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430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驱动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和后背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通过支撑杆固定,前轴穿过支撑杆依次和前齿轮盘、脚踏组件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和后轴连接,后轴上设有传动齿轮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内设有臀部齿轮组件,后背按摩组件内设有后背齿轮组件,传动齿轮组件能够带动臀部齿轮组件和后背齿轮组件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固定安装,适用于腿脚不灵便或者需要锻炼的人群;使用者无需到公园、健身场所等,在家就可以使用,极大方便残障人士和老人使用。给需要活动腿脚进行康复训练和身体锻炼的残障人士和老人提供了方便,助力按摩椅和电机驱动按摩椅二者的优点。

A double-drive massage chair for the aged and the disabled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按摩椅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按摩椅多种多样,按摩椅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按摩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但是,目前按摩椅动力源比较单一,要么纯助力(脚蹬),要么纯电机驱动。不适用于腿脚不灵便、又需要锻炼护着活动的老年人和残障群体,另外,不能根据需要选择电力按摩还是人工驱动进行按摩,实用性不强。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0696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按摩椅,包括两组振动电动机,按摩椅底板,按摩椅坐垫,按摩椅靠背,在所述按摩椅底板上设置有按摩脚板,同时在所述按摩椅坐垫上设置有按摩椅扶手,所述按摩椅靠背上侧设置有按摩椅头枕,所述按摩椅靠背和按摩椅头枕为一体结构,按摩椅底板和按摩按摩椅座垫之间设置有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和后背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电机(1)通过支撑杆(33)固定,前轴(24)穿过支撑杆(33)依次和前齿轮盘(2)、脚踏组件连接, 支撑杆(33)的另一端和后轴(20)连接,后轴(20)上设有传动齿轮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内设有臀部齿轮组件,后背按摩组件内设有后背齿轮组件,传动齿轮组件能够带动臀部齿轮组件和后背齿轮组件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和后背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电机(1)通过支撑杆(33)固定,前轴(24)穿过支撑杆(33)依次和前齿轮盘(2)、脚踏组件连接,支撑杆(33)的另一端和后轴(20)连接,后轴(20)上设有传动齿轮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内设有臀部齿轮组件,后背按摩组件内设有后背齿轮组件,传动齿轮组件能够带动臀部齿轮组件和后背齿轮组件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20)上设有的传动齿轮组件包括后齿轮盘(3)、右外下齿轮(5)和左外下齿轮(6),后齿轮盘(3)、右外下齿轮(5)、左外下齿轮(6)间隔设置,后齿轮盘(3)设置在右外下齿轮(5)和左外下齿轮(6)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前齿轮盘(2)和后齿轮盘(3)之间设有链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齿轮组件包括多个臀部凸轮轴,多个臀部凸轮轴平行且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臀部凸轮轴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以及按摩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按摩组件包括椅背,椅背固定连接在固定椅(26)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内设有多个背部凸轮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背部凸轮轴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以及按摩圈。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驱动模式助老助残按摩椅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踩脚踏板(22)的方式,进行圆周旋转,从而带动前齿轮盘(2)转动;步骤(2)、前齿轮盘(2)和后齿轮盘(3)通过链条连接,因此后齿轮盘(3)紧跟着转动,带动后轴(20)转动;步骤(3)、后轴(20)的转动,得以带动右外下齿轮(5)的转动,右外下齿轮(5)和右外上齿轮(4)通过链条连接,右外下齿轮(5)的转动能够带动右外上齿轮(4)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红益夏生荣刘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