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33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重装置,由外壳、线性导轨、弹簧盒、力臂组成,本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可有效利用现有的安装空间,在进行工业设计时,可以不用过多预留此设计的安装空间,减轻整个设计流程的工作量。

A Weight Reduc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康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康复领域针对人体下肢步态运动训练中,减重机构在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减重机构均采用电机、滑轮、弹簧作为主件,再采用钢索绕线牵引的形式实现减重目的,这样的设计需要有更定的场地才可应用,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在需要进行移动的物体上稳定性不强。在工作过程中电机还会发出噪声以及响应速度无法跟上,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舒适感不佳。并且,市场上大多数减重机构仅且靠电机拉动弹簧伸长以预紧力的形式实现减重,或者紧靠电机拉动钢索对病人以牵引形式实现减重,并没有更大可调控范围以及,对于可变更多的需求难以调整。而且,在工作过程电机会产生高速旋转,这样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危险不可小觑,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重装置,该设计采用电机调节弹簧预紧力,弹簧预紧力为整个减重机构的动力源,可以降低对电机的要求,即只需要一个小型电机就可满足需求,提高了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且该设计各个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部件故障时可以保证对各个部件的维修更换,提高装置整体使用年限。该设计体积小,易于和康复机器人移动平台进行安装,而且减重易于控制,主要部件位置可调,保证了不同的位置,可实现不同的减重效果。本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重装置,由外壳、线性导轨、弹簧盒、力臂组成,其中,线性导轨由减速步进电机、丝杆滑台、滑块构成,所述丝杆滑台由丝杆滑轨、丝杆构成,滑块安装在丝杆上并可沿丝杆运动,减速步进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丝杆滑轨一侧壁上,丝杆穿过该侧壁与减速步进电机连接,减速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运动,丝杆滑轨另一侧壁通过连接板与外壳相连;弹簧盒由弹簧盒上板、弹簧盒下板、弹簧固定器、弹簧、限位滑轨构成,所述弹簧盒上板与弹簧盒下板拼接,两弹簧盒上板之间、两弹簧盒下板均通过弹簧固定器连接,具体为弹簧盒上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盒下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分别与上、下安装的弹簧固定器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安装在弹簧盒侧面中间位置,并通过螺丝分别与弹簧盒上板、弹簧盒下板连接,所述弹簧盒上板通过连接件与滑块连接;力臂分别力臂一、力臂二,力臂一与力臂二的分界处通过与弹簧盒上板轴承连接,力臂二端部与外壳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丝杆滑轨另一侧壁通过连接板与外壳相连,具体为该侧壁通过螺丝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再通过螺丝与外壳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弹簧盒上板通过连接件与滑块连接,具体为滑块与连接件刚性连接,连接件与弹簧盒上板轴承连接。优选地,上述的轴承连接均采用回转轴承。优选地,所述弹簧盒可安装多条弹簧。优选地,所述壳体除去受力集中的地方可做镂空设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可有效利用现有的安装空间,在进行工业设计时,可以不用过多预留此设计的安装空间,减轻整个设计流程的工作量。2、本技术设计一体式相较以往设计增加了更多灵活性,安全性,体积小,实用性更强,可用作多种设施的减重机构,并且轻便易于安装,且部件都是采用很简单的零件,成本较低。3、本技术各部分一次性焊接比较少,大部分采用可拆卸螺栓连接,安装更换零件比较方便,这不仅增加整体结构的使用持续性,也为使用者对本技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改造提供了可能。4、本技术弹簧初始悬挂位置调节机构采用滚珠丝杠(滑块+丝杠),丝杠有效行程比较可观,这就增大了减重量的可调范围,同时丝杠属于省力件,用手转动丝杠端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拉伸弹簧,从而实现对减重量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外观图;图3为线性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弹簧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减重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外壳;2.线性导轨;21.减速步进电机;22.丝杆滑台;23.滑块;221.丝杆滑轨;222.丝杆;3.弹簧盒;31.弹簧盒上板;32.弹簧盒下板;33.弹簧固定器;34.弹簧;34.限位滑轨;4.力臂;41.力臂一;42.力臂二;5.连接板;6.连接件;7.回转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减重装置,如1、2所示,由外壳1、线性导轨2、弹簧盒3、力臂4组成,其中,如图3所示,线性导轨2由减速步进电机21、丝杆滑台22、滑块23构成,所述丝杆滑台22由丝杆滑轨221、丝杆222构成,滑块23安装在丝杆222上并可沿丝杆222运动,减速步进电机21通过螺丝安装在丝杆滑轨221一侧壁上,丝杆222穿过该侧壁与减速步进电机21连接,减速步进电机21驱动丝杆222转动,丝杆222带动滑块23运动,结合图1所示,丝杆滑轨221另一侧壁通过连接板5与外壳1相连,具体为该侧壁通过螺丝与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再通过螺丝与外壳1连接,;如图4所示,弹簧盒3由弹簧盒上板31、弹簧盒下板32、弹簧固定器33、弹簧34、限位滑轨35构成,所述弹簧盒上板31与弹簧盒下板32拼接,两弹簧盒上板31之间、两弹簧盒下板32均通过弹簧固定器33连接,具体为弹簧盒上板31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33连接、弹簧盒下板32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33连接,弹簧34分别与上、下安装的弹簧固定器33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35安装在弹簧盒侧面中间位置,并通过螺丝分别与弹簧盒上板31、弹簧盒下板32连接,结合图1所示,所述弹簧盒上板31通过连接件6与滑块23连接,具体为滑块23与连接件6刚性连接,连接件6与弹簧盒上板31轴承连接;如图5所示,力臂4分别力臂一41、力臂二42,力臂一41与力臂二42的分界处通过与弹簧盒上板31轴承连接,结合图1所示,力臂二42端部与外壳1轴承连接,上述的轴承连接均采用回转轴承7。实施例2大体结构与实施例一致,区别在于所述壳体除去受力集中的地方做成镂空设计。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减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如图6所示,F1为减重力、L1为力臂一长度、F2为弹簧预紧力、L2为力臂二长度、L3为弹簧力臂、x为调节行程、L为弹簧初始长度、L′为弹簧拉伸后总长、△L为弹簧伸长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设计减重装置时,规定丝杠与竖直方向呈角度α,同时力臂一与力臂二形成的角度也是α,弹簧与力臂二夹角为β、力臂支点与丝杆之间的偏移量为a。从图中可以看出,滑块与力臂一连接(通过连接件、弹簧盒上板连接)在受力情况下可以沿丝杆上下滑动,当力臂一与限位滑轨呈90°时,确定该状态为力平衡状态,弹簧与丝杠以及力臂二连接(通过弹簧固定器、弹簧盒上板、滑块与丝杆连接;通过弹簧固定器、弹簧盒下板与力臂二连接),丝杠上的滑块可以拉动弹簧沿着丝杆运动,若减重力从零增大到F1,但要保持整个装置力的平衡,则需要调节弹簧预紧力,使减重装置回到平衡状态,即启动减速步进电机调节滑块在丝杆上的位置,增大弹簧长度,最终实现整个减重装置的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壳、线性导轨、弹簧盒、力臂组成,其中,线性导轨由减速步进电机、丝杆滑台、滑块构成,所述丝杆滑台由丝杆滑轨、丝杆构成,滑块安装在丝杆上并可沿丝杆运动,减速步进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丝杆滑轨一侧壁上,丝杆穿过该侧壁与减速步进电机连接,减速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运动,丝杆滑轨另一侧壁通过连接板与外壳相连;弹簧盒由弹簧盒上板、弹簧盒下板、弹簧固定器、弹簧、限位滑轨构成,所述弹簧盒上板与弹簧盒下板拼接,两弹簧盒上板之间、两弹簧盒下板均通过弹簧固定器连接,具体为弹簧盒上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盒下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分别与上、下安装的弹簧固定器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安装在弹簧盒侧面中间位置,并通过螺丝分别与弹簧盒上板、弹簧盒下板连接,所述弹簧盒上板通过连接件与滑块连接;力臂分别力臂一、力臂二,力臂一与力臂二的分界处通过与弹簧盒上板轴承连接,力臂二端部与外壳轴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壳、线性导轨、弹簧盒、力臂组成,其中,线性导轨由减速步进电机、丝杆滑台、滑块构成,所述丝杆滑台由丝杆滑轨、丝杆构成,滑块安装在丝杆上并可沿丝杆运动,减速步进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丝杆滑轨一侧壁上,丝杆穿过该侧壁与减速步进电机连接,减速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运动,丝杆滑轨另一侧壁通过连接板与外壳相连;弹簧盒由弹簧盒上板、弹簧盒下板、弹簧固定器、弹簧、限位滑轨构成,所述弹簧盒上板与弹簧盒下板拼接,两弹簧盒上板之间、两弹簧盒下板均通过弹簧固定器连接,具体为弹簧盒上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盒下板通过螺丝与弹簧固定器连接,弹簧分别与上、下安装的弹簧固定器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安装在弹簧盒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苗明达刘欢王荣耀吴青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