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7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的截水盲沟、内外侧的排水渗沟、底部的碎石排水垫层及侧面的路面结构层,所述内外排水渗沟内侧、路堑边坡地面及顶部均铺设有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所述碎石排水垫层上自下而上依次循环铺设土工格栅、膨胀土层、熟石灰层,所述路堑边坡的外坡面上铺设有种植土,种植土内种植草本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使边坡结构既能防止边坡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又能美化坡面环境,结构施工造价低,且能有效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A Cutting Slope 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公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膨胀土路堑边坡这种地质情况,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点,显著的干缩湿胀变形,会造成路堑边坡变形、位移、开裂以及滑坡。目前,我国常用的膨胀土路堑边坡处理方法有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挡墙、抗滑桩、锚杆法、树根桩以及水泥石灰土桩法。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挡墙、抗滑桩、锚杆法及树根桩法通过提高边坡的整体性,为边坡坡体提供抗滑力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水泥石灰土桩法,水泥石灰土桩一方面为边坡提供部分抗滑力,另一方面桩体中的水泥、石灰对膨胀土起到改良作用,从而来加固路堑边坡。但是,这些传统的膨胀土路堑边坡处理方法,不仅增加路堑边坡的挖方和弃方,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造成边坡整体环境协调性差,同时施工造价较高,且一些方法如浆砌片石护坡及锚杆法边坡治理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由于浅层水损害引发膨胀土干缩湿胀变形,导致公路边坡滑塌现象,提出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以解决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浅层破坏,防止膨胀土干缩湿胀变形引发的路堑边坡变形、位移以及滑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的截水盲沟、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内外侧的内排水渗沟与外排水渗沟、设置所述路堑边坡底部的碎石排水垫层、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侧面的路面结构层,所述截水盲沟、内排水渗沟与外排水渗沟内填筑碎石,所述内排水渗沟与外排水渗沟内侧、路堑边坡地面及顶部均铺设有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所述碎石排水垫层上自下而上依次循环铺设土工格栅、膨胀土层、熟石灰层、膨胀土层,所述膨胀土层内侧设有侧向碎石渗水层,所述路堑边坡的外坡面上铺设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内种植草本植物。优选地,所述截水盲沟的断面宽度为0.5m,高度为1m;所述内排水渗沟与外排水渗沟的宽度为0.5m,高度为0.5m;所述碎石排水垫层的厚度为40cm,宽度为4m。优选地,所述土工格栅的铺设宽度为3.5m,相邻两幅土工格栅的搭接宽度大于或等于200mm;所述膨胀土层的宽度为3.8m,外侧比土工格栅宽30cm,碾压密实后的膨胀土层的厚度为20cm,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轻型压实标准的93%;所述熟石灰层的厚度为1cm;所述侧向碎石渗水层的宽度为0.5m,分层铺设的厚度为20cm。优选地,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底部的路面基层、设置在所述路面基层上部的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面层内的坡脚排水边沟。优选地,所述坡脚排水边沟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宽度为0.4m,高度为0.5m,坡脚排水边沟的纵坡与路面纵坡相同。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一方面由于土工格栅的强度和柔性变形特性,再加上熟石灰对膨胀土的改良作用,使得柔性支护土体能抵抗自身的膨胀土在气候干湿循环作用下产生的膨胀力,保证膨胀土的局部稳定;另一方面,柔性支护土体是一个由土工格栅和熟石灰联系起来的整体,再加上其综合排水系统使其在气候干湿循环作用下能长期稳定。此外,柔性支护土体的自重能抑制膨胀土较明显的变形,能抵抗浅层边坡一部分下滑力,而综合排水系统为柔性支护结构土体自身及底部膨胀土地基、后部膨胀土路堑的保湿防渗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使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证。柔性支护结构对边坡既有支档、抗滑作用,又起到边坡土体保湿防渗作用,有效利用膨胀土,同时减少挖方和弃方量,防止边坡冲刷,避免发生水土流失。通过坡面的植草防护,改善和美化了坡面环境,协调沿线景观。本技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与传统方式相比,施工造价较低,能够有效地防止膨胀土干缩湿胀变形引发的路堑边坡变形、位移以及滑坡,防止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浅层破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示意图;其中,1~截水盲沟;2~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3~侧向碎石渗水层;4~熟石灰层;5~土工格栅;6~膨胀土层;7~碎石排水垫层;8~内排水渗沟;9~种植土;10~外排水渗沟;11~路面基层;12~坡脚排水边沟;13~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模块:柔性支护模块:路堑边坡超挖4m,边坡坡度为1:1.5,分层铺土工格栅5、膨胀土层6、熟石灰4、膨胀土层6,按此顺序,循环铺设,碾压密实形成柔性支护结构;排水模块:包括坡顶截水盲沟1、柔性支护背部侧向渗水层、碎石排水垫层7、路堑内外排水渗沟及坡脚排水边沟12;防护模块:坡顶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及坡面植物防护层,其中,柔性支护结构中的土工格栅5亦可采用土工网、玻纤格栅等土工织物。地表水排水系统:由坡顶截水盲沟1、坡顶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坡面植草防护及坡脚排水边沟12组成。其中坡顶截水盲沟1用来截排坡后地表水;坡顶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及坡面植草防护层进行坡面防水隔渗;坡脚排水边沟12用来拦截坡面及路面地表水。地下水排水系统:由侧向碎石渗水层3、碎石排水垫层7、路堑内排水渗沟8及外排水渗沟10组成。其中,侧向碎石渗水层3、路堑内排水渗沟8,用来排除柔性支护结构背后的坡体地下水;碎石排水垫层7、侧向碎石渗水层3、路堑内排水渗沟及外排水渗沟10用来排除柔性支护坡体地下水;路堑外排水渗沟10用来排除开挖路床渗入地下水。本技术所述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的截水盲沟1、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内外侧的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设置所述路堑边坡底部的碎石排水垫层7、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侧面的路面结构层,所述截水盲沟1、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填筑碎石,所述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侧、路堑边坡地面及顶部均铺设有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所述碎石排水垫层7上自下而上依次循环铺设土工格栅5、膨胀土层6、熟石灰层4、膨胀土层6,所述膨胀土层6内侧设有侧向碎石渗水层3,所述路堑边坡的外坡面上铺设有种植土9,所述种植土9内种植草本植物。其中,所述截水盲沟1的断面宽度为0.5m,高度为1m,沟内填筑碎石;所述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的宽度为0.5m,高度为0.5m,且排水渗沟沟槽底部纵坡同路面纵坡保持一致;所述碎石排水垫层7的厚度为40cm,宽度为4m,碎石垫层分两层,每层20cm,实际施工要分层碾压密实。优选地,所述土工格栅5的铺设宽度为3.5m,相邻两幅土工格栅的搭接宽度大于或等于200mm,在土工格栅5顶部回填第一层膨胀土;所述膨胀土层6的宽度为3.8m,外侧比土工格栅6宽30cm,碾压密实后的膨胀土层6的厚度为20cm,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轻型压实标准的93%;所述熟石灰层4的厚度为1cm,铺在第一层回填膨胀土顶部;所述侧向碎石渗水层3的宽度为0.5m,厚度为20cm,且所述侧向碎石渗水层在膨胀土内侧回填第一层碎石;依据上述设置顺序循环回填,直至回填到路垫边坡顶端。进一步,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的截水盲沟(1)、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内外侧的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设置所述路堑边坡底部的碎石排水垫层(7)、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侧面的路面结构层,所述截水盲沟(1)、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填筑碎石,所述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侧、路堑边坡地面及顶部均铺设有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所述碎石排水垫层(7)上自下而上依次循环铺设土工格栅(5)、膨胀土层(6)、熟石灰层(4)、膨胀土层(6),所述膨胀土层(6)内侧设有侧向碎石渗水层(3),所述路堑边坡的外坡面上铺设有种植土(9),所述种植土(9)内种植草本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的截水盲沟(1)、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内外侧的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设置所述路堑边坡底部的碎石排水垫层(7)、设置在所述路堑边坡侧面的路面结构层,所述截水盲沟(1)、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填筑碎石,所述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内侧、路堑边坡地面及顶部均铺设有两布一膜隔水土工布封层(2),所述碎石排水垫层(7)上自下而上依次循环铺设土工格栅(5)、膨胀土层(6)、熟石灰层(4)、膨胀土层(6),所述膨胀土层(6)内侧设有侧向碎石渗水层(3),所述路堑边坡的外坡面上铺设有种植土(9),所述种植土(9)内种植草本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盲沟(1)的断面宽度为0.5m,高度为1m;所述内排水渗沟(8)与外排水渗沟(10)的宽度为0.5m,高度为0.5m;所述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耀刘亚男赵雪晴王会顶冯献宾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