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78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包括大水箱、若干热试台架、若干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所述热试台架包括机架和小水箱;所述大水箱与所述小水箱相连通构成大水箱供水系统,所说小水箱与相对应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相连通构成小水箱供水系统;所述大水箱上设置有大水箱供水口;所述小水箱上设置有小水箱供水口、小水箱回水口;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暖风进口和暖风出口;所述小水箱补水口处设置有补水管,所述小水箱补水管与大水箱供水口相连通;所述发动机进水口和暖风进口分别与小水箱供水口相连通,所述发动机出水口和暖风进口分别与小水箱回水口相连通等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因水温超高影响热试进程。

A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Engine Thermal T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热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所谓发动机热试,即将发动机点火进行测试。简单的说,就是在台架上给发动机创造一个能点火的条件,让发动机运行起来,再通过台架监控和人工检测两种方式,检测发动机的装配质量。正常情况下一个热试台架便会配备一个小水箱,以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上的状态,达到测试的最佳状态,热试过程中,由于发动机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有约有30%左右会被冷却水带走,在长时间的热试过程中,水温会持续升高,直至影响热试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其不仅供水量充足,还能够避免热试时因水温超高而影响热试进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包括大水箱、若干热试台架、若干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所述热试台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小水箱;所述大水箱与所述小水箱相连通构成大水箱供水系统,所说小水箱与相对应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相连通构成小水箱供水系统;所述大水箱上设置有大水箱供水口;所述小水箱上设置有小水箱补水管,小水箱供水口、小水箱回水口;所述小水箱补水管上设置有气控阀一;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主管路,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两端的发动机进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上、并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相连通的暖风进管和暖风出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上的节温器;所述暖风进管上设置有暖风进口,所述暖风出管上设置有暖风出口;所述大水箱供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大水箱供水口和所述小水箱补水管的主供水管路;所述小水箱供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小水箱供水口和所述发动机进水口的小水箱供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上、并与所述暖风进口相连通的供水支管,连通所述发动机出水口与所述小水箱回水口的小水箱回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上、并与所述暖风出口相连通的回水支管,以及连通所述供水支管和所述回水支管的内循环支管;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小水箱水泵、Y型过滤器和供水管路压力传感器;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气控阀二,所述气控阀二设置于小水箱回水口与回水支管之间,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有气控阀四,所述气控阀四设置于所述内循环支管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之间;所述内循环支管上设置有气控阀三。进一步的,所述大水箱上设置有大水箱回水口;所述小水箱上设置有小水箱溢流口,所述小水箱溢流口处设置有小水箱溢流管;所述大水箱供水系统还包括回水箱,连通小水箱溢流管与所述回水箱的回水汇集管,连通所述回水箱和所述大水箱回水口的主回水管路,所述主供水管路上设置有调压装置和至少1个大水箱水泵;所述主回水管路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1个回水箱水泵、3个桶式过滤器,以及散热器。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桶式过滤器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大水箱供水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大水箱和回水箱的散热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小水箱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上的小水箱内循环管路,所述小水箱内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小水箱回水口或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大水箱上设置有大水箱温度传感器、大水箱液位计、大水箱检修口。进一步的,所述小水箱上还设置有小水箱加热器、小水箱温度传感器、通气口、排污口,以及小水箱液位计。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设置于发动机出水口与气控阀二之间,所述充气管道上设置有气控阀五。技术方案二: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的供水方法,大水箱供水系统的供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人工或者自动将冷却液加入大水箱中,通过大水箱水泵供给每个热试台架的小水箱补水使用,所有热试台架小水箱的回水通过小水箱溢流管、回水汇集管流入回水箱之中,回水箱内的过滤装置,把使用过后的冷却液进行初次过滤,然后将回水箱22中的冷却液通过回水箱水泵,抽向大水箱之中,在回水箱和大水箱的管路经过三个桶式过滤器进一步过滤,然后经过大水箱散热器散热后回到大水箱。进一步的,小水箱供水系统的供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热试台架使用时,小水箱补水口接收大水箱流入的冷却液,然后从小水箱供水口流出,经过小水箱水泵和Y型过滤器后其中一路液体从小水箱内循环入口流回小水箱,另外一路液体沿小水箱供水管路流向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并通过小水箱供水管路中供水管路压力传感器来实时监控发动机的进水压力;刚开始测试时,由于水温不够无法使节温器打开,此时,气控阀四和气控阀二打开,从小水箱流出的初加水从暖风进管进入,从暖风出管和发动机出水口同时流出,然后经小水箱回水管路和小水箱回水口流回到小水箱,形成发动机与小水箱之间的水路大循环;当加入到发动机的水把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内部的空气完全排掉之后,关闭气控阀二和气控阀四,此时节温器还未打开,因此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所有进水管路处于封闭状态,打开气控阀三使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内部管路连通,已经进入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内部的水依靠发动机自带的水泵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循环,此时水温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升到80摄氏度以上,从发动机内部将节温器打开,此时,可根据进水压力的变化判定节温器的打开状态;在节温器18还未打开但是水温超高时,打开气控阀二39和气控阀四,关闭气控阀三,将小水箱的低温水重新供入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进行降温,至节温器打开,节温器打开后,发动机从发动机进水口进水,气控阀四和气控阀三关闭,气控阀二打开,此时,形成完整的大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气控三通球阀设置小水箱的小水箱内循环管路,可以在更换发动机测试时,小水箱水泵可以不停机,避免频繁起动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设置有充气管路,可以用来进行小水箱发动机缸体的气密性检测;本技术在小水箱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将小水箱内水加热至60-80摄氏度之间,缩短完成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大循环所需时间;本技术大水箱供水系统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小水箱的供水,还可以进行小水箱循环水的回收,减少水的浪费,节约水资源;本技术散热管道的设置可以通过大水箱和回水箱之间的循环降温,来保证因夏天外界温度较高对大水箱冷却液的温度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大水箱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小水箱供水系统的系统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热试台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热试台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大水箱、2、发动机水循环系统;3、机架,4、小水箱;5、大水箱供水系统,6、小水箱供水系统,7、小水箱供水口,8、小水箱回水口,9、小水箱溢流口;10、小水箱补水管,11、气控阀一;12、小水箱溢流管,13、发动机主管路,14、发动机进水口,15、发动机出水口,16、暖风进管,17、暖风出管,18、节温器,19、暖风进口,20、暖风出口,21、主供水管路,22、回水箱,23、回水汇集管,24、主回水管路,25、散热管道;26、调压装置,27、大水箱水泵;28、回水箱水泵,29、桶式过滤器,30、散热器,31、小水箱供水管路,32、供水支管,33、小水箱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水箱(1)、若干热试台架、若干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所述热试台架包括机架(3),设置于机架(3)上的小水箱(4);所述大水箱(1)与所述小水箱(4)相连通构成大水箱供水系统(5),所说小水箱(4)与相对应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相连通构成小水箱供水系统(6);所述大水箱(1)上设置有大水箱供水口;所述小水箱(4)上设置有小水箱补水管(10),小水箱供水口(7)、小水箱回水口(8);所述小水箱补水管(10)上设置有气控阀一(11);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包括发动机主管路(13),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两端的发动机进水口(14)和发动机出水口(15),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上、并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相连通的暖风进管(16)和暖风出管(17),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上的节温器(18);所述暖风进管(16)上设置有暖风进口(19),所述暖风出管(17)上设置有暖风出口(20);所述大水箱供水系统(5)包括连通所述大水箱供水口和所述小水箱补水管(10)的主供水管路(21),所述主供水管路(21)上设置有至少1个大水箱水泵(27)和调压装置(26);所述小水箱供水系统(6)包括连通所述小水箱供水口(7)和所述发动机进水口(14)的小水箱供水管路(31),设置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31)上、并与所述暖风进口(19)相连通的供水支管(32),连通所述发动机出水口(15)与所述小水箱回水口(8)的小水箱回水管路(33),设置于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33)上、并与所述暖风出口(20)相连通的回水支管(34),以及连通所述供水支管(32)和所述回水支管(34)的内循环支管(35);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31)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小水箱水泵(36)、Y型过滤器(37)和供水管路压力传感器(38);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33)上设置有气控阀二(39),所述气控阀二(39)设置于小水箱回水口(8)与回水支管(34)之间,所述供水支管(32)上设置有气控阀四(40),所述气控阀四(40)设置于所述内循环支管(35)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31)之间;所述内循环支管(35)上设置有气控阀三(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热试用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水箱(1)、若干热试台架、若干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所述热试台架包括机架(3),设置于机架(3)上的小水箱(4);所述大水箱(1)与所述小水箱(4)相连通构成大水箱供水系统(5),所说小水箱(4)与相对应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相连通构成小水箱供水系统(6);所述大水箱(1)上设置有大水箱供水口;所述小水箱(4)上设置有小水箱补水管(10),小水箱供水口(7)、小水箱回水口(8);所述小水箱补水管(10)上设置有气控阀一(11);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2)包括发动机主管路(13),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两端的发动机进水口(14)和发动机出水口(15),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上、并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相连通的暖风进管(16)和暖风出管(17),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主管路(13)上的节温器(18);所述暖风进管(16)上设置有暖风进口(19),所述暖风出管(17)上设置有暖风出口(20);所述大水箱供水系统(5)包括连通所述大水箱供水口和所述小水箱补水管(10)的主供水管路(21),所述主供水管路(21)上设置有至少1个大水箱水泵(27)和调压装置(26);所述小水箱供水系统(6)包括连通所述小水箱供水口(7)和所述发动机进水口(14)的小水箱供水管路(31),设置于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31)上、并与所述暖风进口(19)相连通的供水支管(32),连通所述发动机出水口(15)与所述小水箱回水口(8)的小水箱回水管路(33),设置于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33)上、并与所述暖风出口(20)相连通的回水支管(34),以及连通所述供水支管(32)和所述回水支管(34)的内循环支管(35);所述小水箱供水管路(31)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小水箱水泵(36)、Y型过滤器(37)和供水管路压力传感器(38);所述小水箱回水管路(33)上设置有气控阀二(39),所述气控阀二(39)设置于小水箱回水口(8)与回水支管(34)之间,所述供水支管(3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帮谢可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亿丰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