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背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440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背假体,至少包括主体区段、连接区段,主体区段呈柳叶形,连接区段位于主体区段的一侧并与主体区段连接为一体,其中在连接区段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原有的一体式结构设计,在鼻背假体设有用作连接的瓦合连接部,提供衔接空间,降低植入的难度,手术过程的创伤小,衔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背假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背假体。
技术介绍
鼻假体植入是指通过在鼻部填充自体、异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以垫高外鼻,达到改善鼻部容貌的手术。鼻植入体是常用的美容材料,现有鼻植入体一般用实心的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01258164.X公开了一种植入人体内的鼻植入体,其由根部及尖部组成,尖部中空成空腔。中国专利201520668668.3公开了一种硅胶鼻假体,鼻假体为L型,且鼻假体包括鼻梁、鼻尖和鼻小柱区段,从鼻梁上设有若干个横向切口。中国专利01237585.3公开了一种鼻整形手术植入物,它是在L型成形固体硅橡胶植入体的成角部位,被覆膨体聚四氟乙烯,遮盖长臂和短臂的外表面和两侧面,硅橡胶鼻模与被覆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紧密相贴,并采用外科手术缝线缝合或粘合剂粘合固定,两者之间组合成一个整体。现有技术中的鼻假体的鼻尖与鼻背采用整体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使用者进行确定尺寸,在使用过程中鼻尖与鼻背之间相对不可调;此外,现有技术中鼻头部分为平头结构,在衔接位置容易产生分离,会出现对接不良、脱节现象,影响术后的效果。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分体结构设计、衔接效果好的鼻背假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背假体,在其连接区段设有瓦合连接部,提供衔接空间,具有衔接效果好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背假体,鼻背假体至少包括:主体区段,主体区段呈柳叶形;连接区段,连接区段位于主体区段的一侧并与主体区段连接为一体,其中在连接区段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区段呈柳叶形,作为鼻梁,连接区段用作与支撑架配合固定,其中支撑架通常是自体软骨或其它材料,通过在连接区段中设置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一方面能够隐藏支撑架,另一方面可以在植入后为组织填充提供一定的空间,形成更好的衔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瓦合连接部具有第一开口,插入其内部的鼻尖支架能够在第一开口内沿第一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瓦合连接部具有第二开口,插入其内部的鼻尖支架能够在第二开口内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倾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互相连通,插入瓦合连接部内的鼻尖支架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能够沿着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瓦合连接部沿其底部朝向第一开口逐渐外张形成外张口,瓦合连接部沿其底部朝向第二开口逐渐外张形成外张口。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瓦合连接部在其第一开口处的深度H1为0.5-1.5cm,瓦合连接部在其第二开口处的深度H2为0.3-0.8c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深度H1设置为不小于深度H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鼻背假体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设有防滑槽和/或防滑凸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鼻背假体的外侧面中部外张为驼峰状。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鼻背假体设有用作连接的瓦合连接部,降低植入的难度,手术过程的创伤小,衔接效果更好;此外,本技术的连接区段所设置的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能够提供一定范围的空间,该空间与支撑架(鼻头假体部分)之间形成软配合,一方面在手术过程中降低植入难度,另一方面能够更加适应于使用者,形成更加良好的贴附效果,在使用者组织填充后,稳固性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鼻背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鼻背假体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鼻背假体,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区段10和连接区段20。主体区段10整体呈柳叶形,其外侧面中部外张为驼峰状,在主体区段10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有防滑的凸起/槽结构30;连接区段20位于主体区段10的一侧并与主体区段10连接为一体,其中在连接区段20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40。瓦合连接部40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并在瓦合连接部40内形成瓦合槽,插入该瓦合槽内的鼻头假体能够分别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进行小范围的移动,以形成插接配合(松配合),相较于一体制作的鼻假体,采用分体结构一方面降低植入的难度,另一方面便于适应于使用者,更加贴合。具体的,瓦合连接部40在其第一开口41处的深度H1为0.5-1.5cm,例如为1.0cm,瓦合连接部40在其第二开口42处的深度H2为0.3-0.8cm,例如为0.5cm,其中深度H1设置为不小于深度H2。这里的深度是指从第一开口41、第二开口42到其最远的内壁的距离。进一步的,瓦合连接部40沿其底部朝向第一开口41逐渐外张形成外张口,瓦合连接部40沿其底部朝向第二开口42逐渐外张形成外张口,这种外张的结构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插接关系,便于手术的进程以及术后的恢复。如图3所示,采用一种鼻头假体与本技术进行插接配合,形成瓦合连接,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通过生长的组织填充至瓦合连接部内的配合空余间隙内,形成相对固定的配合关系。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仅采用单一方向的第一开口41或者第二开口42亦可接近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依照本技术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技术的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背假体至少包括主体区段和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位于所述主体区段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区段连接为一体,其中在所述连接区段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背假体至少包括主体区段和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位于所述主体区段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区段连接为一体,其中在所述连接区段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瓦合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合连接部具有第一开口,插入其内部的鼻尖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沿第一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合连接部具有第二开口,插入其内部的鼻尖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倾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互相连通,插入所述瓦合连接部内的鼻尖支架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能够沿着第二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