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行健专利>正文

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28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固定本体的下底面呈单个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三尖瓣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二尖瓣瓣膜形状。固定本体中部开设有吸附腔,吸附腔与吸附装置连接。固定本体的下底面与吸附腔之间贯通有吸附孔。吸附孔的横截面呈喇叭状,吸附孔包括:在吸附腔内部一端的吸附尾口和在固定本体下底面的吸附前口,每个吸附孔从吸附前口到吸附尾口尺寸逐渐缩小。从固定本体边缘到吸附腔下方的吸附孔中,吸附孔的吸附尾口尺寸逐渐缩小。该无创瓣膜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设计不同规格型号,满足不同患者使用;可以无损的对瓣膜固定作用,满足心脏瓣膜手术治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脏瓣膜治疗辅助器材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瓣膜是人或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在心脏的四个心房(室)之间的瓣膜,被动地打开或关闭以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循环流动。瓣膜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极普通又极关键;瓣膜是门卫,阻止血液回流进刚刚离开的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发出心跳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瓣膜的病变治疗迫在眉睫。通过人造瓣膜对人体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已经成了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进一步的,对瓣膜的手术治疗中,例如:对患者瓣膜手术放置成型环等手术。对于患者的瓣膜手术修复治疗中,由于瓣膜结构较为柔软,不便于手术治疗。现有技术中通过镊子等夹持器件对其固定,但是镊子等夹持器件,对医护人员要求较高,固定稳定性差;而且进一步的,容易出现医护人员用力过大,损伤瓣膜,影响患者健康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对心脏瓣膜不损伤,又可以对心脏固定作用的器件。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心脏瓣膜功能性缺陷手术治疗过程中,没有专用的固定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1),所述固定本体(1)的下底面呈单个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三尖瓣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二尖瓣瓣膜形状;所述固定本体(1)中部开设有吸附腔(2),所述吸附腔(2)与吸附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本体(2)的下底面与吸附腔(1)之间贯通有吸附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1),所述固定本体(1)的下底面呈单个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三尖瓣瓣膜形状或者呈整个二尖瓣瓣膜形状;所述固定本体(1)中部开设有吸附腔(2),所述吸附腔(2)与吸附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本体(2)的下底面与吸附腔(1)之间贯通有吸附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3)的横截面呈喇叭状,所述吸附孔(3)包括:在吸附腔(2)内部一端的吸附尾口(31)和在固定本体(1)下底面的吸附前口(32),每个所述吸附孔(3)从吸附前口(32)到吸附尾口(31)尺寸逐渐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固定本体(1)边缘到吸附腔(2)下方的吸附孔(3)中,所述吸附孔(3)的吸附尾口(31)尺寸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固定本体(1)边缘到吸附腔(2)下方的吸附孔(3)中,所述吸附孔(3)的吸附尾口(31)尺寸缩小比例为2的指数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2)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接件(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创瓣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件(4)下侧与所述固定本体(1)的上表面结构相适应,所述辅助连接件(4)上侧呈圆柱状,圆柱(4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行健董念国蒋蔚蔚王寅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胡行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