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67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包括立柱,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上固定设置有L型块,所述转轴远离L型块的一端固定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上推杆上固定设置有上扇形撑块,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活动啮合,所述侧推杆上固定设置有侧扇形撑块;所述支撑杆外侧套设有中空满纱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采用内撑结构夹取粗纱的中空满纱管,夹持稳固,避免了外部机械手夹取造成纱线污染、弄脏、线头弄乱等隐患,且装置操作简单,更加智能化,非常值得推广。

An Automatic Dropping Device for Rov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具体为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10330502.X”的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其包括主体机架、横梁、升降框架、抓取机构、升降机构、成纱纱库及纱管库、PLC控制系统和操作箱,通过操作操作箱上的控制按钮操纵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抓取机构和成纱纱库及纱管库互相配合实现将所述粗纱机纺纱位置上的中空满纱管夹取放置在所述成纱纱库及纱管库内,再将所述成纱纱库及纱管库内的空纱管夹取后放置在所述粗纱机纺纱位置上,该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采用抓取机构、升降机构、成纱纱库及纱管库、PLC控制系统几大机构紧密地配合,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提升了车间自动化程度。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上述装置在落纱时主要通过机械手从外部夹取满纱管,然后将满纱管取下替换成空纱管,但是机械手的夹取存在弊端,不仅容易弄脏纱线,而且夹持力度不够时满纱管会掉落,夹持过紧又会弄乱纱线,影响纱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电机开关(2),对称的所述立柱(1)上固定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伸长杆(7),所述伸长杆(7)上固定设置有L型块(8),所述L型块(8)开设的安装孔中活动贯穿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远离L型块(8)的一端固定于双轴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双轴电机(10)和电机开关(2)电性连接,所述双轴电机(10)远离转轴(9)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丝杆一(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电机开关(2),对称的所述立柱(1)上固定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伸长杆(7),所述伸长杆(7)上固定设置有L型块(8),所述L型块(8)开设的安装孔中活动贯穿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远离L型块(8)的一端固定于双轴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双轴电机(10)和电机开关(2)电性连接,所述双轴电机(10)远离转轴(9)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丝杆一(11),所述丝杆一(11)上活动设置有丝杆螺母一(12),所述丝杆螺母一(12)远离双轴电机(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上推杆(14),所述上推杆(14)上固定设置有上扇形撑块(15),所述转轴(9)远离双轴电机(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6),所述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活动啮合,所述被动锥齿轮(17)的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丝杆二(18),所述丝杆二(18)上活动设置有丝杆螺母二(21),所述丝杆螺母二(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娟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嘉轩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