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31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含外壳、鼓风装置、吸附滤芯和加热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设置在外壳内的上部,所述吸附滤芯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鼓风装置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或者吸附滤芯内,所述外壳的壳壁上开有出风孔,上端设有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不需要定期更换吸附滤芯,降低了使用成本,避免了形成二次污染源的风险,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一键无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An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甲醛是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许多新装修的房子存在甲醛超标的现象。甲醛的释放是持续的,有的三五年,甚至十多年,人体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白血病等严重后果。为此,市面上开发了一系列的室内甲醛去除产品和装置,有基于物理吸附的,有基于光触媒转换的,还有其他转化手段的。基于物理吸附的产品是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产品,但这类产品需要定期更换吸附滤芯等部件,以避免因吸附饱和而出现吸附能力下降甚至形成二次污染源。这种耗材的更换不仅导致成本高,而且一旦错过更换时间节点,具有较高的形成二次污染源的风险。可见,现有除甲醛装置在使用维护、智能化控制、除甲醛效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除甲醛装置需要定期更换吸附滤芯、使用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等问题,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含外壳、鼓风装置,吸附滤芯和加热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设置在外壳内的上部,所述吸附滤芯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鼓风装置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或者吸附滤芯内,所述外壳的壳壁上开有出风孔,上端设有进风口。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挡风板和排气口,所述挡风板设置在外壳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内壁上下移动,用于实现出风孔和排气口的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液体加热系统,包括泵、加热槽和管体,所述管体穿插在吸附滤芯内并与加热槽相连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系统,其电阻丝或者加热棒设置在吸附滤芯内。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热风加热系统,所述热风加热系统的风道位于吸附滤芯内。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用于驱动挡风板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风孔,所述动力装置与挡风板相连。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附滤芯内。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加热脱附方式实现甲醛吸附材料的原位再生,并将污染物排出室外,避免了定期更换吸附滤芯带来的维护成本,降低了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成本;通过原位再生可以在短时间使滤芯的吸甲醛能力获得再生,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长期工作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传感器监测进风口和出风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实现对吸附滤芯吸附能力的实时判断,判断吸附滤芯的饱和程度,并通过控制器逻辑运算并实时监控原位再生位点,避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形成二次污染源的风险。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全寿命周期无人化管理,通电运行后实时监测室内污染物水平,实时评估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除甲醛能力,自动判断再生点,并自动完成除甲醛模式和再生模式之间的切换,全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管理,大大提高了空气净化装置的用户体验。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包含外壳6、风扇1,吸附滤芯2和油浴加热系统,外壳6的顶面设有进风口12,风扇1设置在外壳6内且位于进风口12下方,吸附滤芯2设置在风扇1的下方,油浴加热系统设置在外壳6内,外壳6的壳壁上开有出风孔13。具体的,油浴加热系统包括油泵5、加热槽4和管体3,油泵5和加热槽4设置在外壳6的底部,管体3穿插在吸附滤芯2的内部,且管体3与加热槽4相连通。优选地,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挡风板8和排气口(图中未标出),排气口设置在外壳6的底部且连接有排气管7,挡风板8设置在外壳6的内壁并可沿内壁上下移动,用于实现出风孔13和排气口的封闭和打开,起始状态挡风板8封闭排气口,出风孔13打开,挡风板8上移后,出风孔13封闭,排气口打开。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相连的第一传感器9、第二传感器10以及用于驱动挡风板8的动力装置,第一传感器9设置在进风口12,第二传感器10设置在出风孔13,动力装置与挡风板8相连,用于驱动挡风板8上下移动。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排气口。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都是用于检测甲醛等污染物的浓度。风扇1也可与控制器相连。另外,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吸附滤芯2内,用于实时监测吸附滤芯2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接通电源,启动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进入净化模式,风扇1开始运行,室内空气进入外壳6内部并通过吸附滤芯2,空气中的甲醛等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被吸附滤芯2中的吸附材料吸附脱除,脱除污染物的空气经由外壳6上的出风孔13排出;进风口12处的第一传感器9检测吸附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c进,出风孔13处的第二传感器10监测吸附后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c出,c出/c进值越小,表明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吸附的污染物越多,净化能力越好;当c出/c进=1时,表明吸附材料已经达到饱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能力为0,不能吸附更多的污染物;当c出/c进>1时,表明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已经成为二次污染源,吸附滤芯2会将吸附的部分污染物释放到空气中;通过设定当适当的临界值R(例如R=0.8),当c出/c进=R时,净化装置停止净化模式,开启再生模式,这一过程可由控制器判断和控制。在再生模式下,控制器发出指令给动力装置驱动挡风板8上移,将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孔13封闭,同时将净化模式下处于封闭状态的排气口打开,同时控制器控制风扇1降低转速,加热槽4开始工作,将油浴加热至目标温度,然后油泵5开启,将热油沿管体3泵5入吸附滤芯2。在吸附滤芯2升温过程中,吸附滤芯2中吸附材料吸附的污染物逐渐脱附,沿着排气管7排到室外,第三传感器检测的浓度为c出’,维持一定时间后,当c出’/c进<R’(例如R’=0.5)时,加热槽4停止加热,油泵5停止工作,管体3中的热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加热槽4,吸附滤芯2开始逐渐降温,温度传感器11检测吸附滤芯2温度降到室温时,再生模式结束,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自动切换到净化模式,滑动挡板下移,打开出风孔13,封闭排气口,风扇1转速升至净化模式转速。这样就实现了原位再生功能,无需人为介入,无需更换吸附滤芯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区别点在于加热装置的不同,将油浴加热系统换成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的电热棒或者电阻丝设置在吸附滤芯2内,其控制过程与上面的实施例一样。另外,加热装置还可以是热风系统,热风源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6)、鼓风装置、吸附滤芯(2)和加热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的上部,所述吸附滤芯(2)设置在外壳(6)内并位于鼓风装置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或者吸附滤芯(2)内,所述外壳(6)的壳壁上开有出风孔(13),上端设有进风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6)、鼓风装置、吸附滤芯(2)和加热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的上部,所述吸附滤芯(2)设置在外壳(6)内并位于鼓风装置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或者吸附滤芯(2)内,所述外壳(6)的壳壁上开有出风孔(13),上端设有进风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风板(8)和排气口,所述挡风板(8)设置在外壳(6)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内壁上下移动,用于实现出风孔(13)和排气口的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液体加热系统,包括泵(5)、加热槽(4)和管体(3),所述管体(3)穿插在吸附滤芯(2)内并与加热槽(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浩张迪娜王小龙卓启越李天浩李惠森雷慧敏宋彦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