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7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其中,把手包括:手柄,手柄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头,手柄通过手头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手头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手头与手柄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把手的视觉效果较为单一、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

Handles,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
本技术涉及把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把手均为一体式结构。然而,上述加工方式较难实现把手的外观做成两种效果:金属效果和木纹效果,影响用户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把手的视觉效果较为单一、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把手,包括:手柄,手柄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头,手柄通过手头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手头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手头与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手头与手柄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手头具有延伸部,手柄具有第一安装凹部,延伸部伸入第一安装凹部内且与第一安装凹部卡接,以使手头与手柄连接。进一步地,手头具有延伸部,手柄具有第一安装凹部,第一安装凹部为槽状结构,延伸部伸入槽状结构内,以通过使紧固件穿过槽状结构的槽壁后连接在延伸部上,使手头与手柄连接。进一步地,手柄的外表面具有与槽状结构相连通的沉头孔,紧固件通过沉头孔伸入延伸部内;其中,当手柄与手头安装到位时,紧固件远离延伸部一端的端面与手柄的外表面平齐。进一步地,延伸部具有螺纹孔,当手柄与手头安装到位时,螺纹孔与沉头孔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手头具有第二安装凹部,手柄具有第一安装凹部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凹部内以与第二安装凹部限位止挡,使延伸部伸入第一安装凹部内。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凹部为环形槽,环形槽围绕延伸部设置。进一步地,手头具有止转孔,门体或窗体上的止转轴伸入止转孔内以与止转孔连接,以使手头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结构,门结构包括门体和设置在门体上的把手;其中,把手为上述的把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窗结构,窗结构包括窗体和设置在窗体上的把手;其中,把手为上述的把手。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把手包括手柄和手头。其中,手柄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柄通过手头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手头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手头与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这样,把手采用分体式结构形成,即手柄与手头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把手能够显示出两种外观效果,一种为金属效果,另一种为木纹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把手的视觉效果较为单一、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把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手柄;11、第一安装凹部;12、沉头孔;20、手头;21、延伸部;211、螺纹孔;22、第二安装凹部;23、止转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把手的视觉效果较为单一、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把手、门结构及窗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把手包括手柄10和手头20。其中,手柄10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柄10通过手头20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手头20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手头20与手柄10可拆卸地连接。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把手采用分体式结构形成,即手柄10与手头20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把手能够显示出两种外观效果,一种为金属效果,另一种为木纹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把手的视觉效果较为单一、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水转印工艺主要用于在手柄10上加工木纹。如图1所示,手头20与手柄10通过紧固件连接。可选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这样,手头20与手柄10的上述连接方式使得二者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如图1所示,手头20具有延伸部21,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第一安装凹部11为槽状结构,延伸部21伸入槽状结构内,以通过使紧固件穿过槽状结构的槽壁后连接在延伸部21上,使手头20与手柄10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手头20与手柄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具体地,紧固件穿过槽状结构的槽壁后固定在延伸部21内,以实现手柄10与手头20之间的嵌套连接,进而使得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手柄10与手头20之间发生相互脱离而影响把手的结构稳定性,提升了把手的连接可靠性。如图1所示,手柄10的外表面具有与槽状结构相连通的沉头孔12,紧固件通过沉头孔12伸入延伸部21内。其中,当手柄10与手头20安装到位时,紧固件远离延伸部21一端的端面与手柄10的外表面平齐。这样,在手柄10与手头20装配过程中,紧固件穿入沉头孔12内以与延伸部21连接。在手柄10与手头20安装完成后,紧固件不会相对于手柄10的外表面突出,以防止紧固件划伤或割伤用户的手部,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如图1所示,延伸部21具有螺纹孔211,当手柄10与手头20安装到位时,螺纹孔211与沉头孔12同轴设置。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紧固件与延伸部21的连接更加省力、容易。如图1所示,手头20具有第二安装凹部22,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凹部22内以与第二安装凹部22限位止挡,使延伸部21伸入第一安装凹部11内。这样,上述设置实现了手头20与手柄10之间的相互嵌套,进一步提升了把手的结构稳定性。具体地,在手柄10与手头20装配过程中,手头20的延伸部21伸入手柄10的第一安装凹部11内。同时,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的一端伸入手头20的第二安装凹部22内,直至该端与手头20限位止挡,则手柄10与手头20装配到位。之后,将紧固件依次伸入手柄10上的沉头孔12及延伸部21的螺纹孔211内,以实现手柄10与手头20的装配。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凹部22为环形槽,环形槽围绕延伸部21设置。具体地,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伸入环形槽内且与环形槽的槽壁抵接,以使得手柄10与手头20安装到位。如图1所示,手头20具有止转孔23,门体上设置有止转轴,止转轴伸入止转孔23内以与止转孔23连接,以使手头20与门体连接。具体地,在手头20与门体装配过程中,将门体上的止转轴伸入手头20的止转孔23内,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止转配合。之后,将螺栓穿过手头20和止转轴,以防止二者相互脱离。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手头具有止转孔,窗体上设置有止转轴,止转轴伸入止转孔内以与止转孔连接,以使手头与窗体连接。具体地,在手头与窗体装配过程中,将窗体上的止转轴伸入手头的止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0),所述手柄(10)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头(20),所述手柄(10)通过所述手头(20)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所述手头(20)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所述手头(20)与所述手柄(10)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0),所述手柄(10)的外表面采用水转印工艺加工;手头(20),所述手柄(10)通过所述手头(20)与门体或窗体连接,所述手头(20)的外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加工;其中,所述手头(20)与所述手柄(10)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头(20)与所述手柄(10)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头(20)具有延伸部(21),所述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所述延伸部(21)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凹部(11)内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凹部(11)卡接,以使所述手头(20)与所述手柄(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头(20)具有延伸部(21),所述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凹部(11),所述第一安装凹部(11)为槽状结构,所述延伸部(21)伸入所述槽状结构内,以通过使紧固件穿过所述槽状结构的槽壁后连接在所述延伸部(21)上,使所述手头(20)与所述手柄(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的外表面具有与所述槽状结构相连通的沉头孔(12),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沉头孔(12)伸入所述延伸部(21)内;其中,当所述手柄(10)与所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林张耀炳钟文涛郑自利杨裕才张天翼文辉张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