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0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其具有将乳房假体导入变径引导管的导入段和将乳房假体导出变径引导管的导出段,导入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导出段的管径在导出方向上逐渐增大;变径引导管还具有位于导入段和导出段之间的鼓形扩张段,鼓形扩张段的两端逐渐收缩并分别连接导入段和导出段;导入段、鼓形扩张段和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依次减小。通过前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径引导管具有便于挤压操作及促进乳房假体顺利植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房假体植入引导装置;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
技术介绍
对于小乳症、轻度乳房下垂以及乳房缺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将乳房假体置入乳房后或胸大肌后间隙达到增大乳房的目的。乳房假体通常包括硅胶弹性囊体及填充在囊体内的硅凝胶或生理盐水来填充。手术时,一般通过在腋下形成切口,并通过该切口直接或者利用乳房假体植入器将乳房假体植入到体内预定位置。其中,通过乳房假体植入装置将乳房假体引导至植入位置,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小切口。中国专利文献CN2605819Y公开了一种乳房假体植入器,包括一个用柔性材料做的袋体,在袋体的一段连接一个袋嘴。手术时,先将乳房假体装在袋体内,然后将袋嘴伸入切口中,挤压袋体而将乳房假体植入乳房被剥离的腔隙。中国专利文献CN201076483Y公开了一种乳房假体体内植入引导器,其包括盛装假体的杯体,杯体为扁平半漏斗形,杯体口处为椭圆形,且带有裂缝豁口。手术时,先将杯体口插入切口至假体植入层,将需植入的假体放于杯体半漏斗处,然后向植入腔中推动假体至完全植入位置。中国专利文献CN201453416U公开了一种乳房植入体挤入器,其包括壳体、推头、推杆、盖子和手柄;壳体呈倒酒瓶状,倒酒瓶的顶部设置盖子,推头设置在壳体的腔体中,推头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推杆,推杆穿过盖子延伸到外壳的外部,推杆的顶部设置手柄。手术时,乳房植入体放入推头下部,通过推头的压力将乳房植入体压入体内。上述乳房假体植入引导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将乳房假体引导至植入位置的功能,但仍存在手术过程中不便操作和/或乳房假体挤入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促进乳房假体顺利植入的乳房假体植入引导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其具有将乳房假体导入变径引导管的导入段和将乳房假体导出变径引导管的导出段,导入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导出段的管径在导出方向上逐渐增大;该变径引导管还具有位于导入段和导出段之间的鼓形扩张段,鼓形扩张段的两端逐渐收缩并分别连接导入段和导出段;导入段、鼓形扩张段和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依次减小。手术过程中,首先将乳房假体由导入段推入至鼓形扩张段内,导出段经由切口伸入乳房后或胸大肌后间隙的植入位置,而后从乳房假体后方对其进行挤压,使得乳房假体从导出段挤出并进入植入位置。导入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便于将乳房假体以预定姿态放置到鼓形扩张段内;扩张段形成为鼓形,便于挤压时将乳房假体向导出段推进;导出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增大,便于乳房假体通过导出段进入植入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位于鼓形扩张段与导出段之间,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为3厘米至8厘米。优选地,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为3厘米至5厘米。对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进行控制,可以达到减小所需手术切口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鼓形扩张段与导出段之间以及鼓形扩张段与导出段之间形成径向内凹的圆弧过渡,以便于挤压时乳房假体在变径引导管内前行,并便于手术者握持变径引导管施加挤压力。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变径引导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加强筋。这样的好处在于,挤压乳房假体的过程中,加强筋可以抑制变径引导管的径向扩张,进而避免或减轻变径引导管对身体组织的挤压,并避免或减轻假体植入过程中手术切口的扩大化。优选地,加强筋包括沿变径引导管的周向延伸的周向加强筋和沿变径引导管的纵向延伸的纵向加强筋,从而更好地抑制变径引导管在挤压乳房假体过程中的径向扩张。本技术中,变径引导管的壁厚优选为0.5毫米至3毫米,例如1.5毫米。本技术中,导入段的最大管径优选为10厘米至18厘米,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优选为5厘米至10厘米,鼓形扩张段的最大管径优选为8厘米至15厘米;更优选地,导入段的最大管径为10厘米至15厘米,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为5厘米至8厘米,鼓形扩张段的最大管径为8厘米至12厘米。本技术中,变径引导管的长度优选为20厘米至30厘米,例如25厘米。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径引导管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变径引导管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2示出了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优选实施例。该变径引导管1由硅橡胶、乳胶或橡胶等弹性体材料制成,其具有将乳房假体导入变径引导管1的导入段11、将乳房假体导出变径引导管1的导出段12、以及位于导入段11和导出段12之间的鼓形扩张段13;其中,导入段11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导出段12的管径在导出方向上逐渐增大,鼓形扩张段13的两端逐渐收缩并分别连接导入段11和导出段12,鼓形扩张段13与导入段11之间以及鼓形扩张段13与导出段12之间形成径向内凹的大致圆弧过渡。导入段11、鼓形扩张段13和导出段12的最大管径依次减小;具体地,导入段11的最大管径为大约12厘米,鼓形扩张段13的最大管径为大约9厘米,导出段12的最大管径为大约6厘米。变径引导管1的最小管径位于鼓形扩张段13与导出段12之间,变径引导管1的最小管径为大约4.5厘米。变径引导管1的壁厚为大约1.5毫米,总长度为大约25厘米。变径引导管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包括沿变径引导管1的周向延伸的周向加强筋141和沿变径引导管1的纵向延伸的纵向加强筋142。乳房假体植入手术过程中,首先将乳房假体由导入段11推入至鼓形扩张段13内,导出段12经由手术切口伸入乳房后或胸大肌后间隙的植入位置,且变径引导管1的最小直径处大致位于手术切口处;而后从乳房假体后方对变径引导管1进行挤压,使得乳房假体从导出段12挤出并进入植入位置。假体植入后将变径引导管1从身体组织中取出。虽然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描绘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内,凡依照本技术所作的同等改进,应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引导管具有将乳房假体导入所述变径引导管的导入段和将乳房假体导出所述变径引导管的导出段,所述导入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出段的管径在导出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变径引导管还具有位于所述导入段和所述导出段之间的鼓形扩张段,所述鼓形扩张段的两端逐渐收缩并分别连接所述导入段和所述导出段;所述导入段、所述鼓形扩张段和所述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乳房假体植入的变径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引导管具有将乳房假体导入所述变径引导管的导入段和将乳房假体导出所述变径引导管的导出段,所述导入段的管径在导入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出段的管径在导出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变径引导管还具有位于所述导入段和所述导出段之间的鼓形扩张段,所述鼓形扩张段的两端逐渐收缩并分别连接所述导入段和所述导出段;所述导入段、所述鼓形扩张段和所述导出段的最大管径依次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位于所述鼓形扩张段与所述导出段之间,所述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为3厘米至8厘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径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引导管的最小管径为3厘米至5厘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形扩张段与所述导入段之间以及所述鼓形扩张段与所述导出段之间形成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