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46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捕捉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其包括筒体,在筒体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在筒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脂口,在筒体内设置有能截留树脂且顶部开口的滤筒,滤筒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压缩空气自压缩空气入口进入滤筒,滤筒内壁空气压力分布较均匀,且气流反方向吹扫,使滤筒中碎树脂被有效清除,空气擦洗结束后,进行空气+水擦洗,这个过程中,空气、水相互扰动与滤筒作用充分,使滤筒缝隙与表面附着的树脂被剥离,最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气泡环境下冲洗至出水清澈,使冲洗过程持续时间短、节约冲洗水、冲洗效果好。

Vertical Resin Catcher for Water Treat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
本技术涉及树脂捕捉设备
,是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
技术介绍
火电厂水处理系统的阳床、阴床及混床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水帽破损、水压扰动大(特别是高压扰动)、树脂质量差(强度不够易破碎)及树脂老化等问题,树脂会进入后续水处理系统,对该系统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阳床、阴床及混床出口都装设有树脂捕捉器,用以回收离子交换设备跑漏的正常树脂和阻止碎树脂进入后续系统。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上述异常时,进入树脂捕捉器的树脂有的沉于底部,有的附着于滤元外壁,有的夹杂于滤元绕丝的缝隙中。当树脂捕捉器滤元表面、缝隙中附着物过多时,滤元前后压差增大、过水能力降低,需通过冲洗滤元恢复过水能力,否则,会影响离子交换器运行质量,降低生产效率,严重时,导致树脂捕捉器滤元损坏,使树脂进入后续系统,导致后续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树脂捕捉器前后压差偏大时,需冲洗树脂捕捉器滤元,传统工艺中滤元冲洗时,首先,冲洗进水与运行时进水介质流向一致,滤元迎水侧夹杂在滤元缝隙中的碎树脂很难去除;其次,整个冲洗过程,冲洗作用力方向单一,冲洗水缺乏扰动,冲洗效果不佳,冲洗时间长,严重浪费冲洗水;冲洗水力在滤元表面的分布严重不均,距离冲洗进水口远的区域冲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冲洗树脂捕捉器的滤元时,难以去除滤元迎水侧夹杂在滤元缝隙中的碎树脂,浪费冲洗水,冲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包括筒体,在筒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脂口,在筒体内设置有能截留树脂且顶部开口的滤筒,滤筒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与滤筒内侧对应的筒体顶部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端为出水口,在出水口下方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筒体包括排脂段和与滤筒内外对应的过滤段,过滤段的底端与排脂段的顶端固定在一起,进水口设在过滤段上,排脂口设在排脂段底部,在出水管底部设置有上连接环板,在过滤段顶部设置有与上连接环板上下对应的下连接环板,滤筒顶端设有凸沿,上连接环板、凸沿和下连接环板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筒体上设有与进水口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窥视窗。上述筒体内壁固定有橡胶层。上述滤筒为T形绕丝筛管。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压缩空气自压缩空气入口进入滤筒,滤筒内壁空气压力分布较均匀,且气流反方向吹扫,使滤筒中碎树脂被有效清除,空气擦洗结束后,进行空气+水擦洗,这个过程中,空气、水相互扰动与滤筒作用充分,使滤筒缝隙与表面附着的树脂被剥离,最后本树脂捕捉器在无气泡环境下冲洗至出水清澈,使冲洗过程持续时间短、节约冲洗水、冲洗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压缩空气在滤筒上的流向示意图。附图3为压缩空气+冲洗水在滤筒上的流向示意图。附图4为冲洗水在滤筒上的流向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出水口,3为进水口,4为排脂口,5为滤筒,6为压缩空气入口,7为压缩空气,8为冲洗水,9为上连接环板,10为下连接环板,11为窥视窗,12为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固定安装可理解为可拆卸式安装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包括筒体1,在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3,在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脂口4,在筒体1内设置有能截留树脂且顶部开口的滤筒5,滤筒5的外径小于筒体1的内径,与滤筒5内侧对应的筒体1顶部固定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顶端为出水口2,在出水口2下方的出水管12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6。将本捕捉器的进水口3与离子交换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在本捕捉器的出水口2、排脂口4、压缩空气入口6均连接相应管道;当本技术前后压差偏大时,需冲洗滤元(滤筒5),操作如下:关闭离子交换器出水阀,开启排脂口4所连接管道的排脂阀,开启压缩空气入口6阀门,对滤元进行空气擦洗,空气在滤元上的流向如附图2所示,待滤元中夹杂的树脂清除后,开启离子交换器出水阀,对滤元同时进行空气冲洗和水冲洗,此时,空气和冲洗水在滤元上的流向如附图3所示,待滤筒5缝隙与表面树脂被剥离,关闭压缩空气入口6阀门,对滤元进行水冲洗,冲洗水如附图4所示,直至排脂口4出水清澈后,停止冲洗操作。分析上述冲洗操作过程,压缩空气自压缩空气入口6进入滤筒5,滤筒5内壁空气压力分布较均匀,且气流反方向吹扫,使滤筒5中碎树脂被有效清除,空气擦洗结束后,进行空气+水擦洗,这个过程中,空气、水相互扰动与滤筒5作用充分,使滤筒5缝隙与表面附着的树脂被剥离,最后本树脂捕捉器在无气泡环境下冲洗至出水清澈,使冲洗过程持续时间短、节约冲洗水、冲洗效果好。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为了便于拆装,筒体1包括排脂段和与滤筒5内外对应的过滤段,过滤段的底端与排脂段的顶端固定在一起,进水口3设在过滤段上,排脂口4设在排脂段底部,在出水管12底部设置有上连接环板9,在过滤段顶部设置有与上连接环板9上下对应的下连接环板10,滤筒5顶端设有凸沿,上连接环板9、凸沿和下连接环板10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查看滤筒5疏通情况,以调整进水量和压缩空气压力,在筒体1上设有与进水口3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窥视窗11。根据需要,在筒体1内壁固定有橡胶层。通过橡胶将筒体1内壁与水隔离,一方面,对于金属制筒体1而言,可以降低腐蚀速度,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筒体1的冲击,由于橡胶层的缓冲作用,大大延长了筒体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根据需要,滤筒5为T形绕丝筛管。T形绕丝筛管为现有公知技术。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在筒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脂口,在筒体内设置有能截留树脂且顶部开口的滤筒,滤筒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与滤筒内侧对应的筒体顶部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端为出水口,在出水口下方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在筒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脂口,在筒体内设置有能截留树脂且顶部开口的滤筒,滤筒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与滤筒内侧对应的筒体顶部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端为出水口,在出水口下方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水处理立式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排脂段和与滤筒内外对应的过滤段,过滤段的底端与排脂段的顶端固定在一起,进水口设在过滤段上,排脂口设在排脂段底部,在出水管底部设置有上连接环板,在过滤段顶部设置有与上连接环板上下对应的下连接环板,滤筒顶端设有凸沿,上连接环板、凸沿和下连接环板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一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祥王世坤张友功刘超宋生金闫秋宝李军付涵涵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