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03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脚前掌的位置设为前掌部,对应人体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设为足弓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在鞋底本体上设有多个弯折槽,所述弯折槽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弯折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贯穿至外侧,多个所述弯折槽从所述足弓部向所述前掌部布设,在所述弯折槽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加容易弯折、穿着舒适平稳、造型新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
技术介绍
儿童由于脚部骨骼还处在发育期,在运动过程中平衡感较弱,儿童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摔倒、磕伤、扭到脚。如何保护儿童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脚上的鞋子是关键的因素。如授权公告号CN203168158U,名称为“一种儿童减震、防滑鞋底”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儿童减震、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底面设有防滑层、曲折痕和吸盘,所述防滑层为S形,并贯穿于整个鞋底本体底面,所述曲折痕横向设置于鞋底本体底面前脚掌部位,并贯穿于防滑层,所述吸盘设置于鞋底本体底面后脚跟中心部位。鞋底本体表面前脚掌部位设有若干条助弯折槽,能帮助儿童在行走或跑跳的过程中,鞋底与脚掌跟贴合,更舒适。然而采用该设计,弯折槽设置在鞋底的上表面,会影响鞋底上表面的平整性,进而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同时弯折槽的两端为封闭端,鞋底于弯折槽两侧的位置事实上不易弯折,整个鞋底的弯折性能还有待改善。而且上述童鞋鞋底的造型比较单调,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容易弯折、穿着舒适平稳、造型新颖的童鞋鞋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脚前掌的位置设为前掌部,对应人体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设为足弓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在鞋底本体上设有多个弯折槽,所述弯折槽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弯折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贯穿至外侧,多个所述弯折槽从所述足弓部向所述前掌部布设,在所述弯折槽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弯部为圆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弯折槽为四个,两个分布在所述足弓部,两个分布在所述前掌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四个所述弯折槽平行设置,且所述弯折槽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槽,第一防滑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向外侧开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第二防滑槽,第二防滑槽设置在所述前掌部,第二防滑槽呈环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壁上形成多个第一挡块,多个第一挡块沿所述后跟部向所述前掌部布设,且第一挡块错开所述弯折槽设置,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壁对应多个第一挡块设有多个第二挡块,第一挡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齐平,第一挡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第二挡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齐平,第二挡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鞋底本体一体成型。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置多个弯折槽,弯折槽从足弓部向前掌部布设,整个鞋底本体形成类似于毛毛虫身上的弯曲曲线,鞋底造型新颖,同时弯折槽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使得鞋底本体更加容易弯折,后跟部不设置弯折槽而采用平底设置,保证着地的平稳性,后跟着地后,足弓部和前掌部在弯折槽的辅助下,逐渐弯曲形变,在弯曲形变过程中,足部能够舒适地贴合在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保证穿着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0-鞋底本体11-上表面12-下表面13-前掌部14-足弓部15-后跟部16-内侧17-外侧18-第一挡块19-第二挡块20-弯折槽21-导弯部31-第一防滑槽32-第二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2,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鞋底本体10对应人体脚前掌的位置设为前掌部13,对应人体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15,前掌部13与后跟部15之间的位置设为足弓部14,鞋底本体10对应脚背内侧16的一侧为内,对应脚背外侧17的一侧为外。本技术中,在鞋底本体10上设有多个弯折槽20,所述弯折槽20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12,弯折槽20从下表面12向上表面11凹陷,所述弯折槽20从所述鞋底本体10的内侧16贯穿至外侧17,多个所述弯折槽20从所述足弓部14向所述前掌部13布设,在所述弯折槽20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20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弯部为圆弧面。以图1的方位来看,位于外侧17的圆弧面的最低点和位于内侧16的圆弧面的最高点,做经过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平面a,弯折槽20关于平面对称,在弯折过程,鞋底本体10优先在平面a处折弯,该导弯设计具有加工便捷的优点,能够更好地辅助鞋底本体10的弯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弯折槽20为四个,两个分布在所述足弓部14,两个分布在所述前掌部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四个所述弯折槽20平行设置,且所述弯折槽20与所述鞋底本体10的前后方向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12设有多个第一防滑槽31,第一防滑槽31从所述鞋底本体10的内侧16向外侧17开设。第一防滑槽31布设在前掌部13、足弓部14以及后跟部15,实施例中,各第一防滑槽31大体平行设置,第一防滑槽31为封闭的盲槽,用于增加下表面与地面的摩擦力,主要防止鞋底本体10前后方向的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12还设有多个第二防滑槽32,第二防滑槽32设置在所述前掌部13,第二防滑槽32呈环形,能够防止鞋底本体10在各方向的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的内侧壁上形成多个第一挡块18,多个第一挡块18沿所述后跟部15向所述前掌部13布设,且第一挡块18错开所述弯折槽20设置,所述鞋底本体10的外侧壁对应多个第一挡块18设有多个第二挡块19,第一挡块18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12齐平,第一挡块18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11,第二挡块19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12齐平,第二挡块19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11。在该实施方案中,弯折槽20形成在相邻第一挡块18之间,也形成在相邻的第二挡块19之间,第一挡块18和第二挡块9形成了鞋底本体10上周沿的围墙,能够使得鞋面更加稳固地安装固定在鞋底上,同时对足部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足部向内侧或者外侧滑移,减少扭伤。同时,第一挡块18和第二挡块19的设计,也使得整个鞋底的侧面看起来形状与毛毛虫相似,造型更加新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挡块18和所述第二挡块19与所述鞋底本体10一体成型,其具有加工便捷,稳定性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脚前掌的位置设为前掌部,对应人体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设为足弓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在鞋底本体上设有多个弯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槽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弯折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贯穿至外侧,多个所述弯折槽从所述足弓部向所述前掌部布设,在所述弯折槽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脚前掌的位置设为前掌部,对应人体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设为足弓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在鞋底本体上设有多个弯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槽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弯折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贯穿至外侧,多个所述弯折槽从所述足弓部向所述前掌部布设,在所述弯折槽的两端形成向所述弯折槽的中心凹陷的导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弯部为圆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槽为四个,两个分布在所述足弓部,两个分布在所述前掌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稳易弯折童鞋鞋底,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弯折槽平行设置,且所述弯折槽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垂直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