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21376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1: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设备获取盲检测信息,所述盲检测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一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冻结集的位置以及第二格式的DCI对应的第二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二冻结集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长度相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盲检测信息,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盲检测次数,提高盲检测效率。

Blind Detec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Based on Polarization C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终端设备在接收或发送数据之前,需要获知基站配置给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channel,DCI),该DCI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承载。现有技术中,由于PDCCH有不同的格式,每一种格式对应不同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CCE)的聚合等级,其中,聚合等级表示一个PDCCH占用的连续的CCE的个数。终端设备在检测DCI时,由于终端设备不知道PDCCH携带的是哪种格式的DCI,也不知道该DCI使用的是哪个格式的PDCCH进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通过盲检测的方法来获取DCI。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候选PDCCH组成搜索空间。该搜索空间包括公共搜索空间(CommonSearchSpace,CSS)和特定搜索空间。终端设备在确定搜索空间后,在该搜索空间内尝试译码一系列候选PDCCH,通过对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找到属于自己的DCI。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极化(Polar)码被确定为控制信道的编译码方案。在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过程中,针对各种可能的DCI格式,需要进行多次盲检测,存在盲检测次数多,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以降低盲检测次数,提高盲检测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包括:接收设备获取盲检测信息,该盲检测信息包括多个不同格式的DCI各自对应的待译码序列中的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冻结集的位置,其中,不同格式的DCI对应的待译码序列的长度相同,例如,该盲检测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一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冻结集的位置以及第二格式的DCI对应的第二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二冻结集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长度相同;由于第一待译码序列与第二待译码序列的长度相同,则二者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的数量相同,从而二者对应的CCE的起点和终点相同,这就使得接收设备在根据盲检测信息进行盲检测时,可以根据该盲检测信息通过一次盲检测过程针对连续的CCE同时进行第一格式的DCI和第二格式的DCI的盲检测,从而有效降低检测次数,提高盲检测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冻结集是所述第二冻结集的真子集,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盲检测信息,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冻结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冻结集的位置,获取第一差异位和第二差异位,所述第一差异位为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同一位置中第一个比特属性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二差异位为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同一位置中最后一个比特属性不同的位置,差异位即一个待译码序列对应的比特为冻结比特,另一个待译码序列对应的比特位信息比特;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位、所述第二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位、所述第二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候选译码路径;其中,所述软信息为发送设备通过信道将编码后比特序列发送给接收设备,该编码后比特序列经过信道后,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序列;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译码路径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候选译码路径,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一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译码路径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之前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一译码路径相同,即只需要对第一待译码序列或第二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即可;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译码路径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与所述第二差异位之间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二译码路径不同,即针对第一待译码序列和第二待译码序列进行分别译码;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三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三译码路径为第二差异位之后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三译码路径相同;即只需要对第一待译码序列或第二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即可;所述接收设备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译码路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译码路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译码路径得到至少一个候选译码路径,具体可以在得到至少一个第三译码路径之后,根据该第三译码路径以及与该第三译码路径位于同一路径上的第一译码路径和第二译码路径,得到候选译码路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译码路径,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子译码路径以及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子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和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均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与所述第二差异位之间的译码路径;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各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的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处理;所述接收设备根据补偿处理后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第二路径度量值,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译码路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译码路径进行删减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译码路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各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的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处理,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的差值,对各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增处理,或对各所述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减处理。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的差值,对各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增处理,或对各所述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减处理,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差值与补偿差值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补偿差值;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设备获取盲检测信息,所述盲检测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一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冻结集的位置以及第二格式的DCI对应的第二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二冻结集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长度相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盲检测信息,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设备获取盲检测信息,所述盲检测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一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冻结集的位置以及第二格式的DCI对应的第二待译码序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第二冻结集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长度相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盲检测信息,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冻结集是所述第二冻结集的真子集,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盲检测信息,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冻结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冻结集的位置,获取第一差异位和第二差异位,所述第一差异位为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同一位置中第一个比特属性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二差异位为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同一位置中最后一个比特属性不同的位置,所述比特属性为信息比特或冻结比特;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位、所述第二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位、所述第二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候选译码路径;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译码路径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以及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候选译码路径,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一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译码路径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之前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一译码路径相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译码路径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与所述第二差异位之间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二译码路径不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三译码路径,其中,所述第三译码路径为第二差异位之后的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与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第三译码路径相同;所述接收设备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译码路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译码路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译码路径得到至少一个候选译码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译码路径,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候选PDCCH上承载的软信息、所述第一差异位和所述第二差异位,获取所述第一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子译码路径以及所述第二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子译码路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和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均为所述第一差异位与所述第二差异位之间的译码路径;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各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的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处理;所述接收设备根据补偿处理后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第二路径度量值,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译码路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译码路径进行删减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译码路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各所述第一子译码路径的第一路径度量值或各所述第二子译码路径的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处理,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的差值,对各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增处理,或对各所述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减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与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的差值,对各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增处理,或对各所述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减处理,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差值与补偿差值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补偿差值;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补偿差值,对各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增处理,或对各所述第二路径度量值进行补偿减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候选译码路径以及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检测,以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DC,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在各所述候选译码路径中依次提取第一信息比特序列,直至提取到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中的第一格式的DCI校验通过,得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DCI,或,全部候选译码路径中提取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中的第一格式的DCI均未通过校验;若所述全部候选译码路径中提取的第一信息比特序列均未通过校验,则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在各所述候选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科孙贺王桂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