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轮后轴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52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自行车的传动部件后轴,是把后轴轴皮上的M35×1螺纹与具有M35×1内螺纹的飞轮相配,飞轮的尺寸较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小飞轮后轴部件,用M18×1的螺纹取代M35×1连接后轴皮和飞轮,飞轮采用双球道故转动灵活,飞轮芯上用一个R弹道取代了原轴皮上的一个轴碗。使飞轮结构紧凑、尺寸减小故齿数减少。(*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传动部件后轴结构的改进。现有的自行车传动部件后轴,均沿用老式单一结构,即把后轴轴皮上的M35×1螺纹与具有M35×1内螺纹的飞轮相配,飞轮尺寸较大,一般飞轮的齿数为18牙。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种新的结构,即在后轴部件用M18×1的螺纹取代原有的M35×1螺纹连接后轴皮和飞轮,从而解决了因飞轮尺寸结构过大而引起的飞轮齿数多、传动比小的问题。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后轴皮1和飞轮2构成,用M18×1的螺纹取代了M35×1的螺纹连接后轴皮1和飞轮2;飞轮2的滚动部分采用双球道3,从而使飞轮转动灵活、轻便;飞轮芯4上利用一个R弹道5取代了原轴皮上的一个轴碗。由于采用了M18×1螺纹连接,故飞轮尺寸减小,结构紧凑,飞轮壳6上的齿数为12、13、14牙任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齿数减少、骑车省力且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小飞轮后轴部件,包括后轴皮1和飞轮2,其特征在于后轴皮1和飞轮2是用M18×1螺纹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飞轮后轴部件,其特征在于飞轮2的滚动部分为双球道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飞轮后轴部件,包括后轴皮1和飞轮2,其特征在于后轴皮1和飞轮2是用M18×1螺纹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县自行车飞轮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