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37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管道气液取样装置。上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包括:样品吸取器,所述样品吸取器的中部开设有样品通道,所述样品吸取器的顶部向上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样品口,所述样品吸取器自外壁向外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相对所述第二流通口较靠近所述样品口;针管取样器,所述针管取样器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包括限位口及连通所述限位口的针管口,所述针管取样器连接于所述样品口,所述针管口连通所述样品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容易取样、设备简单、成本低。

Pipeline Gas-liquid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气液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取样
,具体涉及管道气液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会涉及到对系统中的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的情况。一般是采用管道连接于样品容器,通常需要使用阀门将气体或者液体样品导出,如果样品压力较高,则取样难度较大,通常需要接专用的取样设备,如顶空机,柱塞泵等,造成取样设备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容易取样、设备简单、成本低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包括:样品吸取器,所述样品吸取器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样品通道,所述样品吸取器的顶部向上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样品口,所述样品吸取器自外壁向外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相对所述第二流通口较靠近所述样品口;针管取样器,所述针管取样器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包括限位口及连通所述限位口的针管口,所述针管取样器连接于所述样品口,所述针管口连通所述样品口。上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采用样品吸取器加针管取样器结合在一起,其一或液体流入样品吸取器,使得气体或液体在样品吸取器和样品容器之间流动,采用针管取样器从样品吸取器内取出样品,即使样品压力较高,其在流动下也能保证容易地吸取到样品;且该装置不用专用的取样设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各种液体和气体的取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气液取样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样品容器,所述第二流通口通过管道连通样品容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口呈锥形状,所述限位口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所述针管口。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取样器与所述样品口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取样器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取样口与所述针管口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壁以及所述样品口的外壁均设有螺纹,以使所述针管取样器螺纹连接于所述样品口。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口与所述样品口之间设有硅胶块,所述硅胶块的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样品口及所述针管口的硅胶通道。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通口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二流通口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吸取器内紧贴所述样品通道安装有防腐蚀层。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口的内壁设有硅胶密封层。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气液取样装置还包括取样针管,所述取样针管具有进样管,所述进样管的直径与所述针管口的直径相匹配,以使所述进样管能够插入所述针管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样品吸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针管取样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取样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气液取样装置100,用于吸取样品容器200内的气体或液体。该管道气液取样装置100包括样品吸取器10、针管取样器20及取样针管60,样品吸取器10用于样品的流动,针管取样器20用于吸取导出样品吸取器10内的样品,取样针管60用于吸取样品。请参照图2与图3,样品吸取器10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样品通道11,样品通道11用于样品流通。样品吸取器10的顶部向上延伸有连通该样品通道11的样品口12,样品口12用于连接针管取样器20,从而将样品吸取器10内部的样品由该样品口12进行吸取。样品吸取器10自外壁向外延伸有连通上述样品通道11的第一流通口13与第二流通口14,该第一流通口13相对第二流通口14较靠近样品口12,使得该管道气液取样装置100使用时,第一流通口13的位置高于第二流通口14的位置。第一流通口13与第二流通口14均通过管道连通样品容器200,样品容器200内的样品通过第一流通口13、第二流通口14流入样品吸取器10的样品通道11,再通过针管取样器20吸取即可实现样品的取样。相对于传统的设备,其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样品呈流动状态,即使样品压力较高,也能保证容易地吸取到样品。样品吸取器1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模具中成型上述的样品通道11、第一流通口13与第二流通口14。当然,样品吸取器10还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塑胶材料。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通口13与第二流通口14相对设置于样品吸取器10上。当然,第一流通口13与第二流通口14还可以相互靠近设置,即不相对,也能实现样品流通的目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通口1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30。第一螺纹套30可以连接管道,将管道固定在该第一流通口12处,以实现样品吸取器10与样品容器200的连通。同理,第二流通口1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0。第二螺纹套40可以连接管道,将管道固定在该第二流通口13处,以实现样品吸取器10与样品容器200的连通。请参照图2与图4,针管取样器20开设有取样口21,该取样口21包括限位口22及连通该限位口22的针管口23,针管取样器20连接于样品口12,其中的针管口23连通样品口12。将取样针管安装于针管口23处,用取样针管60吸取,样品吸取器10的样品通道11内的样品即可在压力下流到取样针管内,实现取样的目的。上述的限位口22呈锥形状,限位口22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针管口23。取样针管直径较粗的不跟可以定位于该限位口22处,使得取样针管60可以定位于针管取样器20上稳定地进行取样。取样针管60的形状可与取样口21的形状相匹配。一实施例中,针管取样器20还开设有连通取样口12及针管口23的连接口24,该连接口24的内壁以及样品口12的外壁均设有螺纹,以使针管取样器20螺纹连接于样品口12。连接后,取样口12内的样品可以进入针管口23内。一实施例中,针管口23的内壁设有硅胶密封层。这样可以保证取样针管60与针管口23之间密封,从而保证样品能够快速地进入取样针管。一实施例中,针管取样器20与样品口12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使得针管取样器20能够密封连接于样品口12,防止漏气,保证样品可以在压力差下顺利地进入取样针管60。请参照图2与图5,一实施例中,该管道气液取样装置还包括取样针管60,该取样针管60通过安装于取样口21处,从而吸取样品吸取器10内的样品。请参照图5,一实施例中,该取样针管60包括进样针61及连通该进样针61的取样管62,进样针61插入针管口23,吸取样品后样品进入取样管62。进一步地,上述的取样针管60还包括柱塞63,该柱塞63密封安装于取样管62内,通过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吸取器,所述样品吸取器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样品通道,所述样品吸取器的顶部向上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样品口,所述样品吸取器自外壁向外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相对所述第二流通口较靠近所述样品口;针管取样器,所述针管取样器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包括限位口及连通所述限位口的针管口,所述针管取样器连接于所述样品口,所述针管口连通所述样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吸取器,所述样品吸取器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样品通道,所述样品吸取器的顶部向上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样品口,所述样品吸取器自外壁向外延伸有连通所述样品通道的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相对所述第二流通口较靠近所述样品口;针管取样器,所述针管取样器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包括限位口及连通所述限位口的针管口,所述针管取样器连接于所述样品口,所述针管口连通所述样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气液取样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样品容器,所述第二流通口通过管道连通样品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口呈锥形状,所述限位口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所述针管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气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取样器与所述样品口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黄青丹王勇张亚茹曾炼宋浩永饶锐赵崇智李助亚吴培伟何彬彬王炜曾慧徐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