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框转角组件、面框以及教育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1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框转角组件,包括外转角本体、第一磁吸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固定于内转角上,在所述外转角本体和所述内转角的对齐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面框转角组件的面框以及具有该面框的教育一体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在面框转角组件的安装上不仅可以方便地将外转角本体与内转角稳固的连接,以避免面框转角组件松动,而且依靠磁吸作用还可以利于外转角本体与内转角在装配过程中处于始终对齐的状态,从而避免面框转角组件与其周围结构件出现较大段差。

Frame Corner Component, Frame and Educational Integra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框转角组件、面框以及教育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框转角组件、一种具有该面框转角组件的面框以及一种具有该面框的教育一体机。
技术介绍
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方式,集电子白板、功放、视频展示等多媒体设备功能为一体的教育一体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教育一体机通常是由光学模组、背板以及面框等构成,其中面框围合光学模组与背板,而背板对光学模组形成支撑。目前大多数教育一体机的面框是由多条封边条通过具有内转角的面框转角组件连接而成。其中,如图1所示,内转角200的两端通常是与封边条300的内表面连接,而面框转角组件100的外转角本体1则是通过螺丝500固定的方式安装于内转角200的外表面,以使面框转角组件100的两端可以与封边条300的端部对接从而使面框转角组件100的外表面可以与封边条300的外表面平滑衔接。然而,采用螺丝500固定面框转角组件100的方式,在安装螺丝500时采用手动拧紧的方式会使螺丝500旋不到位,从而导致面框转角组件100松动,而采用电批拧紧的方式则易使面框转角组件100,尤其是采用塑胶制作的面框转角组件100中的外转角本体1产生形变,从而造成面框转角组件100与周围结构件,例如封边条300之间出现较大段差。此外,采用螺丝500固定的方式,通常还需在背板400上设置相应的通孔600,不仅提高加工成本,而且还降低教育一体机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教育一体机的面框中的面框转角组件采用螺丝安装方式所引起的面框转角组件易松动以及与周围结构件之间出现较大段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框转角组件,包括:外转角本体、内转角、第一磁吸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固定于内转角上,在所述外转角本体和内转角的对齐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面框转角组件还包括凸出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设置的安装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磁吸件过盈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转角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曲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圆弧外表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面框转角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接件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接件,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弯曲部上,所述安装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内转角的顶面卡接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接件沿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相接,所述第二卡接件沿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相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第一水平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的底面且用于与所述内转角的顶面卡接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第二水平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的底面且用于与所述内转角的顶面卡接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的顶面、所述安装件的顶面以及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围合成用于与背板的拐口相卡接的安装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还凸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经所述弯曲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插接件用于与两条封边条与所述内转角的底面之间围合成的缝隙插接配合。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面框,包括:多条封边条、上述的面框转角组件以及与所述面框转角组件相匹配的内转角,所述内转角的两端与相邻的两条所述封边条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内转角上设有所述第二磁吸件,所述面框转角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磁吸配合固定于所述内转角的外表面,所述面框转角组件的端部与相邻的两条所述封边条的端部对接。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教育一体机,包括:上述的面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教育一体机的面框上的面框转角组件由于在其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磁吸件,而第一磁吸件在外转角本体安装于内转角的外表面上时可以与固定于内转角上的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从而将面框转角组件固定于内转角上。如此,在面框转角组件的安装上不仅可以方便地将外转角本体与内转角稳固的连接,以避免面框转角组件松动,而且依靠磁吸作用还可以利于外转角本体与内转角在装配过程中处于始终对齐的状态,从而避免面框转角组件与其周围结构件出现较大段差。此外,由于第一磁吸件是设置于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因此,可以避免在背板上开孔,从而确保背板的完整性,提高面框甚至教育一体机的美观性并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教育一体机的拐口爆炸图,其中教育一体机的拐口是指相邻两封边条的连接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教育一体机的拐口爆炸图,其中教育一体机的拐口是指相邻两封边条的连接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教育一体机的拐口剖视图,其中教育一体机的拐口是指相邻两封边条的连接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外转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面框转角组件;200、内转角;300、封边条;400、背板;500、螺丝;600、通孔;1、外转角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弯曲部;13、第二连接部;2、第一磁吸件;3、第二磁吸件;4、安装件;41、安装孔;5、第一卡接件;51、第一水平支撑板;52、第一凸条;6、第二卡接件;61、第二水平支撑板;62、第二凸条;7、插接件;8、凹口;9、凹槽;10、凹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教育一体机,该教育一体机包括封装于面框内的光学模组以及用于支撑光学模组的背板400。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教育一体机的面框是由多条封边条300通过内转角200连接围合而成,而内转角200的外表面均固定有面框转角组件100,以使相邻的两条封边条300的内表面之间不仅可以通过内转角200连接,而相邻的两条封边条300的外表面之间也可以通过面框转角组件100平滑的衔接,从而在面框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以保护其内的光学模组。为了现有技术中面框转角组件100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将面框转角组件100设置为包括外转角本体1、内转角200、第一磁吸件2以及第二磁吸件3,其中,第一磁吸件2固定于外转角本体1的内表面,内转角200通常是与封边条300的内表面连接,而第二磁吸件3在使用时固定于内转角200上,如此,在安装面框转角组件100时,只需将外转角本体1的两端面与相邻的两条封边条300的端部对接,以使外转角本体1和内转角200可以处于对齐装配状态下,而后通过第一磁吸件2与第二磁吸件3的磁吸配合便可以将外转角本体1固定于内转角200的外表面。此过程中,由于外转角本体1与内转角200的连接是通过第一磁吸件2与第二磁吸件3的磁吸配合实现的,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角本体、内转角、第一磁吸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固定于内转角上,在所述外转角本体和所述内转角的对齐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角本体、内转角、第一磁吸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固定于内转角上,在所述外转角本体和所述内转角的对齐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转角组件还包括凸出于所述外转角本体的内表面设置的安装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磁吸件过盈配合。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角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曲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圆弧外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转角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接件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接件,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弯曲部上,所述安装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内转角的顶面卡接配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框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沿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