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
技术介绍
灌溉为土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在雨水较充足时,这些雨水可以暂时储存,待土地干旱时,灌溉土地。目前,市场上的雨水收集装置,大多通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长时间使用后,滤网上堆积较多的杂质,进而需要及时的滤网进行清理,但滤网位于雨水收集装置内部,并且拆装较为麻烦,不便与使用者对滤网上堆积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具备便于清理等优点,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滤网上堆积较多的杂质,进而需要及时的滤网进行清理,但滤网位于雨水收集装置内部,并且拆装较为麻烦,不便与使用者对滤网上堆积的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清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包括第一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包括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柱(4)、集雨漏斗(5)、连接机构(6)、导流漏斗(7)、集雨箱(8)、通孔(9)、出水管(10)、密封阀(11)、限位环(12)、粗滤网(13)、中滤网(14)、细滤网(15)、连接杆(16)和控制面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与集雨漏斗(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雨漏斗(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包括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柱(4)、集雨漏斗(5)、连接机构(6)、导流漏斗(7)、集雨箱(8)、通孔(9)、出水管(10)、密封阀(11)、限位环(12)、粗滤网(13)、中滤网(14)、细滤网(15)、连接杆(16)和控制面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与集雨漏斗(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雨漏斗(5)的表面与连接机构(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6)的内壁与导流漏斗(7)的表面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流漏斗(7)的表面底部与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集雨箱(8)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通孔(9)位于集雨箱(8)的上表面开设,所述出水管(10)的表面左侧与集雨箱(8)的右侧内部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10)的右侧与密封阀(11)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连接机构(6)的内壁底部与限位环(1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粗滤网(13)的表面、中滤网(14)的表面和细滤网(15)的表面均与连接机构(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粗滤网(13)的内壁、中滤网(14)的内壁和细滤网(15)的内壁均与连接杆(1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7)的背面与连接机构(6)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7)与连接机构(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管(61)、连接环(62)、第一铰接块(63)、支撑块(64)、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竞豪,张帅,刘浩,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