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要求外观好看,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吸湿排汗面料由于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排汗透气透湿功能,被广泛应用。纺织品的透湿性能是指该织物具有人体散发的汗液以水蒸气的形式透过织物,向周围环境散逸的能力。纤维作为衣服布料的最常用材料,其结构、成分对于衣服的舒适性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吸湿排汗面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吸湿排汗纤维的开发。吸汗排汗纤维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毛细管效应是最常用也是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可以表现织物吸汗能力以及扩散能力。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类着眼于吸湿、排汗特性和服装内部舒适性的功能纤维。早期吸湿性、排汗性的赋予是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为主流,用途只是在较为狭窄的范围内开展的,以天然纤维为例,其具有良好的吸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溶于40℃的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1‑5g/ml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采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溶液注入到5‑10℃、浓度为3‑5g/ml的氯化钙溶液中,搅拌处理4‑8h,制得海藻酸钠微球分散液,过滤,干燥,制得海藻酸钠微球;(2)将纳米蒙脱土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0W功率下超声处理,制得有机化蒙脱土分散液,加入上述制得的海藻酸钠微球,搅拌混合后,加入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吐温80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乳液,并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溶于40℃的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1-5g/ml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采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溶液注入到5-10℃、浓度为3-5g/ml的氯化钙溶液中,搅拌处理4-8h,制得海藻酸钠微球分散液,过滤,干燥,制得海藻酸钠微球;(2)将纳米蒙脱土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0W功率下超声处理,制得有机化蒙脱土分散液,加入上述制得的海藻酸钠微球,搅拌混合后,加入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吐温80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乳液,并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在80-90℃下进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固体干燥,制得聚合物修饰的海藻酸钠微球/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3)将聚酰胺和上述制得的聚合物修饰的海藻酸钠微球/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和聚乙烯醇混合,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制得复合颗粒A;(4)将钛酸四丁酯溶于无水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搅拌状态下水解之后加入浓度为0.15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制得含钛溶胶;向溶胶中加入植物秸秆粉末,室温下搅拌混合10-20h,然后干燥处理,制得的粉末置于马弗炉内空气气氛下300-400℃下煅烧处理4-6h,制得多孔氧化钛纳米晶;(5)以对苯二甲酸甲酯、乙二醇为原料,在醋酸锌的催化下,270-280℃下依次进行酯交换、缩聚反应制得PET,将其干燥后和上述制得的多孔氧化钛纳米晶混合经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制得复合颗粒B,将制得的复合颗粒A、复合颗粒B经皮芯复合纺丝加工设备制得以聚酰胺为芯层,涤纶为表层的核壳纤维,将核壳纤维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华坤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