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64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显示终端,包括若干箱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边缘的边框,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箱体组件背部并与箱体组件连接的背板,相邻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对接。通过在箱体组件的背部连接背板,使得箱体组件、边框与背板之间连接成一整体,使用者使用时不需再进行重复组装,直接将箱体组件之间进行拼即可,克服了现有的显示器件组装繁琐,因组装偏差导致显示效果差的缺陷,并且提高了LED显示终端拼装效率,不需因需要组装的部件较多而增加额外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LED显示终端的表面更为平整,提高了LED显示终端外观的整洁度。

An LED Display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显示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LED显示系统及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市场对各类的LED显示设备需求逐渐加大,尤其是由显示屏单元组合而成的大屏显示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会议室、车站、广场等场合,并用于传递各种信息。现有的LED显示屏箱体框架受加工工艺及显示屏尺寸的影响,平面度较低,影响显示屏与箱体框架之间的安装精度,导致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低下,并且使用者需自行拼装,操作较为繁琐,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终端,以克服现有的LED显示器件组装繁琐,显示效果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显示终端,包括若干箱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边缘的边框,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箱体组件背部并与箱体组件连接的背板,相邻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对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组件包括若干箱体单元,相邻所述箱体单元的边缘相互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及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的侧部设有锁钩与锁柱,相邻所述安装箱体的锁钩与锁柱勾连。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框体连接于所述箱体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一框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安装柱及基于安装柱表面突出的第一安装条,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柱的表面抵持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条上,所述第一边框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梁,所述底梁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底部,所述支撑梁包括底梁及沿底梁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安装条,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底梁的表面抵持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条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包括盖板及基板,所述盖板及基板的两侧相互插接,以使所述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集成组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第一侧设有插接槽,所述盖板的第二侧设有压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设有插板,所述基板的第二侧设有凹台,所述插板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压板抵持于所述凹台的表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组件包括电源、转接模块、信号模块、音频模块、传感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上设有挂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基架及安装于基架底部的支撑架,所述背板的边缘与所述基架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反向弯折,并在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形成一支撑脚,所述基架包括横梁及与横梁连接的竖梁,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基于与所述竖梁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延伸段的两端,最外侧的所述箱体组件的侧端面与所述延伸段的外侧端面齐平。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架上设有用于与背板连接的承接槽。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组件的背部连接背板,使得箱体组件、边框与背板之间连接成一整体,使用者使用时不需再进行重复组装,直接将箱体组件之间进行拼即可,克服了现有的显示器件组装繁琐,因组装偏差导致显示效果差的缺陷,并且提高了LED显示终端拼装效率,不需因需要组装的部件较多而增加额外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LED显示终端的表面更为平整,提高了LED显示终端外观的整洁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LED显示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LED显示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箱体单元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箱体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箱体组件及背板一个实施例的爆炸意图;图6是支撑梁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支撑梁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箱体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箱体单元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LED显示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底座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LED显示终端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中的LED显示终端包括若干箱体组件10,每一箱体组件10的边缘均设有边框20,每一箱体组件10的背部均覆盖有背板30,背板30与箱体组件10连接,并且相邻箱体组件10的边缘能够对接,实现多个相邻组件之间的拼接。可根据实用需要沿箱体组件10的侧面或端面拼接合适数量的箱体组件10,以满足对LED显示终端不同尺寸及显示效果的要求。通过在箱体组件10的背部连接背板30,使得箱体组件10、边框20与背板30之间连接成一整体,使用者使用时不需再进行重复组装,直接将箱体组件10之间进行拼即可,克服了现有的显示器件组装繁琐,因组装偏差导致显示效果差的缺陷,并且提高了LED显示终端拼装效率,不需因需要组装的部件较多而增加额外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LED显示终端的表面更为平整,提高LED显示终端外观的整洁度。优选的,每一箱体组件10的侧部形状及尺寸相同,能够实现相邻箱体组件10的无缝对接,并且相邻箱体组件10的前后表面齐平,保证LED显示终端表面的平整性。LED显示终端裸露于外侧的箱体组件10的边缘均连接有边框20,相邻箱体组件10的连接处不设边框20,以保证箱体组件10的无缝拼接,提高LED显示终端的显示效果。边框20包括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2,第一框体21安装于箱体组件10顶部,第二框体22安装于箱体组件10侧部,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2的端部可相互连接。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2的内部中空,重量较轻,便于安装及搬运;第一边框20及第二边框20可通过开模一体成型,加工工艺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低;第一框体21包括安装柱211及基于安装柱211的表面突出的第一安装条212,在进行第一框体21与箱体组件10的装配时,箱体组件10的边缘贴合安装柱211及第一安装条212的表面,并与安装柱211靠近箱体组件10的一侧抵持,箱体组件10的边缘与第一安装条21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箱体组件10与第一框体2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沿第一安装条212的延伸方向,向第一安装条212与箱体组件10内拧入螺纹紧固件实现第一安装条212与箱体组件10的固定连接,从第一安装条212背向箱体组件10的一侧向箱体组件10内拧入螺纹紧固件,使箱体组件10的显示面更为平整。通过第一安装条212与箱体组件10的连接,在保证箱体组件10与第一框体21之间固定连接的基础上,提高了LED显示终端边缘的整洁度。第一框体21靠近箱体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箱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边缘的边框,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箱体组件背部并与箱体组件连接的背板,相邻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箱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边缘的边框,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箱体组件背部并与箱体组件连接的背板,相邻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包括若干箱体单元,相邻所述箱体单元的边缘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及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的侧部设有锁钩与锁柱,相邻所述安装箱体的锁钩与锁柱勾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框体连接于所述箱体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一框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安装柱及基于安装柱表面突出的第一安装条,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柱的表面抵持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条上,所述第一边框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底部,所述支撑梁包括底梁及沿底梁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安装条,所述箱体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底梁的表面抵持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条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黄杰朱启滔余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伦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