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8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测管,涉及对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用的工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邻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由管接头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密封,所述管接头包括:内套管、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技术效果是,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利用管接头实现对接,无需改变管体的结构,利用管接头对后避免出现漏浆堵管的现象,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对接时,手动旋转,施工安装非常方便,降低了现场安装的时间。

Acousti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测管
本技术涉及对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用的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测管。
技术介绍
建筑物基础施工中,对于桩基的检测,规范要求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的质量。声测管是预埋在灌注桩内供超声波检测时,设备的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的通道。目前常用的声测管主要是钢管,由于无缝钢管成本太高,大多采用的又是焊接钢管。采用钢制声测管有如下缺点:1、由于钢管密度较大、重量较重,工人现场施工的强度大。2、焊接钢管生锈后,焊缝处在承压的情况下容易破裂,造成漏水、堵管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也有专利技术一些通过组合构成的塑料声测管,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B201096750Y,名称为桩基超声波检测管,包括底管和若干个节接管,还包括锁紧螺母和密封圈,在所述底管的上端连接有底管扩径承插管,接管的下部设置有法兰,其上端连接有接管扩径承接管。但该检测管改变了管体的结构:扩大底管的直径设置接管或底管承接管,在管壁上向外凸起形成法兰,这就需要对管体重新设计过,而一般的管体就不能用了,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中国技术公告号为201343742Y、CN201372446Y都公开了一种声测管,但都需对管体结构进行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测管,其具有无需改变声测管的管体的结构,方便安装和对接同直径的声测管的管体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声测管,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邻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由管接头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密封,所述管接头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包括与第一管体的管径相同的第一套接部和管径大于第一套接部供第二管体嵌设的第二套接部;第一外套管,第一外套管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的管径相等,第一外套管的中段的内圈具有一抵接环,第一外套管套设至第一套接部上,且第一套接部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上,第一管体嵌设至第一外套管背向第一套接部一侧内,且轴端抵触在抵接环上,在第一外套管的外圈设有外螺纹;第二外套管,第二外套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套接部或第一外套管的管径,第二套接管的内圈设有与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第二外套管的螺纹尾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或第一外套管的管径相等,第二管体穿过限位环及第二套接部,并抵接在第一套接部的轴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利用管接头实现对接,无需改变管体的结构,利用管接头对后避免出现漏浆堵管的现象,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对接时,手动旋转,施工安装非常方便,降低了现场安装的时间。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管接头以及密封盖均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塑料材料为改性PVC。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透过率高,具有更低的超声波衰减。进一步设置: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或矩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牙型的配合更紧凑,而矩形的螺纹可以使得螺旋更为顺滑。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外套管的外圈和第一外套管背向外螺纹一侧的外圈上均设有防滑纹路。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滑纹路至少包括沿轴向方向的若干凸条,凸条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手部包覆上,手指与凸条产生摩擦,方便旋转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滑纹路还包括沿周向方向的凸环,凸环至少设有一条,且分别位于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位于轴端,人体手部包覆在端部上,手指与凸条产生摩擦,凸条的端部刚好为凸环,凸环顺着手掌心的弧面,避免凸条的端部抵接在手掌心上,提升舒适度;另外,凸环与凸条连接在一起,提升防滑纹路的结构强度。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套接部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与抵接环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套接部与第一外套管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密封圈,利于接头与管体的密封。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一外套管之间胶粘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二套接部之间胶粘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胶粘连接,完成管体和接头的连接固定,并实现密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声测管现场连接速度快,接头密封性好,密封不漏浆;2、避免采用铁质管体,从而降低了重量,避免管体生锈,而且,塑料材质的管体具有更低的超声波衰减,更加利于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声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管接头;4、密封盖;31、内套管;311、第一套接部;312、第二套接部;313、密封圈;32、第一外套管;321、抵接环;322、外螺纹;33、第二外套管;331、内螺纹;332、限位环;40、防滑纹路;401、凸环;402、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声测管,如图1所示,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相邻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由管接头3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4密封。如图2所示,管接头3包括内套管31、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管33。内套管31包括与第一管体1的管径相同的第一套接部311和管径大于第一套接部311供第二管体2嵌设的第二套接部312。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的管径相等,第一外套管32的内圈具有一抵接环321,抵接环321位于第一外套管32轴向方向的中段位置处。第一外套管32套设至第一套接部311上,且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上。第一管体1嵌设至第一外套管32背向第一套接部311一侧内,嵌入后,第一管体1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的端面上,在第一外套管32的外圈设有外螺纹322。第二外套管33的管径大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第二套接管的内圈设有与外螺纹322相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331,外螺纹322和内螺纹331的牙型为三角形或矩形。在第二外套管33的螺纹尾部设有限位环332,限位环3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相等,第二管体2穿过限位环332及第二套接部312,并抵接在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面上。第二外套管33的外圈和第一外套管32背向外螺纹322一侧的外圈上均设有防滑纹路40。防滑纹路40至少包括沿轴向方向的若干凸条402,凸条402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防滑纹路40还包括沿周向方向的凸环401,凸环401至少设有一条,且分别位于第一外套管32和第二外套管33的端部。第二管体2与第一套接部311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313(图中未示出),第一管体1与抵接环321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313,第二套接部312与第一外套管32抵接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313。第一管体1和第一外套管32之间胶粘连接,第二管体2与第二套接部312之间胶粘连接。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管接头3以及密封盖4均由塑料材料制成,具体的,塑料材料为改性PVC。声测管在连接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第二外套管33先套设至第二管体2上,将第二管体2的端部伸出第二外套管33的轴端外侧。步骤2:先在内套管31的第一套接部311上套入密封圈313,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测管,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相邻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由管接头(3)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4)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3)包括:内套管(31),内套管(31)包括与第一管体(1)的管径相同的第一套接部(311)和管径大于第一套接部(311)供第二管体(2)嵌设的第二套接部(312);第一外套管(32),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的管径相等,第一外套管(32)的中段的内圈具有一抵接环(321),第一外套管(32)套设至第一套接部(311)上,且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上,第一管体(1)嵌设至第一外套管(32)背向第一套接部(311)一侧内,且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上,在第一外套管(32)的外圈设有外螺纹(322);第二外套管(33),第二外套管(33)的管径大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第二套接管的内圈设有与外螺纹(322)相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331),在第二外套管(33)的螺纹尾部设有限位环(332),限位环(3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相等,第二管体(2)穿过限位环(332)及第二套接部(312),并抵接在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测管,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相邻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由管接头(3)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4)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3)包括:内套管(31),内套管(31)包括与第一管体(1)的管径相同的第一套接部(311)和管径大于第一套接部(311)供第二管体(2)嵌设的第二套接部(312);第一外套管(32),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的管径相等,第一外套管(32)的中段的内圈具有一抵接环(321),第一外套管(32)套设至第一套接部(311)上,且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上,第一管体(1)嵌设至第一外套管(32)背向第一套接部(311)一侧内,且轴端抵触在抵接环(321)上,在第一外套管(32)的外圈设有外螺纹(322);第二外套管(33),第二外套管(33)的管径大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第二套接管的内圈设有与外螺纹(322)相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331),在第二外套管(33)的螺纹尾部设有限位环(332),限位环(332)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312)或第一外套管(32)的管径相等,第二管体(2)穿过限位环(332)及第二套接部(312),并抵接在第一套接部(311)的轴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浙锋单单张自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