然也可以考虑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设置消声器,但这样一来,由于消声器始终处于被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充满的状态,因此,抑制压力以及温度的上升的作用受到限制。这样,仅通过设置消声器,无法减小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或者无法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这样一来,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经由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分岔并连接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是重要的。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第二观点的冷冻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对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此处,通过上述冷却机构,能够对回收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提高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回收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时的回收能力。因此,在规定条件为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伴随歧化反应而产生的急剧的压力上升以及急剧的温度上升。此外,在规定条件为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之前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使得制冷剂的压力以及温度不容易达到引起歧化反应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温度的条件。由此,此处,能够进一步减小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或者能够进一步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冷冻装置中,冷却机构是将空气送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风扇。此处,能够利用将空气送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风扇对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在第三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冷冻装置中,风扇还将空气送至散热器或蒸发器。此处,能够合并使用将空气送至散热器或蒸发器的风扇与将空气送至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风扇。此外,上述结构优选风冷式冷冻装置的情况。在第二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冷冻装置中,冷却机构是设置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外表面的散热翅片。此处,能够通过设置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外表面的散热翅片对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此外,上述结构优选将风扇同时用作冷却机构的情况。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六观点的冷冻装置中,冷却机构是设置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此处,能够通过流动有冷却液的冷却液管对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在第六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七观点的冷冻装置中,蒸发器是通过冷却液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在冷却液管流动有由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蒸发而冷却后的冷却液。此处,通过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蒸发而冷却后的冷却液在冷却液管中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对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的效果。此外,上述结构优选水冷式以及二次制冷剂式冷冻装置的情况。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八观点的冷冻装置中,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是进口侧的压力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工作的溢流阀,规定压力是与规定条件对应的临界压力。此处,如上所述,采用例如弹簧式溢流阀或者破裂板等机械式阀机构这样的、进口侧的压力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工作的溢流阀作为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因此,通过预先将上述规定压力设定为与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或发生歧化反应之前的规定条件对应的临界压力,使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连通,从而能够减小制冷剂发生了歧化反应时的制冷剂回路的损伤,或者能够抑制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在第一观点至第八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九观点的冷冻装置中,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是以环境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易熔材料熔融的方式构成的易熔塞,规定温度是与规定条件对应的临界温度。此处,如上所述,采用以环境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易熔材料熔融的方式构成的易熔塞作为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因此,通过预先将上述规定温度设定为与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发生歧化反应或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所述制冷剂回路通过压缩机(21)、散热器(23、31)、膨胀机构(24)以及蒸发器(31、23)连接而构成,在所述制冷剂回路封入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包括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41),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经由排出制冷剂分岔管(42)在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分岔并连接;以及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43、44、45),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设置于所述排出制冷剂分岔管,并且在满足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所述制冷剂发生所述歧化反应或者发生所述歧化反应之前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使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30 JP 2017-0140911.一种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所述制冷剂回路通过压缩机(21)、散热器(23、31)、膨胀机构(24)以及蒸发器(31、23)连接而构成,在所述制冷剂回路封入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包括具有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所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41),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经由排出制冷剂分岔管(42)在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散热器的气体侧之间分岔并连接;以及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43、44、45),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设置于所述排出制冷剂分岔管,并且在满足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所述制冷剂发生所述歧化反应或者发生所述歧化反应之前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使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25、41a、6),所述冷却机构对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进行冷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是将空气送至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风扇(2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将所述空气送至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外表面的散热翅片(41a)。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是设置于所述排出制冷剂回收储罐的、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6)。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是通过所述冷却液使所述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31),在所述冷却液管流动有由于所述蒸发器中的所述制冷剂的蒸发而冷却后的所述冷却液。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是进口侧的压力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工作的溢流阀(43),所述规定压力是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临界压力。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制冷剂溢流机构是以环境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易熔材料熔融的方式构成的易熔塞(44),所述规定温度是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临界温度。10.如权利要求1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育弘古庄和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