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54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反向弯曲装置与万能试验机配合使用不方便,无法确保反向弯曲点是正向弯曲点,且不能根据受检钢筋的直径进行两端间距的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接机构、反向弯曲组件、正向弯曲组件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接头和设置在连接接头底部的上挂板,所述连接接头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挂板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者正向弯曲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受检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与万能试验机配合使用方便,测试时可根据受检钢筋直径进行间距调整等优点。

A Reverse Bending Device for Hot Rolled Ribbed Steel B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所有进场材料、构配件等均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随着《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即将执行,要求对于所有牌号带E的钢筋应进行反向弯曲检测,经过反向弯曲检测后,受弯曲部位表面不产生裂纹。为了满足检测试验室对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的检测,为了不购买单独使用的反向装置和占据过多实验室空间,人们开始设计能与万能试验机配套使用的现有的弯曲装置,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与万能试验机配套使用的反向弯曲装置,在专利CN103884584A中,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可以与具有下压功能的万能试验机配合使用,但是这种反向弯曲装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确保在钢筋反向弯曲点是正向弯曲的弯曲点,二是该反向弯曲装置没有提供正向弯曲以及受检钢筋的两个支撑支辊无法根据钢筋的直径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反向弯曲装置与万能试验机配合使用不方便,无法确保反向弯曲点是正向弯曲点,且不能根据受检钢筋的直径进行两端间距的调节。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反向弯曲组件、正向弯曲组件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接头和设置在连接接头底部的上挂板,所述连接接头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挂板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者正向弯曲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受检钢筋。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上挂板的底部设置有内扣的凹槽,所述反向弯曲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和连接在所述凸块底部的板体,所述正向弯曲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二以及连接在所述凸块二底部的连板。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为了减少设备投入和规避实验室重新布局的问题,将反向弯曲检测的装置能与现有万能试验机进行配合使用,连接机构的上部连接接头用于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连接机构的下部上挂板用于与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替换正向弯曲组件和反向弯曲组件;连接机构与反向弯曲组件和正向弯曲组件的连接采用内扣凹槽和凸块的卡扣结构,这种结构稳固且安装拆卸方便,能快速实现正向弯曲弯头和反向弯曲弯头更换,节约检测时间。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正向弯曲组件还包括弯芯和两个圆片,两个所述圆片相向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板的底部两侧,所述两个圆片之间紧固有弯芯。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圆片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板连接,当受检钢筋的直径不同时,只需要拆卸掉圆片更换弯芯即可。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两个角度表盘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两个支辊组件,所述两个角度表盘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支辊组件上,所述支辊组件可在所述底座上滑动。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支辊组件包括支柱、辊筒和固定轴,所述支柱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支柱上且穿过所述辊筒,所述辊筒可在固定轴上转动,所述辊筒上可拆卸连接有槽型翻板,两个所述角度表盘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辊筒包括筒体和两个圆盘,所述槽型翻板套装在所述筒体上,所述圆盘通过螺栓扣合在所述筒体的两端面对所述槽型翻板进行紧固,这样在根据受检钢筋的直径发生变化而需要进行更换时,只需取下圆盘装上槽型翻板再连接圆盘紧固即可。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支柱位于所述槽口中,并可沿槽口滑动,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支柱,这样达到可根据受检钢筋直径调节支辊组件间距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支柱的底部侧边设置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置通孔二,螺栓穿过通孔和通孔二,再用螺母进行紧固连接,通过滑动支柱,然后连接不同位置的通孔,可以实现两个支辊组件之间距离的调节。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直角弯槽,两个所述支辊组件相对所述直角弯槽对称布置,这样能保证万能试验机下压时反向弯曲点受力均匀,直角弯槽内角为90°,滚筒可围绕固定轴转动,可以同受检钢筋运动趋势转动,避免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受检钢筋除弯曲点外的其他部位出现弯曲现象,角度表盘可读出各个阶段受检钢筋的弯曲角度。进行反向弯曲时,反向弯曲点置于弯槽内,受检钢筋两端置于支辊上,当上部压头向下运动时将带动直角弯槽向下给受检钢筋加载,促使受检钢筋反向弯曲,当达到规定角度时即可完成检测。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凹槽为燕尾形槽或T形槽。优选地,所述内扣的凹槽为燕尾形槽。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连接结构实现正向弯曲组件和反向弯曲组件与现有万能试验机的配合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投入成本的试验室设备占用空间。2.本技术将受检钢筋弯曲点置于直角弯槽内,同时两个辊筒可以随着试件运动而转动,可以达到反向弯曲点就是正向弯曲的弯曲点,受检试件不出现其他部位弯曲的情况出现。3.本技术通过底座上的槽口可实现将支辊组件固定在底座上并获得不同的间距,调节支柱在底座上的间距即可实现满足不同直径钢筋弯曲所需的支辊组件间距。4.本技术采用燕尾形槽的卡接结构可以快速实现正向弯曲弯头和反向弯曲弯头更换,节约检测时间。5.本技术通过角度表盘即可实现在保持载荷的同时测量受检试件的弯曲角度,保障检测过程满足标准要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向弯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向弯曲组件工作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反向弯曲组件的板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连接接头,2-上挂板,3-凹槽,4-凸块二,5-连板,6-圆片,7-弯芯,8-凸块,9-板体,10-直角弯槽,11-辊筒,110-圆盘,12-支柱,120-连接耳,13-角度表盘,14-底座,140-槽口,15-槽型翻板,16-受检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反向弯曲组件、正向弯曲组件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接头1和设置在连接接头1底部的上挂板2,所述连接接头1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挂板2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者正向弯曲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受检钢筋16。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所述上挂板2的底部设置有内扣的凹槽3,所述反向弯曲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槽3匹配的凸块8和连接在所述凸块8底部的板体9,所述正向弯曲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反向弯曲组件、正向弯曲组件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接头(1)和设置在连接接头(1)底部的上挂板(2),所述连接接头(1)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挂板(2)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者正向弯曲组件下方,用于支撑受检钢筋(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反向弯曲组件、正向弯曲组件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接头(1)和设置在连接接头(1)底部的上挂板(2),所述连接接头(1)与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挂板(2)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正向弯曲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反向弯曲组件或者正向弯曲组件下方,用于支撑受检钢筋(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板(2)的底部设置有内扣的凹槽(3),所述反向弯曲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槽(3)匹配的凸块(8)和连接在所述凸块(8)底部的板体(9)所述正向弯曲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槽(3)匹配的凸块二(4)以及连接在所述凸块二(4)底部的连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弯曲组件还包括弯芯(7)和两个圆片(6),两个所述圆片(6)相向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板(5)的底部两侧,所述两个圆片(6)之间紧固有弯芯(7)。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反向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4)、两个角度表盘(13)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4)上的两个支辊组件,所述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友张辉赤张建平沈媛媛曾莉媛陈芳谌甫韩桂琴吴明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核艾瑞特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