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61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包括开合模具单元以及设在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外侧的开合模套单元,锁紧模具单元,开合模具单元的两个开合模具之间下方设置有带有定位机构的固定模具,两个开合模具闭合后与固定模具之间形成与预锻件的形状相适应匹配的腔体,开合模套单元包两个开合模套与开合模具的对称轴重合并包覆在开合模具的外侧,锁紧模具单元两个锁紧模具的对称轴与开合模套的对称轴垂直,锁紧模具的内侧形成有卡在闭合后的所述开合模具的两端以两个开合模具在两端锁紧的卡紧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较大动作行程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需要占用的空间。

A Kind of Open-close Forg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锻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合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针对双联齿轮类锻件(哑铃状锻件,两头大中间小,如图1所示)的锻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普通的有飞边锻造,将锻件横向锻造,产生很大的飞边,模具结构简单,但是浪费原材料;第二种是采用哈弗模锻造,模具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锻件两端差距不大的锻件,对于两端尺寸差距较大的锻件出模困难;第三种是采用多向锻造模具,成本非常高,对设备和模具结构强度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精锻工艺逐渐成为锻造行业发展的趋势,大飞边和大余量的锻造工艺逐渐被淘汰。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申请人研发了相应的闭合锻造工艺来实现对图1所示的锻件的闭合锻造,然而闭合锻造工艺所用的锻造模具存在使用不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双联齿轮类锻件的精锻模具,特别是成形预锻件的小端部的方便使用的锻造模具,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锻造两头大中间小,且两端尺寸差距很大的锻件的开合锻造模具,可以实现较大的开合行程,而且占用设备空间小,解决了浪费原材料,成形尺寸范围小,锻造成本高等问题,所适用的锻件的大端的形状可以是复杂形状,且在小端成形时,对大端的复杂形状影响很小,几乎没有。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包括开合模具单元以及设在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外侧的开合模套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在两端夹紧的锁紧模具单元,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之间下方设置有带有定位机构的固定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闭合后与固定模具之间形成与预锻件的形状相适应匹配的腔体,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模具匹配的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套,所述开合模套与开合模具的对称轴重合并包覆在所述开合模具的外侧,所述锁紧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的对称轴与开合模套的对称轴垂直,所述锁紧模具的内侧形成有卡在闭合后的所述开合模具的两端以两个开合模具在两端锁紧的卡紧槽。其中,每个所述开合模套的外侧通过一个开合连杆转向机构连接到一个开合油缸。其中,每个所述锁紧模具的外侧通过一个锁紧连杆转向机构连接到一个锁紧油缸。其中,所述开合模具的上方有匹配的成形用的冲头,以对腔体中的预锻件进行锻打成形,形成终锻件的小端部,从而形成终锻件。其中,所述固定模具与模具的垫板固定,所述固定模具的上端表面形成有与预锻件的大端相匹配的定位机构,包括与预锻件大端的表面的凹槽相应的凸起结构。其中,所述开合模具的内侧面形成与预锻件的外形匹配的凸字形的结构面。其中,所述开合模套的外侧表面整体呈中间向外凸出状的结构面,是由两个以模具轴线方向对称布置的斜面以V形状连接构成,从而在两端形成与锁紧模具锁紧配合的斜面接合面。本专利技术开合锻造模具开合行程大,开合锁紧动作可靠,完美实现两端大中间小的且两端尺寸差距较大的的双联齿轮类锻件的精锻成形工艺。此模具结构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节省设备空间,有利于多工位锻造的工位排布,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开合锻造模具功能结构可靠,节省空间,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大端和小端尺寸相差很大的锻件,可以实现高精度锻件的生产,且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模具所成形的终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模具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第一锁紧油缸,2.第一开合油缸,3.锁紧模具轨道,4.第一锁紧模具,5.第一开合模套,6.第一开合模具,7.第二开合模具,8.第二开合模套,9.第二锁紧模具,10.第二锁紧油缸,11.连杆转向机构,12.第二开合油缸,13.冲头,14.垫板,15.固定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包括开合模具单元以及设在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外侧的开合模套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在两端夹紧的锁紧模具单元,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具,包括第一开合模具6、第二开合模具7,两个所述开合模具之间下方设置有带有定位机构的固定模具15,两个所述开合模具闭合后与固定模具之间形成与预锻件的形状相适应匹配的上端敞口便于冲头锻打预锻件的腔体,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模具匹配的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套,包括有第一开合模套5、第二开合模套8,所述开合模套与开合模具的对称轴重合并包覆在所述开合模具的外侧,所述锁紧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锁紧模具,包括第一锁紧模具4、第二锁紧模具9,所述锁紧模具的对称轴与开合模套的对称轴垂直,所述锁紧模具的内侧形成有卡在闭合后的所述开合模具的两端以两个开合模具在两端锁紧的卡紧槽。本专利技术中,终锻件,即最终成形的锻件,如图1所示包括小端部202,大端部200,中间由杆状部201连接,大端部的上表面形成环形凹槽203,大端部的下表面也形成环形凹槽,为一体锻造成型的结构,大端部的直径大于小端部的直径,均为圆形状部结构,直径相差至少30mm以上,甚至可以是相差100-200mm以上,其直径上限尺寸差不受限。本专利技术的开合锻造模具只需根据锻件的尺寸设计变换大小即可,开合锻造模具的结构,决定的开合锻造模具的大小结构不会受锻件尺寸差的限制,解决了哈夫模做不大,不能适应此类尺寸相差比较大(直径相差至少30mm以上)的锻件的锻造的难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开合模具适用于锻造形成大端部的预锻件,即大端部已锻造成形,尚未完成小端部的锻造成形预锻件。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模具保证预锻件的放置位置,保证预锻件稳定可靠的放置在模具中心位置,定位面形状根据锻件形状确定。其中,所述卡紧槽为等腰梯形状扩口槽,以方便卡入将所述开合模套的两端卡紧。其中,每个所述开合模套的外侧通过一个开合连杆转向机构连接到一个用于驱动开合和锁紧动作的开合油缸,包括第一开合油缸2与第二开合油缸12。其中,每个所述锁紧模具的外侧通过一个锁紧连杆转向机构连接到一个用于驱动开合和锁紧动作的锁紧油缸,包括第一锁紧油缸1与第二锁紧油缸10。本专利技术采用外侧抱紧开合模具的方式,利用连杆转向机构实现了将液压驱动方式转换成机械锁紧方式,实现稳定可靠的锁紧作用。其中,连杆转向机构共为四个,开合油缸以及锁紧油缸分别为两个。其中,第一开合油缸2、一个连杆转向机构11、第一开合模套5和第一开合模具6为一组,另一个连杆转向机构11、第二开合油缸12、第二开合模具7和第二开合模套8为一组,两组配合使用,垫板14能为开合模具提供滑动轨道。其中第一锁紧油缸1、一个锁紧模具轨道3、第一锁紧模具4和一个连杆转向机构11为一组,另一个锁紧模具轨道3、第二锁紧模具9、第二锁紧油缸10和另一个连杆转向机构11为一组,两组配合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杆转向机构、开合油缸、锁紧油缸和开合模具配合下,能将预锻件不再参与下次成形的部分固定住将开合模具锁死,开合模具闭合后能保证抱住预锻件不再参与成形的部分。在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模具单元以及设在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外侧的开合模套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在两端夹紧的锁紧模具单元,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之间下方设置有带有定位机构的固定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闭合后与固定模具之间形成与预锻件的形状相适应匹配的腔体,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模具匹配的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套,所述开合模套与开合模具的对称轴重合并包覆在所述开合模具的外侧,所述锁紧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的对称轴与开合模套的对称轴垂直,所述锁紧模具的内侧形成有卡在闭合后的所述开合模具的两端以两个开合模具在两端锁紧的卡紧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模具单元以及设在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外侧的开合模套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在两端夹紧的锁紧模具单元,所述开合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之间下方设置有带有定位机构的固定模具,两个所述开合模具闭合后与固定模具之间形成与预锻件的形状相适应匹配的腔体,所述开合模套单元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模具匹配的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开合模套,所述开合模套与开合模具的对称轴重合并包覆在所述开合模具的外侧,所述锁紧模具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受驱动能移动的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的对称轴与开合模套的对称轴垂直,所述锁紧模具的内侧形成有卡在闭合后的所述开合模具的两端以两个开合模具在两端锁紧的卡紧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开合模套的外侧通过一个开合连杆转向机构连接到一个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红艳徐超徐春国王志科姚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