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63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包括多个感应前端装置、若干个中继装置、若干个接收端装置;感应前端装置与中继装置通过LoRa加密协议通讯;中继装置之间建立LoRa星型拓扑网络,接收端装置连接至LoRa星型拓扑网络上;接收端装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中继装置与接收端装置通过物理按键或者手机APP的按键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摒弃传统网络架构,采用Lora星型拓扑组网技术,433Mhz无线传输频率,可以实现≥3Km(视距)的通讯距离,可以在工厂、园区等大范围场所快速部署。相比依靠传统网络的安防预警系统在大范围场所内部署网络环境所造成的高额成本,组网模式成本低廉。

An Easy Deployment of Long-range Security and Early Warning Intera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预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安防预警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红外、人感等传感器辅以物联网为基础实现人员流动的预警系统,一种视频监控系统辅以人力或人工智能的预警系统。此类安防预警系统前端多采用市电供电,依赖传统有线及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数据,并以PC和投屏系统为显示预警终端,构成通用的安防预警系统。现有的安防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1、传统的安防预警的前端(摄像机镜头、红外传感器等)体积较大,多为外露式,不便于隐蔽式部署2、传统的安防预警采用市电的供电模式以及传统的联网模式,都使其有较高的部署及安装调试难度及工程成本。3、传统的安防预警系统采用加密或者非加密的网络及云端协议,由于网络本身的缺陷和漏洞及黑客技术日益发展,使传统的安防预警系统的安全性难以保障。4、传统的安防预警系统依赖传统网络传输数据协议,抗干扰能力较差,一旦网络环境瘫痪,便失去预安防警的能力。5、传统的安防预警系统依赖传统网络构建,严重的限制此类安防系统部署的区域以及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应前端装置、若干个中继装置、若干个接收端装置;所述的感应前端装置与所述的中继装置通过LoRa加密协议通讯;所述的中继装置之间建立LoRa星型拓扑网络,所述的接收端装置连接至所述的LoRa星型拓扑网络上;所述的接收端装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所述的中继装置与所述的接收端装置通过物理按键或者手机APP的按键进行工作模式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应前端装置、若干个中继装置、若干个接收端装置;所述的感应前端装置与所述的中继装置通过LoRa加密协议通讯;所述的中继装置之间建立LoRa星型拓扑网络,所述的接收端装置连接至所述的LoRa星型拓扑网络上;所述的接收端装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所述的中继装置与所述的接收端装置通过物理按键或者手机APP的按键进行工作模式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前端装置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锂电池、充电调试接口、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第一射频天线;第一锂电池与第一微控制单元单向电性连接、第一锂电池与充电调试接口电性连接;充电调试接口的SWDIO端和SWCLK端;USTART-RX端;USTART-TX端与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单元的SWDIO端和SWCLK端;USTART-RX端;USTART-TX端对应连接;用于串口数据传输;第一微控制单元与姿态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一微控制单元的12CSDA端、12CSDL端与姿态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12CSDA端、12CSDL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一微控制单元的SPICS端、SPISCLK端、SPIMISO端以及SPIMOS与第一无线射频模块进行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无线射频模块与第一射频天线通过ANT端进行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前端装置还包括磁贴、FPC软板、外膜;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单元、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封装成微型感应前端电路板;微型感应前端电路板和所述的第一射频天线模块并排设置在FPC软板的左侧;所述的充电调试接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单元的下方,所述的第一锂电池为超薄第一锂电池包,设置在所述的FPC软板的右侧;磁贴设置在FPC软板的四个直角处;在所述的感应前端装置的外层封装外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部署远程安防预警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继装置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第二锂电池、USB接口、OLED屏、蜂鸣器、指示灯、振动马达、第一按键、第二按键、蓝牙模块、第二无线射频模块、第二射频天线;第二锂电池与第二微控制单元单向电性连接、第二锂电池与USB接口电性连接;USB接口的USBD+端和USBD-端与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单元的USBD+端和USBD-端对应连接;用于USB串口数据传输;第二微控制单元与OLED屏电性连接;第二微控制单元的GPIO+端和GPIO-端与蜂鸣器的GPIO+端、GPIO-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少华孟德宝于淑华马野任百帅顾兆瑜张延平杨树梵苏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颐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安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