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雅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69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的烘干方式都普遍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偏高的缺点,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机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若干个加热轮;加热轮依次为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第一加热轮与第N加热轮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布料在上述系统的移动轨迹为渐开线状轨迹,成品输出部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或末端,布料输入部设置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或始端,各个加热轮依次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

A Continuous Circulating Heating Dryer and Heating Dry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烘干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纺织品染色、涂布等加工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溶液,然后把带有溶液的布料加热烘干,传统的烘干方法有很多,都能够很好地把浸有溶液的布料烘干,但是这些烘干方式都普遍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偏高等问题,不利于节能环保。并且,设备过长也会产生张力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的烘干方式都普遍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偏高的缺点,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包括机架、布料输入部、成品输出部、加热装置、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布料输入部及成品输出部的导轮或/和展开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若干个加热轮;所述加热轮依次为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其中N为大于4的整数,X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所述第一加热轮与所述第N加热轮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布料在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成品输出部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或末端,布料输入部设置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或始端,各个所述加热轮依次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所述各个加热轮中的至少一个加热轮连接有动力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或传动皮带依次传递动力;各个所述加热轮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有管道,并通过所述管道与导热油或蒸汽连接,导热油或蒸汽通过管道和旋转接头通入所述加热轮。可选地,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轮的轮面或对应于所述加热轮的轮面的位置或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轮的内部或所述旋转接头或管道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温度显示装置与温度控制装置。可选地,所述加热轮的两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补充加热装置,所述补充加热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加热轮外对应于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和第二温控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控监测装置为光电或红外线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控检测装置检测加热轮的轮面两端的温度,当加热轮的两端温度低于加热轮的中间温度时,第二温控装置控制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工作,当加热轮的两端温度等于或高于加热轮的中间温度时,第二温控装置控制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停止工作,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第二温度显示装置、第二温度控制装置。可选地,所述第N-X加热轮与所述成品输出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轮,并且所述加热轮与所述冷却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或传动皮带依次传递动力。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轮与所述导轮或/和展开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压轮与所述第一加热轮压轧设置,所述最后一个冷却轮与所述成品输出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最后一个冷却轮压轧设置。可选地,各个所述加热轮连续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环状长方体的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位于环状长方体下方的加热轮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工作平台;所述布料输入部或成品输出部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动力装置、钢丝绳或链条、升降滑轨或铰链,所述工作平台上或机架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升降动力装置设置于在机架上,钢丝绳或链条一端连接升降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绳带定位装置,所述牵引绳带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加热轮外壁两个端部的凹状挡圈,或所述牵引绳带定位装置为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加热轮之间的“U”形定位叉,所述牵引绳带定位装置还连接有调节所述牵引绳带定位装置在所述加热轮宽度方向上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牵引绳带定位装置限制牵引绳带随布料的运行轨迹依次环绕穿过所述加热轮。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保温板装置,若干个所述加热轮均设置于所述保温板装置内部;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风罩、风管;所述抽风装置连接有废气过滤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或侧旁设置有热风加热装置,所述热风加热装置的热源为天然气或蒸汽或导热油,热风或蒸汽通过管道输入到所述保温板装置的内部。可选地,还包括布料发送装置或/和溶液浸轧装置或/和成品收集装置,所述布料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的外部或内部,所述成品收集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的内部或外部,所述溶液压轧装置设置于所述布料发送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烘干方法,包括:步骤一、布料从设置于布料输入部的导轮或/和展开轮进入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依次环绕穿过所述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各个加热轮同时对布料进行第一次加热;步骤二、布料第Y次从第一加热轮进入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第Y次依次环绕穿过所述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各个加热轮同时对布料进行第Y次加热;其中,Y为大于一的正整数;步骤三、布料Y次经过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后,从所述第N-X加热轮处输出到成品输出部完成加热烘干过程。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例中,布料从布料输入部进入到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烘干,由于受到了多次的加热烘干的过程,布料在加热装置处的加热时间随加热次数被成倍地延长,这样不单可以减少设备长度,同样长度的设备延长了布料由于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被加热而引起的蒸化、增塑作用的时间,不单利于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与布料纤维的充分结合,并延长了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染料的物理、化学反应时间,使各种染料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与纤维结合。通过上述的设计,很好地克服目前布料烘干方式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偏高的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的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的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的结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加热轮1;布料2;第一加热轮3;第N加热轮4;布料输入部5;成品输出部6;第一压轮7;第N-X加热轮8;抽风装置9;保温板装置10;冷却轮11;升降装置12;动力装置13;布料发送装置14;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5;在线水洗装置16;压轧装置17;加热烘干机18;成品收集装置19;烫平轮装置2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及加热烘干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的烘干方式都普遍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偏高的缺点,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技术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布料输入部、成品输出部、加热装置、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布料输入部及成品输出部的导轮或/和展开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若干个加热轮;所述加热轮依次为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其中N为大于4的整数,X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所述第一加热轮与所述第N加热轮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布料在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成品输出部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或末端,布料输入部设置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或始端,各个所述加热轮依次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所述各个加热轮中的至少一个加热轮连接有动力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或传动皮带依次传递动力;各个所述加热轮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有管道,并通过所述管道与导热油或蒸汽连接,导热油或蒸汽通过管道和旋转接头通入所述加热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布料输入部、成品输出部、加热装置、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布料输入部及成品输出部的导轮或/和展开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若干个加热轮;所述加热轮依次为第一加热轮、第二加热轮、第N-X加热轮、第N加热轮,其中N为大于4的整数,X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所述第一加热轮与所述第N加热轮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布料在所述布料循环加热烘干输送系统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成品输出部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或末端,布料输入部设置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或始端,各个所述加热轮依次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所述各个加热轮中的至少一个加热轮连接有动力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或传动皮带依次传递动力;各个所述加热轮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有管道,并通过所述管道与导热油或蒸汽连接,导热油或蒸汽通过管道和旋转接头通入所述加热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轮的轮面或对应于所述加热轮的轮面的位置或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轮的内部或所述旋转接头或管道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温度显示装置与温度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轮的两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补充加热装置,所述补充加热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加热轮外对应于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和第二温控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控监测装置为光电或红外线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控检测装置检测加热轮的轮面两端的温度,当加热轮的两端温度低于加热轮的中间温度时,第二温控装置控制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工作,当加热轮的两端温度等于或高于加热轮的中间温度时,第二温控装置控制加热轮两端的电热管停止工作,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第二温度显示装置、第二温度控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X加热轮与所述成品输出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轮,并且所述加热轮与所述冷却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或传动皮带依次传递动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循环加热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轮与所述导轮或/和展开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压轮与所述第一加热轮压轧设置,所述最后一个冷却轮与所述成品输出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最后一个冷却轮压轧设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