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丽华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86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机,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无需人进行按摩,而按摩力度一样,还能根据病人腿部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的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包括有底板等;底板顶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方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盖板,能对病人腿进行固定,而防止腿移动影响按摩效果,而通过调节装置,能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而使病人被按摩的更舒服,达到了无需人进行按摩,而按摩力度一样,还能根据病人腿部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的效果。

A Kind of Leg Massage Mach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in Medical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机,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
技术介绍
医疗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走进了护工这个行业,在医院、社区或家庭,很多病人接受了护工提供的服务。前瞻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照料病人的起居生活。由于护工服务的对象是人群中的老弱病残——弱势群体,护工貌似简单的照料工作中包含着很多人为和技术的因素。病人腿做完手术后,都需要人对病人进行看护,而需对病人的腿进行按摩,而康复更快,而人工对病人腿进行按摩时,费时费力、人易疲劳,而导致按摩力度不一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无需人进行按摩,而按摩力度一样,还能根据病人腿部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的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人工对病人腿进行按摩时,费时费力、人易疲劳,而导致按摩力度不一样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无需人进行按摩,而按摩力度一样,还能根据病人腿部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的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包括有底板、按摩机构和驱动装置,底板顶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方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优选地,按摩机构包括有弧形放置板、按摩球、滑块和弹簧,驱动装置上连接有弧形放置板,弧形放置板内部开有腔体,弧形放置板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滑槽,滑槽与腔体内连通,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外侧面与弧形滑槽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滑块内侧面中部安装有按摩球。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转盘、压缩缸、出气管、第一活塞和活动杆,底板地公布中间安装有压缩缸,压缩缸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出气管尾端与弧形放置板外侧面上部连接,出气管与腔体内连通,压缩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压缩缸内滑动配合,压缩缸左侧中部开有通孔,底板顶部左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转盘前侧面偏心位置与第一活塞左侧面中部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位于通孔内。优选地,还包括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筒体、螺杆、第二活塞和轴承座,压缩缸右侧下部开有出气孔,压缩缸外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筒体,筒体位于通孔正右侧,筒体通过通孔与压缩缸内连通,筒体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筒体内滑动配合,第二活塞右侧面中部安装有轴承座,筒体右侧中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螺杆左端与轴承座内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弧形盖板、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弧形放置板顶部后侧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与弧形放置板配合,弧形盖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公魔术贴,弧形放置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安装有母魔术贴,母魔术贴与公魔术贴配合。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将按摩机构放置在病床上,病人即可将腿放置在按摩机构上,即可启动过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按摩机构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按摩。当病人腿部按摩至合适时间时,即可关闭驱动装置,病人即可将腿从按摩机构取下。因为按摩机构包括有弧形放置板、按摩球、滑块和弹簧,驱动装置上连接有弧形放置板,弧形放置板内部开有腔体,弧形放置板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滑槽,滑槽与腔体内连通,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外侧面与弧形滑槽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滑块内侧面中部安装有按摩球,首先操作人员将弧形放置板放置在病床上,病人即可将腿放置在弧形放置板内,进而腿与按摩球接触,操作人员即可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空气推入腔体内,腔体内的空气排入滑槽内,空气推动滑块向内移动,滑块向内移动带动按摩球向内移动,按摩球向内移动对腿进行按摩,当驱动装置将腔体内空气抽出时,因弹簧的作用,按摩球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反复如此,按摩球移动对病人腿部进行按摩。当病人按摩至合适时间时,即可关闭驱动装置,按摩球停止移动。因为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转盘、压缩缸、出气管、第一活塞和活动杆,底板地公布中间安装有压缩缸,压缩缸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出气管尾端与弧形放置板外侧面上部连接,出气管与腔体内连通,压缩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压缩缸内滑动配合,压缩缸左侧中部开有通孔,底板顶部左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转盘前侧面偏心位置与第一活塞左侧面中部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位于通孔内,当病人的腿位于弧形放置板内时,即可启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转动带动活塞左右移动,当活塞向右移动时,活塞将压缩缸内的空气推入出气管内,进而出气管内的空气排入腔体内,进而排入滑槽内带动按摩球向内移动对病人腿部进行按摩,当活塞向左移动,活塞通过出气管将空气抽入压缩缸内,如此反复,即可带动按摩球移动,进而对病人腿部进行按摩。当病人按摩至合适时间时,即可关闭电机。因为还包括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筒体、螺杆、第二活塞和轴承座,压缩缸右侧下部开有出气孔,压缩缸外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筒体,筒体位于通孔正右侧,筒体通过通孔与压缩缸内连通,筒体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筒体内滑动配合,第二活塞右侧面中部安装有轴承座,筒体右侧中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螺杆左端与轴承座内连接,首先操作人员根据病人腿部的情况转动螺杆正反交替转动,螺杆正反交替转动带动第二活塞左右移动,当第二活塞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即可停止转动螺杆,即可启动电机对病人进行按摩。如此,可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而使病人按摩的更舒服。因为还包括有弧形盖板、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弧形放置板顶部后侧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与弧形放置板配合,弧形盖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公魔术贴,弧形放置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安装有母魔术贴,母魔术贴与公魔术贴配合,当病人的腿位于弧形放置板内时,即可将弧形盖板盖住,进而弧形盖板与病人腿接触,再将公魔术贴粘在母魔术贴上,进而公魔术贴与母魔术贴将弧形盖板固定,而将病人腿进行固定。当病人按摩至合适时间后,即可将公魔术贴与母魔术贴分离,将弧形盖板打开,即可将腿取下。如此,可防止按摩过程中病人腿发生移动导致按摩效果不好。(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弧形盖板,能对病人腿进行固定,而防止腿移动影响按摩效果,而通过调节装置,能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而使病人被按摩的更舒服,达到了省时省力、无需人进行按摩,而按摩力度一样,还能根据病人腿部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按摩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按摩机构,21-弧形放置板,22-滑槽,23-按摩球,24-滑块,25-弹簧,26-腔体,3-驱动装置,31-电机,32-转盘,33-压缩缸,34-通孔,35-出气管,36-第一活塞,37-活动杆,4-调节装置,41-筒体,42-螺杆,43-出气孔,44-第二活塞,45-轴承座,46-螺纹孔,5-弧形盖板,6-公魔术贴,7-母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医疗护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按摩机构(2)和驱动装置(3),底板(1)顶部设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上方设有按摩机构(2),按摩机构(2)与驱动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按摩机构(2)和驱动装置(3),底板(1)顶部设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上方设有按摩机构(2),按摩机构(2)与驱动装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按摩机构(2)包括有弧形放置板(21)、按摩球(23)、滑块(24)和弹簧(25),驱动装置(3)上连接有弧形放置板(21),弧形放置板(21)内部开有腔体(26),弧形放置板(21)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滑槽(22),滑槽(22)与腔体(26)内连通,滑槽(22)内设有滑块(24),滑块(24)外侧面与弧形滑槽(22)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25),滑块(24)内侧面中部安装有按摩球(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术后病人腿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3)包括有电机(31)、转盘(32)、压缩缸(33)、出气管(35)、第一活塞(36)和活动杆(37),底板(1)地公布中间安装有压缩缸(33),压缩缸(33)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气管(35),出气管(35)与压缩缸(33)内连通,出气管(35)尾端与弧形放置板(21)外侧面上部连接,出气管(35)与腔体(26)内连通,压缩缸(33)内设有第一活塞(36),第一活塞(36)与压缩缸(33)内滑动配合,压缩缸(33)左侧中部开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华朱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