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是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和水混合后将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体,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逐渐失去可塑性,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分为初凝及终凝)。随后即进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由于水泥具有凝结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浇筑时不宜用时过长,现有的水泥浇筑需要人工手动控制,劳动强度较大,手工控制浇筑和强度大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加工时间较长,浇筑的水泥相对来说静置的时间更长,易发生凝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包括车板、安装在车板上方的搅拌桶、固定设置在搅拌桶上方的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蜗杆、连接蜗杆的搅拌组件,以及连接在搅拌组件上的摆动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蜗杆下端的搅拌轴和周向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搅拌轴下端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包括车板(1)、安装在车板(1)上方的搅拌桶(2)、固定设置在搅拌桶(2)上方的驱动电机(4)、连接驱动电机(4)输出端的蜗杆(5)、连接蜗杆(5)的搅拌组件,以及连接在搅拌组件上的摆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蜗杆(5)下端的搅拌轴(7)和周向固定于搅拌轴(7)上的搅拌杆(8);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搅拌轴(7)下端的第一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并固定在从动轴(11)上的第二锥齿轮(10)、通过第一传动件(12)连接从动轴(11)的转轴、连接在转轴端部的转轮(13),以及与转轮(13)连接的偏心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包括车板(1)、安装在车板(1)上方的搅拌桶(2)、固定设置在搅拌桶(2)上方的驱动电机(4)、连接驱动电机(4)输出端的蜗杆(5)、连接蜗杆(5)的搅拌组件,以及连接在搅拌组件上的摆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蜗杆(5)下端的搅拌轴(7)和周向固定于搅拌轴(7)上的搅拌杆(8);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搅拌轴(7)下端的第一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并固定在从动轴(11)上的第二锥齿轮(10)、通过第一传动件(12)连接从动轴(11)的转轴、连接在转轴端部的转轮(13),以及与转轮(13)连接的偏心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3)的侧面外缘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嵌合于固定在偏心板(17)下方两侧的限位板(16)之间,偏心板(17)的上部与立板(14)的上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往复式水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11)转动设置在车板(1)的下方,转轴穿过固定于车板(1)上的立板(14)中部并与立板(14)轴承连接,在搅拌桶(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入料口(6)。4.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