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美青专利>正文

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43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除尘器处理含有火星粉尘时高度过高的问题。本除尘器包括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主箱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邻设置,第一侧壁上开有进风口,顶板上开有出风口,主箱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滤材,出风口与滤材的内腔相连接且出风口的缘部与滤材的顶面密封连接;除尘器还包括安装在主箱体上的挡板,挡板位于主箱体的内腔中且挡板位于第一侧壁和滤材之间,进风口与挡板的板面正对设置,挡板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挡板的边缘至少与底板和第二侧壁之间均具有第二过风通道。本除尘器通过在主箱体内设置挡板,既有效地消除了火星,又降低了除尘器高度。

A du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业
,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除尘器。
技术介绍
除尘器是一种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况会采用不同结构的除尘器。关于除尘器的相关文献较多,如申请人提出的一种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4193700U),利用该除尘器进行除尘作业时,由于仅滤筒的外侧面顶部区域与过风口相对,使得滤筒局部处理粉尘量远大于其他区域,进而影响滤筒使用寿命以及影响粉尘除尘效率。滤筒集聚粉尘后需要利用高压空气进行反吹清灰,反吹清灰时会导致管道内气流反流;为了避免气流反流,申请人有提出了联动控制自动反吹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5913882U)。除尘器应用在砂带对金属部件抛光作业工况中时,砂带磨削金属部件会产生火星,火星温度较高,导致滤筒极易烧毁,存在着安全隐患,换言之该除尘器不适合应用在会产生火星的工况中;为了有效消除火星,申请人又提出了一种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6198939U),该除尘器存在着高度较高,导致运输不方便,以及高度有限生产车间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除尘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既降低具有滤材的除尘器高度,又使该除尘器适合应用在有火星的工况中。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尘器,包括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主箱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邻设置,第一侧壁上开有进风口,顶板上开有出风口,主箱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滤材,出风口与滤材的内腔相连接且出风口的缘部与滤材的顶面密封连接;除尘器还包括安装在主箱体上的挡板,挡板位于主箱体的内腔中且挡板位于第一侧壁和滤材之间,进风口与挡板的板面正对设置,挡板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挡板的边缘至少与底板和第二侧壁之间均具有第二过风通道。除尘器使用时,进风口通过管道与集尘罩相连通,出风口与风机相连通;风机运行使气流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当含有粉尘的气流经进风口进入主箱体内腔后,在挡板的作用下,气流向挡板边缘扩散,即先依次经过第一过风通道和第二过风通道,再向滤材方向流动。与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4193700U)相比,未自然沉降的粉尘从进风口到滤材外侧面所需飞行的距离大幅度增加,以及由于第一过风通道和第二过风通道的截面面积远大于进风口的面积,使得气流流速下降,进而未自然沉降的粉尘从进风口到滤材外侧面所需飞行的时间大幅度增加。气流从进风口流到滤材外侧面过程中,由于气流流速下降、粉尘飞行距离增加、飞行时间增加、粉尘与挡板的板面可能产生碰撞以及在粉尘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大颗粒粉尘,火星通常是发热的金属粒或沙粒,属于上述的大颗粒粉尘。换言之,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滤材外表面且未经自然沉降的火星总量显著降低,火星的温度显著下降,以及由于气流向挡板的四周扩散,使得火星也向四周扩散,显著降低多颗火星同时聚集在滤材外表面可能性,总之本除尘器适合应用在有火星的工况中。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消除火星危害,因而无需在主箱体下方设置用于消除火星的预除尘箱,与一种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6198939U)相比,本除尘器的高度显著地下降,由此本除尘器具有运输方便的优点。挡板使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向主箱体内腔的四周扩散,提高滤材处理粉尘均匀性,进而可延长反吹清灰间隔时长以及提高滤材使用寿命。反吹清灰时在挡板的作用下避免反向气流直接流向进风口,换言之通过设置挡板显著地缓解了连通进风口与集尘罩的管道内气流反流现象,甚至可以在管道上不设置防止反流的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B的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C的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箱体;1a、顶板;1b、底板;1c、第一侧壁;1d、第二侧壁;1e、进风口;1f、排灰口;2、预除尘箱;3、滤筒;4、风机;5、检修门;6、进风接管;7、集尘抽屉;8、导尘斗;9、支撑板;10、过渡腔室;11、储气罐;12、反吹气管;13、挡板;13a、板体;14、支架;15、第一过风通道;16、第二过风通道;17、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除尘器包括主箱体1、预除尘箱2、滤材和风机4。说明书附图给出滤材为滤筒3,根据实际情况滤材也可以为布袋。主箱体1呈长方体状,主箱体1具有顶板1a、底板1b和四个侧壁;一个侧壁上开有进风口1e,该侧壁称为第一侧壁1c;与第一侧壁1c相邻的两个侧壁称为第二侧壁1d。第二侧壁1d上开有检修口,第二侧壁1d上安装有封盖检修口的检修门5。顶板1a上开有出风口,出风口的数量与滤筒3的数量相对应,滤筒3安装在主箱体1的内腔中,滤筒3与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出风口与滤筒3的内腔相连接且出风口的缘部与滤筒3的顶面密封连接。预除尘箱2固定在第一侧壁1c的外侧面上,第一侧壁1c上的进风口1e与预除尘箱2内腔顶部区域相连通。预除尘箱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预除尘箱2内腔相连通的进风接管6。第一侧壁1c上还开设有与预除尘箱2内腔底部区域相连通的排灰口1f,显然排灰口1f位于进风口1e的下方。进风接管6倾斜向上设置,这样绝大部分气流经进风口1e进入主箱体1的内腔中,在预除尘箱2内沉降的粉尘经排灰口1f滑入主箱体1内。主箱体1的底板1b上放置有集尘抽屉7,集尘抽屉7的上方设有导尘斗8,导尘斗8与主箱体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排灰口1f位于导尘斗8的上方,由此预除尘箱2内沉降的粉尘经导尘斗8落入集尘抽屉7内,由此提高粉尘聚集度,使粉尘清理更方便。顶板1a的上方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与主箱体1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支撑板9与顶板1a之间形成过渡腔室10。风机4的壳体固定的支撑板9上,风机4的涡室与过渡腔室10相连通。主箱体1的侧壁外侧面上安装有储气罐11,过渡腔室10内安装有反吹气管12,反吹气管12的一端从主箱体1的一侧壁穿出且通过电磁阀与储气罐11相连通,反吹气管12的另一端位于出风口处且朝向滤芯的内腔。主箱体1的内腔中设有挡板13,挡板13位于第一侧壁1c和滤筒3之间;挡板13安装在主箱体1的第一侧壁1c上。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之间的支架14,支架14与第一侧壁1c固定连接,挡板13与支架14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连接,由此方便可卸下挡板13进行检修和维护。通过控制支架14的长度便能控制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15的宽度,实现控制气流经过第一过风通道15的流速,进而控制粉尘预分离率。挡板13分为两块板体13a,两块板体13a之间通过合页17相连接,两块板体13a均通过多个支架14与主箱体1的第一侧壁1c相连接;由此挡板13可折叠后从检修口放入主箱体1内或从主箱体1内取出,进而保证维护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包括具有顶板(1a)、底板(1b)、第一侧壁(1c)和第二侧壁(1d)的主箱体(1),第一侧壁(1c)和第二侧壁(1d)相邻设置,第一侧壁(1c)上开有进风口(1e),顶板(1a)上开有出风口,主箱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滤材,出风口与滤材的内腔相连接且出风口的缘部与滤材的顶面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除尘器还包括安装在主箱体(1)上的挡板(13),挡板(13)位于主箱体(1)的内腔中且挡板(13)位于第一侧壁(1c)和滤材之间,进风口(1e)与挡板(13)的板面正对设置,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15);挡板(13)的边缘至少与底板(1b)和第二侧壁(1d)之间均具有第二过风通道(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包括具有顶板(1a)、底板(1b)、第一侧壁(1c)和第二侧壁(1d)的主箱体(1),第一侧壁(1c)和第二侧壁(1d)相邻设置,第一侧壁(1c)上开有进风口(1e),顶板(1a)上开有出风口,主箱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滤材,出风口与滤材的内腔相连接且出风口的缘部与滤材的顶面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除尘器还包括安装在主箱体(1)上的挡板(13),挡板(13)位于主箱体(1)的内腔中且挡板(13)位于第一侧壁(1c)和滤材之间,进风口(1e)与挡板(13)的板面正对设置,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15);挡板(13)的边缘至少与底板(1b)和第二侧壁(1d)之间均具有第二过风通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底边低于滤材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与第二侧壁(1d)之间形成第二过风通道(16)的宽度小于等于滤材与第二侧壁(1d)之间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边缘与顶板(1a)之间也具有第二过风通道(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与顶板(1a)之间形成第二过风通道(16)的宽度小于等于滤材与第二侧壁(1d)之间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与第一侧壁(1c)之间设有多个支架(14),支架(14)与第一侧壁(1c)固定连接,挡板(13)与支架(14)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连接。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陈美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