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1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锅盖组件包括:锅盖;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围设在所述锅盖的底面的周向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圈和一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圈上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圈压设在所述密封圈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锅盖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锁塑胶件连接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锅盖组件不会出现螺钉松动和塑胶件松动等情况,防止密封圈出现松动,进而防止密封圈出现松动而造成电压力锅的锅口出现漏汽现象。

Pot Cover Components and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除了普通压力锅困扰消费者多年的安全隐患;电压力锅的热效率大于80%,省时省电。现有市面上的韩式电压力锅,其锅口密封圈的固定方式一般都是用塑胶件与锅口密封配合之后用螺钉将密封圈固定在锅盖上。这种用螺钉锁塑胶件的固定方式,其缺点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热胀冷缩,使螺钉出现松动导致锅口漏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电压力锅的锅口容易泄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包括:锅盖;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围设在所述锅盖的底面的周向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圈和一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圈上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圈压设在所述密封圈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锅盖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靠近所述锅盖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朝向所述环形本体的外部折弯,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环形本体围设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圈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锅盖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第一折弯段通过所述固定圈压设在所述环形定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圈上和所述锅盖的外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为2至6个,所述2至6个固定脚沿所述固定圈的周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为3个。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远离所述锅盖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段朝向所述环形本体的内部折弯并抵顶在所述锅盖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远离所述锅盖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延伸段,所述折弯延伸段朝向所述环形本体的外部折弯后朝向远离所述锅盖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为钢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为上述的锅盖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际组装时,首先使密封圈设置在锅盖的底面的周向上,然后使得固定件的固定圈压在密封圈上,最后使得和固定圈一体设置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锅盖上,或者先将连接部焊接在锅盖上,之后再将密封圈压入锅盖与固定圈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锁塑胶件连接的方式而言,本技术中的锅盖组件不会出现螺钉松动和塑胶件松动等情况,防止密封圈出现松动,进而防止密封圈出现松动而造成电压力锅的锅口出现漏汽现象。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锅盖组件的立体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锅盖的立体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固定件的立体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密封圈的立体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密封圈的立体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锅盖组件的剖视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锅盖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锅盖;11、环形定位槽;12、底面;20、密封圈;21、环形本体;22、第一折弯段;23、环形凹槽;24、第二折弯段;25、折弯延伸段;30、固定件;31、连接部;32、固定圈。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尤其指电压力锅。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图中未示出)和扣盖在煲体上的锅盖组件。正如
技术介绍
中记载的那样,现有市面上的韩式电压力锅,其锅口密封圈的固定方式一般都是用塑胶件与锅口密封配合之后用螺钉将密封圈固定在锅盖上。这种用螺钉锁塑胶件的固定方式,其缺点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热胀冷缩,使螺钉出现松动导致锅口漏汽。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对锅盖组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包括锅盖10、密封圈20以及固定件30,其中,密封圈20围设在锅盖10的底面12的周向上;固定件30包括固定圈32和一体设置在固定圈32上的连接部31,固定圈32压设在密封圈20上并通过连接部31与锅盖10固定连接。实际组装时,首先使密封圈20设置在锅盖10的底面12的周向上,然后使得固定件30的固定圈32压在密封圈20上,最后使得和固定圈32一体设置的连接部31固定连接在锅盖10上,或者先将连接部31焊接在锅盖10上,之后再将密封圈20压入锅盖10与固定圈32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锁塑胶件连接的方式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不会出现螺钉松动和塑胶件松动等情况,防止密封圈20出现松动,进而防止密封圈20出现松动而造成电压力锅的锅口出现漏汽现象。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20包括环形本体21,该环形本体21靠近锅盖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弯段22,该第一折弯段22朝向环形本体21的外部折弯,第一折弯段22与环形本体21围设形成环形凹槽23,固定圈32安装在环形凹槽23内,便于将密封圈20固定在锅盖10上。参见图2至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锅盖10的底面12设置有环形定位槽11,该第一折弯段22通过固定圈32压设在环形定位槽11内,便于对密封圈20进行定位和安装。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1为固定脚,固定脚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固定圈32上和锅盖10的外边缘处,进而稳定地将密封圈20固定在锅盖10的底面12上,无需采用螺钉固定,不会出现螺钉松动的情况,防止锅盖组件出现漏气现象。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脚为2至6个,上述的2至6个固定脚沿固定圈32的周向间隔布置,便于稳定地将密封圈20固定在锅盖10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脚为3个,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固定脚设置为4或者5个。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脚为折弯钢管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20还包括第二折弯段24,该第二折弯段24设置在环形本体21远离锅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10);密封圈(20),所述密封圈(20)围设在所述锅盖(10)的底面(12)的周向上;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包括固定圈(32)和一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圈(32)上的连接部(31),所述固定圈(32)压设在所述密封圈(20)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锅盖(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10);密封圈(20),所述密封圈(20)围设在所述锅盖(10)的底面(12)的周向上;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包括固定圈(32)和一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圈(32)上的连接部(31),所述固定圈(32)压设在所述密封圈(20)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锅盖(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0)包括环形本体(21),所述环形本体(21)靠近所述锅盖(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弯段(22),所述第一折弯段(22)朝向所述环形本体(21)的外部折弯,所述第一折弯段(22)与所述环形本体(21)围设形成环形凹槽(23),所述固定圈(32)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2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10)的底面(12)设置有环形定位槽(11),所述第一折弯段(22)通过所述固定圈(32)压设在所述环形定位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为固定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