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切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5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片切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刚线切片机。其包括切割机构及位于所述切割机构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主辊,两个所述主辊之间螺旋缠绕有金刚线,所述金刚线形成一线网,待切割的硅棒安装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底部,所述金刚线切片机还包括测距仪及控制终端,测距仪设置于所述进料机构上,能够测量所述硅棒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测距仪及所述进料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料机构上设置测距仪来实时测量硅棒与线网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控制并实时显示切割进程,能够减少人员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切片效率和切片质量。

A Diamond Sli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线切片机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切片
,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线切片机。
技术介绍
用于制作太阳电池片的硅棒在最初需要进行切片,从而分成多片硅片,切片过程所使用的设备为金刚线切片机。多晶金刚线切片操作过程中,确认切割开始位置和判断切割是否完成是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操作。确认切割开始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操作人员将硅棒组缓慢下降,逐渐接触金刚线组成的线网,完全接触线网时,将硅棒此时的位置设置为切割零点,并启动切片程序,进行切片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员工仅依靠肉眼判断硅棒是否接触线网,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容易造成误判,误判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硅棒还未接触线网时将其判断为零点,导致切割行程增加,增加了加切率(指切割程序执行完毕后,硅棒未完全切透,需要再次启动切割程序);第二种是硅棒已经完全接触线网且下压线网才判断为零点,切割开始时钢线在压力下产生偏移,导致硅片出现严重线痕。判断切割是否完成的操作步骤如下:切割程序执行完毕后,员工打开设备左右两侧防护门,使用强光手电,目测金钢线是否完全切入树脂板,如果没有切透,直接下棒,会导致硅片损失。以上操作过分依赖员工的经验,尤其是新员工作业经常出现此类失误,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切片效率。因此,亟需一种金刚线切片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线切片机,能够减少人员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切片效率和切片质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线切片机,包括切割机构及位于所述切割机构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主辊,两个所述主辊之间螺旋缠绕有金刚线,所述金刚线形成一线网,待切割的硅棒安装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底部,所述金刚线切片机还包括:测距仪,设置于所述进料机构上,能够测量所述硅棒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及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测距仪及所述进料机构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测距仪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测距仪分设于所述进料机构的两侧。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测距仪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线网平行。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终端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硅棒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的显示屏。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刚线切片机的机架上且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测距仪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加切层,所述硅棒粘接于所述加切层的底面。作为优选,所述加切层为树脂板或塑料板。作为优选,所述金刚线切片机还包括两个分别用于收线和放线的绕线组件,所述金刚线依次经过位于放线侧的所述绕线组件、两个所述主辊及位于收线侧的所述绕线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线轮及若干导轮,所述导轮连接于所述线轮与所述主辊之间,所述金刚线依次绕过若干所述导轮。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导轮之间的张力臂,所述张力臂能够调节所述金刚线的张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下料机构上设置测距仪来实时测量硅棒与线网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控制并实时显示切割进程,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在判断零点时,能够减少员工判断零点失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提升了硅片质量;2.在切割结束时,能够实时显示硅棒与线网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判断切割是否结束的准确性,减少加切带来的切割工时损失;3.在切割过程中,有助于切片技术人员实时监控切割过程,实时解决问题,避免产生断线等严重不良问题的发生几率,也增加了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金刚线切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切割机构;11、主辊;12、金刚线;21、安装板;22、加切层;3、测距仪;4、绕线组件;41、线轮;42、导轮;43、张力臂;431、张轮;432、调节臂;5、硅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切片机,用于对硅棒切片,从而形成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片的原始的硅片材料。如图1所示,该金刚线切片机包括切割机构1及位于切割机构1上方的进料机构,切割机构1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主辊11,两个主辊11之间螺旋缠绕有金刚线12,金刚线12形成一线网,待切割的硅棒5安装于进料机构的底部。金刚线12在两个主辊11的带动下移动,从而形成锯切动作,同时硅棒5在进料机构的驱动下朝向金刚线12移动进料,最终切割成片。具体地,两个主辊11均转动设置于该金刚线切片机的机架上,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主辊11转动。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两个主辊11可分别连接有一个旋转电机,通过两个旋转电机分别带动两个主辊11同步转动;也可以是其中一个主辊11连接有一个电机,同时两个主辊11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形成同步转动。在两个主辊11的同步转动下,金刚线12沿其螺旋缠绕的路径进行移动。为了避免金刚线12移动时线网在主辊11上产生偏移,造成硅片切割失败或切斜,主辊11上开设有容纳金刚线12的线槽,通过设置线槽,能够规范金刚线12的移动路径,使得线网对硅棒5的切割方向恒定,有利于提高硅片的成形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金刚线12的移动可以为单向移动或双向移动,在金刚线1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绕线组件4,分别用于收线和放线,金刚线12依次经过位于放线侧的绕线组件4、两个主辊11及位于收线侧的绕线组件4。具体地,绕线组件4包括线轮41及若干导轮42,线轮41及导轮42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导轮42连接于线轮41与主辊11之间,金刚线12从放线侧的线轮41上抽出并依次绕过若干导轮42后缠绕于两个主辊11上,并经收线侧的若干导轮42后收绕于收线侧的线轮41上。为了使金刚线12能够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其具有有效的切割效果,绕线组件4还包括位于两个导轮42之间的张力臂43,张力臂43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调节臂432及转动连接于调节臂432上的张轮431,金刚线12绕过张轮431,通过调节调节臂432在机架上的位置来绷紧或放松金刚线12,从而调节金刚线12的张力,使金刚线12能够有效地对硅棒5进行切割,且有利于保护金刚线12,降低金刚线12的损耗。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安装板21,驱动组件设置于金刚线切片机的机架上,安装板21连接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板21的底部用于安装硅棒5,从而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硅棒5向下移动实现进料。具体地,驱动组件的驱动形式可以为气缸驱动或通过电机与丝杠组合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均为常规的驱动形式,在此不做详述。安装板21的底面设置有加切层22,硅棒5粘接于加切层22的底面。通过设置加切层22,能够保证金刚线12能够切透硅棒5,并且在金刚线12切过硅棒5后保护安装板21不被切割。加切层22可以为树脂板或塑料板。在使用该金刚线切片机切片时,首先将硅棒5安装于安装板21上,并驱动硅棒5下降以确认切割开始位置(即调零)。确认切割开始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操作人员通过驱动进料机构将硅棒5缓慢下降,逐渐接触金刚线12组成的线网,完全接触线网时,将硅棒5此时的位置设置为切割零点,并启动切片程序,进行切片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员工仅依靠肉眼判断硅棒5是否接触线网,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容易造成误判,误判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硅棒5还未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线切片机,包括切割机构(1)及位于所述切割机构(1)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1)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主辊(11),两个所述主辊(11)之间螺旋缠绕有金刚线(12),所述金刚线(12)形成一线网,待切割的硅棒(5)安装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线切片机还包括:测距仪(3),设置于所述进料机构上,能够测量所述硅棒(5)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及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测距仪(3)及所述进料机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线切片机,包括切割机构(1)及位于所述切割机构(1)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1)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主辊(11),两个所述主辊(11)之间螺旋缠绕有金刚线(12),所述金刚线(12)形成一线网,待切割的硅棒(5)安装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线切片机还包括:测距仪(3),设置于所述进料机构上,能够测量所述硅棒(5)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及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测距仪(3)及所述进料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切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测距仪(3)分设于所述进料机构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切片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距仪(3)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线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切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硅棒(5)的底面与所述线网之间的距离的显示屏。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刚线切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安装板(21),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刚线切片机的机架上且与所述控制终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