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451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集光器包括透镜阵列板、集光孔阵列板、导光槽、侧向集光系统和出光管;透镜阵列板安装于导光槽的顶端,集光孔阵列板和侧向集光系统均设置于导光槽内,并且所述集光孔阵列板位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的首端,侧向集光系统将导光槽分为采光区和集光区,出光管与集光区相连通;侧向集光系统包括:挡板一、挡板二、导光管和反光体,导光管一端与挡板一连接,另一端与挡板二相连接;反光体设置于挡板二远离挡板一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

A Lateral Collector System of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光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属于太阳能集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石油、燃煤等自然资源逐渐消耗殆尽,有关太阳能的研究发展愈来愈多,而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缺点在于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偏低,但相较于其它传统的转换能量方式,在成本上却高出许多,故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太阳能转换成本遂成为近年来研究上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对于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其中一种方法便是使用结合导光组件模块的太阳能集光器,将太阳光通过导光组件的引导,传导至太阳能电池或热传导组件,以增加太阳光的收集效能,进而提升太阳能转换装置的生产效率。已知的太阳能转换装置需要通过太阳能集光器,以将入射的太阳光聚集至出光侧的多个焦点,以供太阳能电池或热传导组件使用。传统的集光器的集光系统一般由多个聚焦透镜和多个反射镜组成,虽然能将光收集利用,但是收集利用率低,易造成光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光照的均匀度。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光源收集利用率和光照均匀度高的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所述集光器包括透镜阵列板、集光孔阵列板、导光槽、侧向集光系统和出光管;所述透镜阵列板安装于所述导光槽的顶端,所述集光孔阵列板和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导光槽内,并且所述集光孔阵列板位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的首端,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将所述导光槽分为采光区和集光区,所述出光管与所述集光区相连通;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包括:挡板一、挡板二、导光管和反光体,所述导光管一端与所述挡板一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二相连接;所述反光体设置于所述挡板二远离所述挡板一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挡板一与挡板二间设置导光管,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通过反光体将由导光管传输来的光全部反射,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优选的,所述导光管为沿光传输方向由宽渐窄的椎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锥形的导光管将光线进一步聚焦,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优选的,所述导光管内壁上镀有反射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反射膜的设置提高了光线的反射率,进而提高了太阳光的收集利用效率。优选的,所述挡板一与所述导光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导光的通孔一,所述挡板二与所述导光管连接处设置有通孔二,光线由通孔一进入导光管内,由通孔二导出。优选的,所述反光体设置有连接面和反光面,所述反光体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挡板二相连接,所述反光面与所述通孔二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反光面的表面镀有反射膜,光线经由反光面变化传输角度后,从出光管射出。优选的,所述导光管在垂直于光传输方向均匀排列,形成导光管阵列;所述反光体与所述导光管相对设置,形成反光体阵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通过导光管阵列与反光体阵列的配合设置,保证了进入导光槽内的光线全部能够顺利导出,减少了光的损耗,提高了光的收集效率。优选的,所述反光体还设置有底面和两个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两个侧面上均镀有反射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减小了反光体对光的吸收,提高了光的收集效率。优选的,所述挡板一与所述集光孔阵列板紧密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挡板一与集光孔间无缝贴合连接,避免了光线的溢出。优选的,所述集光区顶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镀有反射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盖板的设置避免了光线由集光区的顶端溢出,反射膜的设置减少了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优选的,所述导光槽底板与壁板内表面均镀有反射膜,减少了导光槽对光线的吸收。优选的,还包括锥形阵列板,所述锥形阵列板设置在所述集光孔阵列板和所述透镜阵列板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锥形阵列板的设置,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光的收集效率。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挡板一与挡板二间设置导光管,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通过反光体将由导光管传输来的光全部反射,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导光管设置为锥体状,将光线进一步聚焦,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导光管、反光体、导光槽和盖板上均设置有反光膜,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光的收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集光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集光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图1A-A面的剖视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挡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挡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导光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反光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透镜阵列板;2-集光孔阵列板;3-导光槽;4-侧向集光系统;41-挡板一;411-通孔一;42-挡板二;421-通孔二;43-导光管;44-反光体;441-连接面;442-反光面;443-侧面;444-底面;5-出光管;6-盖板;7-锥形阵列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太阳光的收集利用率,并且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请参阅附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集光器包括透镜阵列板1、集光孔阵列板2、导光槽3、侧向集光系统4和出光管5;透镜阵列板1安装于导光槽3的顶端,集光孔阵列板2和侧向集光系统4均设置于导光槽内3,集光孔阵列板2位于侧向集光系统4的首端,侧向集光系统4将导光槽3分为采光区和集光区,出光管5与集光区相连通;侧向集光系统4包括:挡板一41、挡板二42、导光管43和反光体44,导光管43一端与挡板一41相连接,另一端与挡板二42相连接;反光体44设置于挡板二42远离挡板一41的一侧。在集光器中自然光通过透镜阵列板1聚焦后进入集光孔阵列板2,在集光孔阵列板的作用下改变光的传输方向进入侧向集光系统4,通过侧向集光系统4将光进一步聚集,然后由出光管5导出;挡板一41与挡板二42间设置导光管43,减少了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通过反光体44将由导光管43传输来的光全部反射,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保证了光照的均匀度。透镜阵列板1的光照射面为平面,另一面均匀排布透镜;集光孔阵列板2设置于透镜阵列板1和导光槽3之间,一端与导光槽3内壁相连,另一端与侧向集光系统4相连。集光孔阵列板2包括:主体板、集光孔和多面反射体;集光孔开设在主体板上,且集光孔与透镜相匹配,集光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所述集光器包括透镜阵列板、集光孔阵列板、导光槽、侧向集光系统和出光管;所述透镜阵列板安装于所述导光槽的顶端,所述集光孔阵列板和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导光槽内,并且所述集光孔阵列板位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的首端,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将所述导光槽分为采光区和集光区,所述出光管与所述集光区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包括:挡板一、挡板二、导光管和反光体,所述导光管一端与所述挡板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二相连接;所述反光体设置于所述挡板二远离所述挡板一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所述集光器包括透镜阵列板、集光孔阵列板、导光槽、侧向集光系统和出光管;所述透镜阵列板安装于所述导光槽的顶端,所述集光孔阵列板和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导光槽内,并且所述集光孔阵列板位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的首端,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将所述导光槽分为采光区和集光区,所述出光管与所述集光区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集光系统包括:挡板一、挡板二、导光管和反光体,所述导光管一端与所述挡板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二相连接;所述反光体设置于所述挡板二远离所述挡板一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为沿光传输方向由宽渐窄的椎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内壁上镀有反射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光器的侧向集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与所述导光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导光的通孔一,所述挡板二与所述导光管连接处设置有通孔二。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俭刘辰光李亮王宇航王伟波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锐驰恒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锐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