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20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动力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电机动力部以及从动部,从动部与动力输出部相连,控制部与电机动力部相连,并控制其中的电机运行以及监测电池组电量并控制充、断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整体结构简单紧凑;2.对现有变速箱结构改动小,且当电机动力部发生故障时本装置变速箱仍可以发挥传统变速箱的变速功能,保证行驶过程顺畅安全;3.在电机四档输出下,电机动力直接对从动部动力耦合,效率高。

First Axis Dynamically Coupled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变速箱,具体涉及电动力可从变速箱一轴耦合输入的变速箱。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既能满足节能环保,又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车型,可以以电机和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独立或者共同驱动汽车。例如,在低速、起步倒车时能够纯电动行驶,在超车或者爬坡时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汽车,在汽车怠速或者刹车可以驱动电机对电池组充电,通过电子控制在不同工况下可以选择“最佳”的驱动形式,可以使发动机、电机控制在各自的最佳经济区内,可以有效的提高燃油经济型。混合动力按照电气构型分类,有P0(与发动机带轮链接)、P1(与发动机曲轴连接),P2(安装在变速箱前面)、P3(安装在变速箱后面)、P4(安装在车桥上)。P0电机出力有限,无法纯电混动;P1电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不能解耦,无法纯电运行,传统P2,P3对变速箱进行较大的改动,动力系统需要重新布置,P4需要对车辆进行较大的改动。传统机械变速箱要实现混动功能并能部分实现纯电动,同时实现动力换挡,开发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P2、P3混动且可部分实现纯电动,并且无需对传统变速箱进行大规模改动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动力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电机动力部以及从动部,从动部与动力输出部相连,控制部与电机动力部相连,并控制其中的电机运行以及监测电池组电量并控制充、断电。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动力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电机动力部以及从动部,从动部与动力输出部相连,控制部与电机动力部相连,并控制其中的电机运行以及监测电池组电量并控制充、断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驱动部包括第一轴、第一主动齿轮、第三同步器、第二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和第四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主动齿轮、电机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均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三同步器设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或第二主动齿轮单独配合,所述第三同步器与第四主动齿轮配合;所述从动部包括第二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同步器、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主减速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二同步器与第一从动齿轮配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四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第一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驱动部包括第一轴、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和第四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主动齿轮、电机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慧军周培良罗玉龙邓华红饶海生王贺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