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心磨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89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棒料磨削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无心磨削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上料单元、用于打磨棒料的加工单元以及卸料单元,其中上料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棒料的载料板、输送机构以及支撑棒料磨削加工的支撑机构,载料板倾斜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设置载料板下端且分度转动的转运架、用于限定棒料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夹取棒料移动至加工单元中的夹取机构;加工单元包括打磨棒料的砂轮以及抵接棒料的导轮;卸料单元包括推动棒料脱离支撑机构的卸料气缸以及卸料斗;上料单元存储和定位棒料,并将棒料夹取运输至支撑机构和加工单元之间实现加工,最后通过卸料单元推动棒料脱离支撑机构,实现自动的上下料加工的目的,提高了生产安全性的效果。

A Centerless Grin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心磨削系统
本技术涉及棒料磨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心磨削系统。
技术介绍
无心磨削,一般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用以磨削工件外圆。磨削时,工件不用顶尖定心和支承,而是放在砂轮与导轮之间,由其下方的托板支承,并由导轮带动旋转。其中无心磨削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贯穿式,即工件在磨削时边旋转做磨削运动边做线性运动,工件自动的从磨削工位上穿过,自动实现上下料。这种贯穿式磨削方法适合于两端面距离较短的短圆柱回转体工件。另一种适合于端部有较大直径变化的长轴类工件磨削的是切入式无心磨削方法。该种磨削方法的工件在磨削时仅在工位上做旋转磨削运动,并不做线性移动,工件的上下料需手动上下料。加工开始时操作工将工件放在导轮和工件支板组成的工位上,然后导轮进给,对工件进行磨削。磨削完成后,操作工将工件从工位上取出。现有棒料的无心磨削通过手动的上料和下料,人工上料时容易出现手指不小心蹭到砂轮的情况,造成工伤事故,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心磨削系统,上料单元存储和定位棒料,并将棒料夹取运输至支撑机构和加工单元之间实现加工,最后通过卸料单元推动棒料脱离支撑机构,实现自动的上下料加工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心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上料单元(01)、用于打磨棒料的加工单元(08)以及卸料单元(011);所述上料单元(01)包括用于支撑棒料的载料板(2)、输送机构以及支撑棒料磨削加工的支撑机构(7),所述载料板(2)倾斜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载料板(2)下端且分度转动的转运架(3)、用于限定棒料的定位机构(4)以及用于夹取棒料移动至加工单元(08)中的夹取机构(6),所述转运架(3)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转运架(3)上绕其轴线周向开设有用于限定棒料的卡槽(39),所述卡槽(39)与载料板(2)的下端或与定位机构(4)对齐,所述夹取机构(6)用于将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心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上料单元(01)、用于打磨棒料的加工单元(08)以及卸料单元(011);所述上料单元(01)包括用于支撑棒料的载料板(2)、输送机构以及支撑棒料磨削加工的支撑机构(7),所述载料板(2)倾斜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载料板(2)下端且分度转动的转运架(3)、用于限定棒料的定位机构(4)以及用于夹取棒料移动至加工单元(08)中的夹取机构(6),所述转运架(3)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转运架(3)上绕其轴线周向开设有用于限定棒料的卡槽(39),所述卡槽(39)与载料板(2)的下端或与定位机构(4)对齐,所述夹取机构(6)用于将定位机构(4)中棒来输送至支撑机构(7);所述加工单元(08)包括打磨棒料的砂轮(9)以及抵接棒料的导轮(10);所述卸料单元(011)包括推动棒料脱离支撑机构(7)的卸料气缸以及卸料斗(13);所述载料板(2)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挡料板(23),所述挡料板(23)沿载料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载料板(2)远离转运架(3)的一端沿其宽度开设有滑槽(21),所述挡料板(23)延伸有嵌设于滑槽(21)中的嵌块(24),所述嵌块(24)之间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载料板(2)上且位于滑槽(21)中穿设有双向螺杆(22),所述嵌块(24)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22)的反向螺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6)包括沿棒料轴向设置有的滑轨(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琳张金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埃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