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3648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导线、电极以及具有驱动功能的LED阵列组;LED阵列组安装在电极上,LED阵列组中每个LED芯片引脚均与电极紧密连接,LED阵列组中的LED之间通过导线连接;LED芯片采用串联恒流驱动芯片;LED阵列组的LED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并采用双路数据输入作为冗余控制;LED阵列组的LED采用RGB三色灯串联的方式,部分LED采用串联供电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高显示屏的透明度与减小LED之间的距离困难,出现坏点的情况时,影响后续的LED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显示屏透明度更高,LED之间的间距更小,视觉效果更好;采用双信道冗余控制,可有效的避免单个LED坏损后,后续的LED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A High Density Transparent LED Display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显示屏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透明显示屏由于技术的限制,提高显示屏的透明度与减小LED之间的距离都很困难。虽然现有的LED可以采用串行数据控制方式,但是由于透明显示屏中的导线宽度受LED所需电流的限制,所以现在的透明显示屏的LED间距不能再缩小。并且,采用串行的控制方式时,显示屏中出现坏点之后,后续的LED灯将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技术提高显示屏的透明度与减小LED之间的距离困难,出现坏点的情况时,影响后续的LED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高密度金属网格的电极与LED引脚进行紧密的连接,低密度金属网格的导线连接在LED之间,使显示屏具有透明度更高,LED之间的间距更小,视觉效果更好等优点;同时,采用双信道冗余控制,可有效的避免单个LED坏损后,后续的LED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包括: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导线、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电极以及具有驱动功能的LED阵列组;所述LED阵列组安装在电极上,所述LED阵列组中每个LED芯片引脚均与电极紧密连接,所述LED阵列组中的LED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LED芯片采用串联恒流驱动芯片。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和电极的金属网格密度不同,电极的金属网格密度高于导线的金属网格密度。进一步地,所述LED阵列组的LED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并采用双路数据输入作为冗余控制。进一步地,所述LED阵列组的LED采用RGB三色灯串联的方式。进一步地,所述LED阵列组LED采用串联供电的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用密度高的微米级金属网格构成电极固定在底层的透明底板上;步骤2:选用密度低的微米级金属网格构成导线网络覆盖在构成电极的微米级金属网格之上;步骤3: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上述构成导线网络的微米级金属网格上进行激光刻蚀工艺,将LED芯片之间所需的连线刻蚀出来,形成串联电路;步骤4:将LED芯片连接在已刻蚀好的串联电路的电极上,形成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步骤5:最后在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上附上透明保护薄膜,构成完整的显示屏。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通过利用高密度金属网格的电极与LED引脚进行紧密的连接,低密度金属网格的导线连接在LED之间,使显示屏具有透明度更高,LED之间的间距更小,视觉效果更好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采用双信道冗余控制,可有效的避免单个LED坏损后,后续的LED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电子显示屏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电极与导线覆盖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电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高透明度导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RGB三色灯串联控制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RGB三色灯并联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LED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双输入冗余数据流示意图。图8为专利技术LED串联供电的显示屏示意图。图9为专利技术A型LED的示意图。图10为专利技术B型LED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导线;2、电极;3、导线与电极覆盖部分;4、B型封装LED芯片;5、A型封装LED芯片;6、FPC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包括:如图1所示,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导线、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电极以及具有驱动功能的LED阵列组;所述LED阵列组安装在电极上,所述LED阵列组中每个LED芯片引脚均与电极紧密连接,所述LED阵列组中的LED芯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LED芯片采用串联恒流驱动芯片。如图2所示,电极的金属网格的密度比较高,即网格的间距比较小,网格的金属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导线、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电极以及具有驱动功能的LED阵列组;所述LED阵列组安装在电极上,所述LED阵列组中每个LED的芯片引脚均与电极紧密连接,所述LED阵列组中的LED芯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LED的芯片采用串联恒流驱动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导线、由微米级金属网格组成的电极以及具有驱动功能的LED阵列组;所述LED阵列组安装在电极上,所述LED阵列组中每个LED的芯片引脚均与电极紧密连接,所述LED阵列组中的LED芯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LED的芯片采用串联恒流驱动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和电极的金属网格密度不同,电极的金属网格密度高于导线的金属网格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阵列组的LED芯片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并采用双路数据输入作为冗余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透明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木地刘耀刘盼刘磊传孙宇航郭俞君全日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