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69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该包芯纱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多条包芯纱生产线,每条包芯纱生产线包括沿包芯线生产方向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有上罗拉组、中罗拉组、下罗拉组,在上罗拉组下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引外包纱的上集合分布器和下集合分布器,在导丝轮与下罗拉组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允许外包纱和芯纱通过的三通道限位器,在下罗拉组下方设置有络线筒,所述络线筒的下端连接一电机。该包芯纱生产装置,通过上、中、下罗拉组相互配合实现纱线的牵伸和加捻;通过上集合分布器、下集合分布器、三通道限位器相互配合,实现了芯纱和外包纱的准确喂入角度,从而达到了包芯纱较好的加捻包覆效果。

A Core-spun Yarn Pro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纺织行业纺纱过程中,常在纱线中加入一种或两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被原纱包覆在纱芯中形成单芯纱或双芯纱,以改善纱线的性能。其中单芯纱可采用单股芯纱和单股外包纱加捻,也可采用单股芯纱和多股外包纱加捻形成包芯纱。现有纱线纺织方法涉及环锭纺、赛络纺、气流纺等多种生产方法,其中环锭纺生产方法所采用的生产单股芯纱和双股外包纱的包芯纱生产装置,一般包括纱线集合器、用于加捻的多组罗拉、用于卷线的络线筒机构等,在外包纱线喂入多组罗拉前设置纱线集合器,之后再进行外包纱初步加捻、外包纱拉伸、芯纱和外包纱加捻的过程,在现有包芯纱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经过纱线集合器的双股外包纱距离较近,经过初步加捻时,容易导致两股外包纱交缠或靠近,不利于后续芯纱喂入两股外包纱的中间,如果双股外包纱距离较远,则影响后续交捻效果;而且在芯纱从两股外包纱上方喂入二者之间时,喂入角度的不准确,导致包覆效果差,从而影响纱线各项性能。尤其对于羊绒外包纱线来说,芯纱只有较好的被外包纱包覆,才能保证其强度、柔软性及抱合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多条包芯纱生产线,每条包芯纱生产线包括沿包芯线生产方向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有上罗拉组、中罗拉组、下罗拉组,所述上罗拉组、中罗拉组和下罗拉组配合设置以使经过三者的纱线被拉伸加捻,在上罗拉组下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引外包纱的上集合分布器和下集合分布器,在下罗拉组上方沿包芯线生产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引芯纱的导丝钩和导丝轮,在导丝轮与下罗拉组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允许外包纱和芯纱通过的三通道限位器,在下罗拉组下方设置有络线筒,所述络线筒的下端连接一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多条包芯纱生产线,每条包芯纱生产线包括沿包芯线生产方向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有上罗拉组、中罗拉组、下罗拉组,所述上罗拉组、中罗拉组和下罗拉组配合设置以使经过三者的纱线被拉伸加捻,在上罗拉组下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引外包纱的上集合分布器和下集合分布器,在下罗拉组上方沿包芯线生产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引芯纱的导丝钩和导丝轮,在导丝轮与下罗拉组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允许外包纱和芯纱通过的三通道限位器,在下罗拉组下方设置有络线筒,所述络线筒的下端连接一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罗拉组、中罗拉组、下罗拉组分别包括一压辊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牵伸辊,每个牵伸辊通过与其连接的电机驱动,在与压辊配合设置的牵伸辊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斜螺纹,在中罗拉组的压辊与牵伸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利王育新李希学李汉顺张文奎孟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