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628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加热机房、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中央热能蓄水箱、恒温蓄水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设置在加热机房内,其中加热单元为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开关控制模块和定时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环保,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不但可以输出恒温的热水,而且可以准确地控制所输出的热水量,使用方便,安全指数高,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户感觉更加舒适安逸。

Heating control system of regenerativ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民用建筑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传统供暖用能以燃煤为主,燃煤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废热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气体,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为了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开始推广“煤改电”一系列政策。电磁感应加热以无废气、废渣、粉尘排放,电热转化效率高达98%等优点,得到大量应用。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电力出现了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为解决电力系统的这种供需矛盾,电力系统加强了管理。已经开始采取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力低谷时多用电,在电力高峰时少用电。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北方以电采暖供热装置代替传统的燃煤锅炉房采暖供热系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全国范围内看,虽然电采暖的使用改善了采暖区的环境,解决了冬季采暖的问题,但是却进一步加大了电网峰谷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加热机房、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中央热能蓄水箱、恒温蓄水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设置在加热机房内,其中加热单元为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开关控制模块和定时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与中央热能蓄水箱连通,该中央热能蓄水箱的出水口与恒温蓄水箱连通,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外接自来水进水管。优选地,所述中央热能蓄水箱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通过冷水进水管分别与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的连通。优选地,所述冷水进水管与变频电磁热水机之间有加热循环水泵。优选地,所述中央热能蓄水箱上连接有热水出水管,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通过该热水出水管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连通。优选地,所述中央热能蓄水箱上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恒温蓄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该供暖出水管与采暖用户的散热片连通,其中供暖出水管上设有供暖循环水泵。优选地,所述采暖用户的散热片连接有供暖回水管,该供暖回水管分别与中央热能蓄水箱和恒温蓄水箱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全环保,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不但可以输出恒温的热水,而且可以准确地控制所输出的热水量,使用方便,安全指数高,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户感觉更加舒适安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提出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加热机房10、加热单元20、加热控制单元30、中央热能蓄水箱40、恒温蓄水箱50;所述加热单元20、加热控制单元30设置在加热机房内10,其中加热单元20为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60。加热控制单元30,包括开关控制模块301、定时控制模块302、温度控制模块303,其中开关控制模块301分别与定时控制模块302和温度控制模块303电性连接,且开关控制模块301和定时控制模块302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60电性连接。中央热能蓄水箱4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0,该温度传感器70与温度控制模块30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模块301用于控制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60的开启和关闭;定时控制模块302内置谷电定时监控芯片(图未示),由于各地区均有峰电、谷电和平电的电加区别,通常晚间谷电的电价较低,因此定时控制模块302设定为晚间的谷电为加热时间段,平时作为补充辅助加热,其中定时控制模块302将定时信号传输给开关控制模块301,开关控制模块301根据接收到的定时信号判断是否开启变频电磁热水机60;温度控制模块303用于检测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水温,并将检测到的水温信号传输给开关控制模块301,开关控制模,301根据接收都到的水温信号判断是否开启变频电磁热水机60。加热单元20与中央热能蓄水箱40连通,该中央热能蓄水箱40的出水口与恒温蓄水箱50连通,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40外接自来水进水管80。中央热能蓄水箱40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90,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40通过冷水进水管90分别与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60的连通,其中冷水进水管90与变频电磁热水机60之间有加热循环水泵100。中央热能蓄水箱40上连接有热水出水管110,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40通过该热水出水管110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60连通。恒温蓄水箱50的出水端连接有供暖出水管120,该供暖出水管120与采暖用户130的散热片131连通,其中供暖出水管120上设有供暖循环水泵140。采暖用户130的散热片131连接有供暖回水管150,该供暖回水管150分别与中央热能蓄水箱40和恒温蓄水箱50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自来水进水管80为中央热能蓄水箱40补充自来水,接着通过加热循环水泵100将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自来水由冷水进水管90输送至加热单元20,在定时控制模块302设定的谷电时间下,开关控制模块301控制变频电磁热水机60的开启,从而使变频电磁热水机60对冷水进水管90输入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当变频电磁热水机60的加热温度达到指定的温度后,通过热水出水管110将加热后的自来水输送回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不断循环加热,从而将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水全部加热至指定温度(本实施例中,中央热能蓄水箱40的设定温度为80℃),当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值80℃后,温度控制模块303将温度信号传输给开关控制模块301,开关控制模块301控制变频电磁热水机60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水温低于设定值以下2℃时,温度控制模块303将控制变频电磁热水机60自动开启加热;中央热能蓄水箱40还设定有最低水温(本实施例中,中央热能蓄水箱40的设定最低水温为70℃),若当中央热能蓄水箱40内的水温低于最低设定水温时,无论是在峰电时段还是平电时段,开关控制模块301均开启变频电磁热水机60开始加热。本技术具有安全环保,高效节能,自动化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加热机房、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中央热能蓄水箱、恒温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设置在加热机房内,其中加热单元为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开关控制模块和定时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加热机房、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中央热能蓄水箱、恒温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控制单元设置在加热机房内,其中加热单元为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开关控制模块和定时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变频电磁热水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与中央热能蓄水箱连通,该中央热能蓄水箱的出水口与恒温蓄水箱连通,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外接自来水进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热能蓄水箱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其中中央热能蓄水箱通过冷水进水管分别与多组变频电磁热水机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