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3910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份、玉米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5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润滑剂3份、去离子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去离子水,使以原料为尼龙~66和玉米纤维混合后的纤维具有高断裂强度、高卷曲弹性回复率和优异的耐磨性能,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一边缠绕,一边通过物理拉伸、摩擦等手段使其断裂强度、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摩擦性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来制备出可纺性的尼龙纤维。

A formula for spinnable fiber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mula for spinnable fiber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ber production. It consists of 30 nylon-66 slices, 25 corn fibers, 5 polyacrylamides, 8 amphoteric surfactants, 3 lubricants and appropriate deionized water. The invention mainly adds polyacrylamide, amphoteric surfactant, lubricant and deionized water to make the fibers mixed with nylon-66 and corn fibers have high breaking strength, high crimp elastic recovery rate and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fibers are winded while the breaking strength is made by means of physical stretching and friction. The crimp elastic recovery and friction properties were further improved to prepare spinnable nylon fi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纤维生产

技术介绍
尼龙纤维又称为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和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弹性回复率好,吸湿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用纺织品、过滤材料和特种军用纺织品等领域。目前,在生产可纺性尼龙纤维产品时,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配制尼龙纤维所组成的配方中添加试剂,使得利用该配方来生产可纺性的尼龙纤维,另一种是没有使尼龙纤维在配方上具有可纺性功能,但是在制备方法或者是实际生产方法上产生可纺性功能,即通过物理手段,例如拉伸、加速等方面来使尼龙纤维具有可纺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在配方上和在制备方法上共同使尼龙纤维具有可纺性功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出现在配方上和在制备方法上共同使尼龙纤维具有可纺性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50份、玉米纤维25~35份、聚丙烯酰胺5~9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9份、润滑剂3~6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和玉米纤维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3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3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物理拉伸、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中的一种。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拉伸过程是在缠绕前通过机械拉伸,且拉力为200~300N,拉伸速度为20~25m/s。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摩擦过程是在拉伸后,缠绕前进行机械摩擦,且摩擦力为100~180N,摩擦速度为20~28m/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去离子水,使以原料为尼龙~66和玉米纤维混合后的纤维具有高断裂强度、高卷曲弹性回复率和优异的耐磨性能,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一边缠绕,一边通过物理拉伸、摩擦等手段使其断裂强度、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摩擦性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来制备出可纺性的尼龙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份、玉米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5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润滑剂3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30份和玉米纤维25份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5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润滑剂3份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拉力为200N,拉伸速度为20m/s的物理拉伸、摩擦力为100N,摩擦速度为20m/s的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实施例二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40份、玉米纤维30份、聚丙烯酰胺7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5份、润滑剂4.5份、去离子水适量;A、首先将尼龙~66切片40份和玉米纤维30份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2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7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5份、润滑剂4.5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5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所述拉伸过程是在缠绕前通过机械拉伸,且拉力为250N,拉伸速度为22m/s的物理拉伸和摩擦力为140N,摩擦速度为24m/s的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实施例三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50份、玉米纤维35份、聚丙烯酰胺9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9份、润滑剂6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50份和玉米纤维35份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3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9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9份、润滑剂6份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3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拉力为300N,拉伸速度为25m/s的物理拉伸,摩擦力为180N,摩擦速度为28m/s的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对比例一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份、玉米纤维25份、去离子水适量;A、首先将尼龙~66切片30份和玉米纤维25份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使其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并边通过拉力为200N,拉伸速度为20m/s的物理拉伸、摩擦力为100N,摩擦速度为20m/s的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对比例二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份、玉米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5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润滑剂3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30份和玉米纤维25份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5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润滑剂3份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综上所述,根据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三和对比例一到对比例二,再进行断裂强度、卷曲弹性回复率、耐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对比例一对比例一断裂强度CN/dtex18.620.417.210.68.9卷曲弹性回复率(%)64726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 30~50份、玉米纤维25~35份、聚丙烯酰胺5~9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9份、润滑剂3~6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和玉米纤维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3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3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物理拉伸、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成中间产物;D、接着依次经过水洗、中和、上油、干燥、上油、卷绕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纺性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可纺性纤维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6切片30~50份、玉米纤维25~35份、聚丙烯酰胺5~9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8~9份、润滑剂3~6份、去离子水适量;采用上述配方制成可纺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A、首先将尼龙~66切片和玉米纤维高温熔融并挤出冷却,静置1~3h,得冷却混合纤维;B、再将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分别与冷却混合纤维进行搅拌混溶,且边搅拌边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接着再放入烘箱中烘2~3h,冷却得次级中间产物;C、接着将次级中间产物投入螺旋挤出机中,利用螺旋挤出机将次级中间产物挤成丝状,并边通过物理拉伸、摩擦等物理方式,边缠绕使次级中间产物呈缠绕状,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是宇舟何正锋许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申久高新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