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哲民专利>正文

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91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该棘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上各具有一扣合孔,各用以扣合固定于承载装置的两个管架,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上各设有棘齿面相接,并以连接元件贯穿两棘轮及两管架,将两棘轮及两管架结合一体,使两管架交角度得以调整及固定。(*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的自行车承载装置的管架(或管架与承载元件)间的棘轮定位机构。自行车承载装置为一种可装设于汽车等车辆后方,便于自行车承载携行的装置。但是,一般现有的自行车承载装置的管架与管架之间,以及管架与承载元件之间,其相交角度均难以作一适当调整及固定,且其装设于车辆后方,在未承载自行车时,承载装置仍固定凸出于车辆后方,除占用空间外,还会妨碍行车安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其是在承载装置的两管架(或管架与承载元件)间设置有棘轮定位机构,可使两管架(或管架与承载元件)相交角度得以适当调整及固定。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该棘轮定位机构的设置,使承载元件的横承杆可弹性选择扳折呈突出或叠置状,以使承载元件不使用时,横承杆及承载元件可叠置于管架上,以减少占用的空间,不妨碍行车安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该棘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上各具有一扣合孔,各用以扣合固定于承载装置的两个管架,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上各设有棘齿面相接,并以连接元件贯穿两棘轮及两管架,将两棘轮及两管架结合一体,使两管架交角度得以调整及固定。现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10棘轮定位机构11第一棘轮 12第二棘轮 13连接元件 14螺帽15扣合孔16扣合孔17棘齿面18棘齿面20第一管架21护套22结合件23固定带24锁固孔25定位杆30第二管架 31护套40承载元件 41承载块42承载槽43横承杆44长槽杆45承载槽46束带50车辆 51后保险杆 52后行李箱70自行车71横梁 72车轮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装设于自行车承载装置的管架20和管架30(或如图3所示为管架20与承载元件40)间的定位机构10,该棘轮定位机构10包括第一棘轮11、第二棘轮12、连接元件13及螺帽14。第一棘轮11上具有一呈圆弧形的扣合孔15,可扣合于第一管架20上。第二棘轮12上也具有一呈圆弧形的扣合孔16,可用以扣合固定于第二管架30上。第一棘轮11及第二棘轮12上各设有呈环形排列的棘齿面17、18相接,并以该连接元件13贯穿两棘轮11、12及两管架20、30,将两棘轮11及12结合一体,该连接元件13一端螺接一螺帽14予以锁固。当螺帽14旋松时,第一管架20与第二管加30即可调整相交角度,并可藉棘轮11、12的棘齿面17、18啮合作用,以达到多段定位调整的效果,在调整完成后可藉螺帽14的旋紧,使第一管架20与第二管架30相交角度固定。如图3所示,本技术可应用于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装置上,该自行车承载装置包括有第一管架20、第二管架30及承载元件40。该第一管架20由圆管弯折而成,其大致呈U形,该第一管架20底部套设有以橡胶等软性材料制成的护套21,第一管架20的两侧枢设有多个结合件22,以便于连接固定带23(如图4所示)。第二管架30由圆管弯折而成,其大致呈U形,其底部套设有以橡胶等软性材料制成的护套31,其两侧上端连接于第一管架20两侧。本技术的两棘轮定位机构10可设置于第二管架30两侧上端与第一管架20两侧之间,使第二管架30枢设于第一管架20,棘轮定位机构10与两管架20、30的结合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承载元件40包括多个承载块41,其顶面设有承载槽42,这些承载块41固设于两横承杆43上,可使自行车70的横梁71容置于承载槽42中(如图4所示)。两横承杆43连接于第一管架20两侧,本技术的棘轮定位机构10也可设置于承载元件40的横承杆43与第一管架20之间(如图3和4所示)。如图4所示,该自行车承载装置可装设于车辆后方,可将第一管架20置于车辆50的后保险杆51上,并将第二管架30置于车辆50的后行李箱52上,而后可藉结合件22所连接的固定带23固定于车辆50的后行李箱52、后保险杆51等适当位置,使该承载装置得以适当固定。如要将自行车70摆至其上时,则可将横承杆43扳折呈水平方向突出的状态,并将自行车70的横梁71放置于承载元件40的承载槽42中。另可藉由适当的束带(图中未示)将横梁71适当地绑固于承载元件40上,即能将自行车70固定摆置或携行,简易且方便地承载自行车70。该自行车承载装置可装设于车辆的后方位置,且横承杆43可弹性选择扳折呈突出状或叠置于第一管架20,以使承载元件40不使用时,横承杆43及承载元件40可叠置于第一管架20,以减少占用的空间,不妨碍行车安全。再者,该第一管架20及第二管架30之间设置有棘轮定位机构10,可使第一管架20与第二管架30相交角度得以适当调整及固定,且该承载元件40与第一管架20之间设置有棘轮定位机构10,亦可使承载元件40得以适当调整角度及固定。如图5所示,第一管架20两侧也可设有多个相对应的锁固孔24,承载元件40的两个横承杆43可枢设于第一管架20两侧的锁固孔24。如图6和7所示,该承载元件40可为长槽杆44(图中显示为两个长槽杆44),长槽杆44固设于两横承杆43上,该长槽杆44顶面设有承载槽45,可使自行车70的车轮72容置于承载槽45中(见图7)。另外在长槽杆44上设有适当的束带46,也可在第一管架20两侧较低位置设置锁固孔24,承载元件40的两横承杆43可选择锁固于第一管架20两侧的锁固孔24,或者在横承杆43与管架20之间设置棘轮定位机构10,使承载元件40的长槽杆44可位于较低位置,如此即可将自行车70的车轮72放置于承载元件40的长槽杆43中,并可利用束带46将自行车70的车轮72固定于长槽杆44上,以便承载自行车70。第一管架20一侧可结合一定位杆25,该定位杆25另一端可配合夹固自行车70的横梁71(见图7),利用定位杆25以供自行车70的横梁71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棘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上各具有一扣合孔(15、16),各用以扣合固定于承载装置的两个管架(20、30)上,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上各设有棘齿面(17、18)相接,并以连接元件(13)贯穿两棘轮(11、12)及两管架(20、30),将两棘轮(11、12)及两管架(20、30)结合一体,使两管架(20、30)相交角度得以调整及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元件(13)一端螺接螺帽(14)予以锁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的扣合孔(15、16)扣合固定于承载装置的管架(20、30)及承载元件(40)上,使管架及承载元件相交角度得以调整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装置的棘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棘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上各具有一扣合孔(15、16),各用以扣合固定于承载装置的两个管架(20、30)上,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上各设有棘齿面(17、18)相接,并以连接元件(13)贯穿两棘轮(11、12)及两管架(20、30),将两棘轮(11、12)及两管架(20、30)结合一体,使两管架(20、30)相交角度得以调整及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哲民
申请(专利权)人:吕哲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