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26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器械传动座包括:传动座主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的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上;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的转轴,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转轴与器械连接机构相接;所述器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相接的中空的器械杆和设置在所述器械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上的器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器械传动座可以实现器械以器械杆的轴线(沿X轴方向)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模仿人体的手臂的旋转动作。

An instrument transmission sea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
技术介绍
微创外科手术在传统的外科手术的基础上,以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很多优点,得到实践并迅速发展。作为微创代表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它已成为传统开放性手术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微创外科领域的拓展,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针对常规腔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完善微创手术提供了新的途经。目前,现有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使用的器械的固定装置仅仅是将器械固定在操作台上,而无法模拟人的手臂、手腕以及手指的集成运动,因此在进行较复杂的微创手术时,无法满足医生对手术器械的自由度、灵活度以及灵敏性的要求。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以通过该器械传动座使手术器械实现模拟人的手臂、手腕和/或手指的集成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器械传动座包括:传动座主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的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上;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的转轴,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转轴与器械连接机构相接;所述器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相接的中空的器械杆和设置在所述器械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上的器械。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接,所述联轴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联轴器相接。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从齿轮,所述联轴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从齿轮相啮合的主齿轮。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器械杆的外壁的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卡合的第一卡槽。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器械传动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器械的一侧的第一座,其中,设置在所述器械杆的腔体内的推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座的卡孔中。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第一座的上端部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设有弹性卡板,所述弹性卡板与所述卡孔的周壁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推动杆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板相卡合的第二卡槽。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第一联轴器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条,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条。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弹簧。如上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中,所述器械杆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相螺接的螺纹套管。通过本技术的器械传动座,可以实现器械以器械杆的轴线(沿X轴方向)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模仿人体的手臂的旋转动作,且可以很好地将器械与器械传动座组装在一起,且在组装过程中,可以省去较多人工对接或实现无人工对接的操作。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器械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器械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器械连接机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快拆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快拆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快拆结构的爆炸图(底部视角);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快拆结构的爆炸图(顶部视角);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器械固定装置的爆炸图(图中未示出器械连接机构)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传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传动座的立体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器械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器械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外管);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器械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外管和内管)。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附图标记:1-驱动座;2-隔离座;3-传动座;4-器械连接机构;5-驱动机构;6-第一快拆结构;7-第二快拆结构;11-底座;12-固定座;21-第二联轴器;22-第五联轴器;23-第八联轴器;31-第三联轴器;32-主齿轮;33-转轴;34-从齿轮;35-第一座;36-第二座;37-第六联轴器;38-第九联轴器;41-器械杆;42-器械;43-螺纹套管;44-第一卡槽;45-第二卡槽;46-推动杆;47-牵引杆;48-第三卡槽;51-动力源;52-驱动板;53-第一联轴器;54-第四联轴器;55-第七联轴器;56-第一弹簧;57-第二弹簧;58-第三弹簧;61-第一定位部;62-第一定位部;71-第三定位部;72-第四定位部;73-第五定位部;121-第一孔;122-第二孔;123-第三孔;211-第二凹槽;212-第一卡条;311-第二卡条;331-定位凸起;351-第一卡孔;352-第一弹性卡板;353-第一按压部;354-第一丝杠;355-第一滑槽;356-第一滑轨;357-后限位体;358-第一弹簧限位体;361-第二卡孔;362-第二弹性卡板;363-第二按压部;364-第二丝杠;365-第二滑槽;366-第二滑轨;367-第二弹簧限位体;368-电路板;411-外管;412-旋转头;413-限位夹;414-内管;415-槽体;416-限位环;417-开口槽;421-斜孔;461-转接头;462-卡接管;463-摆动杆;464-连接平面;465-夹持头;471-第四弹簧;472-销轴;511-第一电机;512-第二电机;513-第三电机;531-第一凹槽;611-第三滑轨;612-第三滑槽;613-导向斜面;621-第一容纳腔;622-第一弹性体;623-卡爪;624-倒钩;625-卡孔;626-弧形导槽;627-导条;628-导向部;711-第四滑槽;712-滑块;721-卡块;722-插槽;723-长孔;731-按压片;732-第二弹性体;733-台阶孔;734-安装孔;735-固定盘;736-耳部;737-豁口;738-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器械固定装置,其包括驱动座1、设置在驱动座1上的隔离座2以及设置在隔离座2上的传动座3。其中,传动座3上设置有器械连接机构4,驱动座1上固定有驱动机构5,另外,驱动座1对器械连接机构4还起到支撑作用。下面将对驱动座1、隔离座2以及传动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传动座3与隔离座2之间通过第一快拆结构6进行快速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快拆结构6包括第一定位部61,其中,第一定位部61包括设置在传动座3两侧的第三滑轨611以及设置在隔离座2上的第三滑槽612,两条第三滑轨611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第三滑槽612中,使传动座3能够沿隔离座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为了方便将第三滑轨611顺利地导入到第三滑槽612中,在第三滑轨611的端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613,以减小第三滑轨611进入第三滑槽612时的阻力,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通过第三滑轨611和第三滑槽612使传动座3与隔离座2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被完全定位。进一步地,第一快拆结构6还包括第二定位部62,其中,第二定位部62包括第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传动座包括:传动座主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的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上;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的转轴,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转轴与器械连接机构相接;所述器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相接的中空的器械杆和设置在所述器械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上的器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器械传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传动座包括:传动座主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的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上;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的转轴,其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主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转轴与器械连接机构相接;所述器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相接的中空的器械杆和设置在所述器械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上的器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特征在于,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接,所述联轴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联轴器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从齿轮,所述联轴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从齿轮相啮合的主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传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器械杆的外壁的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卡合的第一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黄松凌正刚罗腾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