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具体为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工段使用。传统余热锅炉很多还采用横向管道布置,在污染物颗粒收集上不够完全,容易落在管道内,且在资源利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包括进烟口、支架、第一蒸发管道、中温空预器、颗粒收集仓、第二蒸发管道、软水加热器、低温空预器、出烟口、汽包、高位热力除氧器、排气放散管、第一软水管、锅炉给水泵、第二软水管、第三软水管、第一给水管、第二给水管、第一天圆地方管、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烟口(1)、支架(2)、第一蒸发管道(3)、中温空预器(4)、颗粒收集仓(5)、第二蒸发管道(6)、软水加热器(7)、低温空预器(8)、出烟口(9)、汽包(10)、高位热力除氧器(11)、排气放散管(12)、第一软水管(13)、锅炉给水泵(14)、第二软水管(15)、第三软水管(16)、第一给水管(17)、第二给水管(18)、第一天圆地方管(19)、第二天圆地方管(20)、第三天圆地方管(21)、载气风机(22)、载气总管(23)及风管(24),所述进烟口(1)设置于支架(2)顶端一侧,所述进烟口(1)底端与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处理用带空气预热器的余热锅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烟口(1)、支架(2)、第一蒸发管道(3)、中温空预器(4)、颗粒收集仓(5)、第二蒸发管道(6)、软水加热器(7)、低温空预器(8)、出烟口(9)、汽包(10)、高位热力除氧器(11)、排气放散管(12)、第一软水管(13)、锅炉给水泵(14)、第二软水管(15)、第三软水管(16)、第一给水管(17)、第二给水管(18)、第一天圆地方管(19)、第二天圆地方管(20)、第三天圆地方管(21)、载气风机(22)、载气总管(23)及风管(24),所述进烟口(1)设置于支架(2)顶端一侧,所述进烟口(1)底端与第一蒸发管道(3)顶端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管道(3)底端与中温空预器(4)顶端相连,所述中温空预器(4)底端与颗粒收集仓(5)上表面一端相连,所述颗粒收集仓(5)上表面另一端与第二蒸发管道(6)底端相连,所述第二蒸发管道(6)顶端与软水加热器(7)底端相连,所述软水加热器(7)顶端通过管道与低温空预器(8)顶端相连,所述低温空预器(8)底端外侧设置有出烟口(9),所述支架(2)顶端还设置有汽包(10)、高位热力除氧器(11)及排气放散管(12),所述高位热力除氧器(11)与第一软水管(13)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软水管(13)另一端与锅炉给水泵(14)一端相连,所述锅炉给水泵(14)另一端与第二软水管(15)与软水加热器(7)一端相连,所述软水加热器(7)另一端与第三软水管(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软水管(16)另一端与汽包(10)相连,所述汽包(10)还与第一给水管(17)及第二给水管(18),所述第一给水管(17)还与第一蒸发管道(3)相连,所述第二给水管(18)还与第二蒸发管道(6)相连,所述中温空预器(4)顶端接有第一天圆地方管(19),所述中温空预器(4)底端通过第二天圆地方管(20)与低温空预器(8)顶端相连,所述低温空预器(8)底端通过第三天圆地方管(21)与载气风机(22)相连,所述载气风机(22)还与载气总管(23)相连,所述第三天圆地方管(21)近离载气风机(22)一端还通过三通与连接至启燃室的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海燕,徐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欣源污泥处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