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76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包括框架、侧板和安装板,两个框架的底端一侧均通过一对筋板焊接有安装板,两个框架之间且从下到上分别焊接有一号助板、二号助板、三号助板、四号助板、五号助板和六号助板,五号助板和六号助板之间钢套,且钢套两端均贯通两个框架且与两个框架相互焊接,两个框架顶端均焊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焊接有七号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框架和两个侧板,在两个框架以及两个侧板之间设置多个助板,保证两个框架与两个侧板在受压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形,同时设置多个补强片和补强板,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夹臂的韧性,安全性得到提高,减轻夹臂的承受力,从而可延长夹臂的使用寿命。

A clamping arm structure of aerated concrete single-mode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属于夹具设备

技术介绍
夹臂是夹具夹持物件的半个机械手臂,现有的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采用的夹臂韧性比较低,自身承受力较差,一旦承受较大重力后容易发生变形,使得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包括框架、侧板和安装板,两个所述框架的底端一侧均通过一对筋板焊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框架之间且从下到上分别焊接有一号助板、二号助板、三号助板、四号助板、五号助板和六号助板,所述五号助板和六号助板之间钢套,且所述钢套两端均贯通两个框架且与两个框架相互焊接,两个所述框架顶端均焊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焊接有七号助板,两个所述侧板一侧焊接有四号封板,两个所述侧板另一侧焊接有二号封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位于七号助板上方焊接有一号封板,两个所述框架之间且位于四号封板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五号封板,两个所述框架之间且位于二号封板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三号封板,两个所述框架底端之间焊接有六号封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框架一侧且位于钢套两端均焊接有一号补强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框架之间且位于一号封板上方的一侧均焊接有二号补强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框架与两个侧板焊接处的内侧均焊接有补强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安装板远离筋板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防滑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框架和两个侧板之间呈150°角连接,且所述一号助板、二号助板、三号助板、四号助板和五号助板的长度相同、宽度逐渐增大,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呈30°角连接,且所述六号助板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七号助板的长度及宽度。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两个框架和两个侧板,在两个框架以及两个侧板之间设置多个助板,保证两个框架与两个侧板在受压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形,同时设置多个补强片和补强板,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夹臂的韧性,安全性得到提高,减轻夹臂的承受力,从而可延长夹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图中:1、框架;2、侧板;3、钢套;4、一号补强片;5、二号补强片;6、一号封板;7、二号封板;8、三号封板;9、四号封板;10、五号封板;11、筋板;12、安装板;13、防滑垫;14、一号助板;15、二号助板;16、三号助板;17、四号助板;18、五号助板;19、六号助板;20、七号助板;21、补强板;22、六号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包括框架1、侧板2和安装板12,两个框架1的底端一侧均通过一对筋板11焊接有安装板12,两个框架1之间且从下到上分别焊接有一号助板14、二号助板15、三号助板16、四号助板17、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之间钢套3,且钢套3两端均贯通两个框架1且与两个框架1相互焊接,两个框架1顶端均焊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之间焊接有七号助板20,两个侧板2一侧焊接有四号封板9,两个侧板2另一侧焊接有二号封板7,两个侧板2之间且位于七号助板20上方焊接有一号封板6,两个框架1之间且位于四号封板9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五号封板10,两个框架1之间且位于二号封板7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三号封板8,两个框架1底端之间焊接有六号封板22。其中,两个框架1一侧且位于钢套3两端均焊接有一号补强片4,加强钢套3的强度。其中,两个框架1之间且位于一号封板6上方的一侧均焊接有二号补强片5,加强两个侧板2顶端的强度。其中,两个框架1与两个侧板2焊接处的内侧均焊接有补强板21,加强两个侧板2和两个框架1之间的强度,避免焊接不完全而脱臼。其中,两个安装板12远离筋板11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防滑垫13,增加阻力,便于夹紧混凝土板材。其中,两个框架1和两个侧板2之间呈150°角连接,且一号助板14、二号助板15、三号助板16、四号助板17和五号助板18的长度相同、宽度逐渐增大,两个侧板2之间呈30°角连接,且六号助板19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七号助板20的长度及宽度,便于整个夹臂与混凝土板材的配合。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先将两个框架1与两个侧板2焊接好后,然后将一号补强片4和二号补强片5以及补强板21分别焊接在相应的位置,再将一号助板14、二号助板15、三号助板16、四号助板17、五号助板18、六号助板19以及七号助板20从下到上依次焊接在两个框架1和两个侧板2之间的相应位置,进一步将钢套3焊接在两个框架1的五号助板18与六号助板19之间,将一号封板6、二号封板7、三号封板8、四号封板9、五号封板10以及六号封板22焊接在相应的位置,最后在两个框架1底部焊接两对筋板11,再通过两对筋板11焊接两个安装板12,将两个防滑垫1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两个安装板12上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侧板(2)和安装板(12),两个所述框架(1)的底端一侧均通过一对筋板(11)焊接有安装板(12),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从下到上分别焊接有一号助板(14)、二号助板(15)、三号助板(16)、四号助板(17)、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所述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之间钢套(3),且所述钢套(3)两端均贯通两个框架(1)且与两个框架(1)相互焊接,两个所述框架(1)顶端均焊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焊接有七号助板(20),两个所述侧板(2)一侧焊接有四号封板(9),两个所述侧板(2)另一侧焊接有二号封板(7),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且位于七号助板(20)上方焊接有一号封板(6),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位于四号封板(9)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五号封板(10),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位于二号封板(7)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三号封板(8),两个所述框架(1)底端之间焊接有六号封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侧板(2)和安装板(12),两个所述框架(1)的底端一侧均通过一对筋板(11)焊接有安装板(12),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从下到上分别焊接有一号助板(14)、二号助板(15)、三号助板(16)、四号助板(17)、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所述五号助板(18)和六号助板(19)之间钢套(3),且所述钢套(3)两端均贯通两个框架(1)且与两个框架(1)相互焊接,两个所述框架(1)顶端均焊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焊接有七号助板(20),两个所述侧板(2)一侧焊接有四号封板(9),两个所述侧板(2)另一侧焊接有二号封板(7),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且位于七号助板(20)上方焊接有一号封板(6),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位于四号封板(9)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五号封板(10),两个所述框架(1)之间且位于二号封板(7)对应的一侧焊接有三号封板(8),两个所述框架(1)底端之间焊接有六号封板(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中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