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储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29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储罐装置。高压储罐装置具有高压储罐、泄漏流体收装部和给排侧排出流路。高压储罐具有:树脂制的内胆;加强层,其覆盖内胆的外表面;插入部件,其形成有能够将给排流路与内胆的内部连通的给排孔;和给排侧接头,其形成有将存在于供插入部件插入的插入孔及内胆与加强层之间的流体导出的给排侧导出孔。泄漏流体收装部能够收装从给排流路与给排孔之间的连接部泄漏的泄漏流体。给排侧排出流路与泄漏流体收装部独立地设置,并且给排侧排出流路将经由给排侧导出孔导出的一时性排放流体向排出区域引导。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在通常动作时误检测为发生异常时的泄漏,而且能够将一时性排放流体良好地引导到规定的排出区域。

High Pressure Tan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储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储罐装置,该高压储罐装置具有高压储罐,经由给排流路对所述高压储罐的树脂制的内胆给排流体。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高压储罐,其具有:树脂制的内胆,其能够在内侧收装流体;加强层,其由覆盖该内胆的外表面的纤维增强塑料等构成;接头,其设置在内胆和加强层的开口,并形成有连通该内胆的内部和外部的插入孔;插入部件,其插入到插入孔。在插入部件贯通形成有给排孔,用于对内胆的内部给排流体的给排流路经由连接部而连接于该给排孔。另外,在插入部件内置有主截止阀,该主截止阀能够切换经由给排孔的内胆的内部与给排流路的连通或该连通的隔断。在具有这种高压储罐的高压储罐装置中,通常具有能够在其异常时检测流体从高压储罐等泄漏的情况的结构。并且,在检测到异常时的泄漏的情况下,采取关闭上述主截止阀而停止流体的给排等应对措施。作为能够检测异常时的泄漏的结构,可列举有收装部和传感器,其中,收装部包围高压储罐、给排流路等以能够收装泄漏的流体;传感器检测该收装部内的流体。然而,在具有树脂制的内胆的高压储罐中,例如,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243675号所记载的那样,有时流体透过内胆而进入到该内胆的外表面与加强层之间等(下面也称为覆盖部)。如果流体滞留于覆盖部,则存在如下担忧,即容易产生内胆与加强层的剥离、内胆向其内部突出的翘曲等。因此,优选将透过内胆进入到覆盖部的流体导出到该覆盖部的外部。从覆盖部导出的流体(下面也称为一时性排放流体)一时性地以限定的量而产生,因此,作为高压储罐装置的通常动作的一环,被排出到高压储罐的外部。即,一时性排放流体与在高压储罐装置异常时泄漏的泄漏流体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上述那样设置有收装部和传感器的高压储罐装置中,由于一时性排放流体和泄漏流体同样地被收装于收装部,因此,在通常动作时被导出的一时性排放流体被传感器检测出的情况下,存在会误检测为在异常时产生了泄漏的泄漏流体的担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储罐装置,其能够避免在通常动作时误检测为发生异常时的泄漏,而且能够将一时性排放流体良好地引导到规定的排出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压储罐装置,其具有高压储罐,经由给排流路对所述高压储罐的树脂制的内胆给排流体,在该高压储罐装置中,所述高压储罐具有加强层、插入部件和给排侧接头,其中,所述加强层覆盖所述内胆的外表面;所述插入部件经由连接部而与所述给排流路连接,并形成有能够将该给排流路与所述内胆的内部连通的给排孔;所述给排侧接头分别形成有给排侧导出孔和插入孔,其中,所述给排侧导出孔将存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加强层之间的所述流体导出;所述插入孔供所述插入部件插入,所述高压储罐装置具有泄漏流体收装部和给排侧排出流路,其中,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能够至少收装从所述连接部泄漏的所述流体、即泄漏流体;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与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独立地设置,并且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将经由所述给排侧导出孔导出的所述流体、即一时性排放流体向规定的排出区域引导。给排流路与给排孔的连接部是在高压储罐装置的通常动作时被设定为不产生流体的泄漏的部位。因此,至少从连接部泄漏的流体、即泄漏流体是因高压储罐装置发生异常而泄漏的流体。另一方面,一时性排放流体是在高压储罐装置的通常动作时,透过内胆而进入到内胆的外表面与加强层之间(下面也称为覆盖部)之后,经由给排侧导出孔而被导出到该覆盖部的外部的流体。在该高压储罐装置中,收装泄漏流体的泄漏流体收装部和将一时性排放流体向排出区域引导的给排侧排出流路独立地设置。据此,能够与一时性排放流体分开地将泄漏流体收装于泄漏流体收装部,因此,能够将异常时泄漏的泄漏流体与通常动作时导出的一时性排放流体区别开来进行检测。其结果,在高压储罐装置的通常动作时,能够避免误检测为发生了异常时的泄漏。而且,能够经由给排侧排出流路,与泄漏流体分开地将一时性排放流体良好地向排出区域引导,换言之,能够避免一时性排放流体被排出到排出区域以外。在上述高压储罐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给排侧接头的从所述内胆和所述加强层露出的露出面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用于排出所述给排侧导出孔的所述流体,所述高压储罐装置还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覆盖所述给排侧导出孔的所述开口和所述插入部件的从所述插入孔露出的露出部,并且使连接部露出,在与所述罩部件的内部被隔断的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的内部配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一时性排放流体经由所述罩部件的内部而流入到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在该情况下,罩部件以使连接部露出的方式设置,并且,覆盖该连接部的泄漏流体收装部的内部与罩部件的内部被隔断(密封),因此,从连接部泄漏的泄漏流体不会被收装于罩部件的内部,而是被收装于泄漏流体收装部。另外,由于给排侧导出孔的排出流体一侧的开口被罩部件覆盖,因此,由给排侧导出孔导出的一时性排放流体经由罩部件的内部流入到给排侧排出流路。即,能够与一时性排放流体分开地将泄漏流体收装于泄漏流体收装部,并与泄漏流体分开地使一时性排放流体流入到给排侧排出流路。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罩部件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将泄漏流体与一时性排放流体区别开来进行检测,而且能够将一时性排放流体良好地引导到排出区域。在上述高压储罐装置中,优选还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覆盖所述插入部件的从所述插入孔露出的露出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罩部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其中,所述第一连通部能够收装所述泄漏流体,并且与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与该第一连通部被隔断,所述给排侧导出孔和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经由所述第二连通部连通。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从连接部泄漏的泄漏流体经由罩部件的内部的第一连通部而收装于泄漏流体收装部。另外,能够使从给排侧导出孔导出的一时性排放流体经由与第一连通部隔断的第二连通部流入到给排侧排出流路而向排出区域引导。即,能够与一时性排放流体分开地将泄漏流体收装于泄漏流体收装部,并与泄漏流体分开地使一时性排放流体流入到给排侧排出流路。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罩部件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将泄漏流体与一时性排放流体区别开来进行检测,而且能够将一时性排放流体良好地引导到排出区域。在上述的高压储罐装置中,优选所述高压储罐还具有末端侧接头,在所述末端侧接头上形成有末端侧导出孔,该末端侧导出孔将所述内胆与所述加强层之间的所述流体导出,所述高压储罐装置还具有末端侧排出流路,该末端侧排出流路与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独立地设置,并且所述末端侧排出流路将经由所述末端侧导出孔导出的所述流体、即一时性排放流体向所述排出区域引导。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于高压储罐的末端侧接头的末端侧导出孔将进入到覆盖部的流体作为一时性排放流体导出,并与泄漏流体分开地经由末端侧排出流路向排出区域引导。据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流体滞留于覆盖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胆与加强层的剥离、内胆向其内部突出的翘曲等,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高压储罐的耐用性。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从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容易地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储罐装置和给排流路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的高压储罐装置的轴向上的一端侧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的高压储罐装置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储罐装置(10、110、130),其具有高压储罐(14),经由给排流路(12)对所述高压储罐(14)的树脂制的内胆(42)给排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罐(14)具有加强层(40)、插入部件(48)和给排侧接头(46),其中,所述加强层(40)覆盖所述内胆(42)的外表面;所述插入部件(48)经由连接部(36b)而与所述给排流路(12)连接,并形成有能够将该给排流路(12)与所述内胆(42)的内部连通的给排孔(90);所述给排侧接头(46)分别形成有给排侧导出孔(74a)和插入孔(64),其中,所述给排侧导出孔(74a)将存在于所述内胆(42)与所述加强层(40)之间的所述流体导出;所述插入孔(64)供所述插入部件(48)插入,所述高压储罐装置(10、110、130)具有泄漏流体收装部(18)和给排侧排出流路(22),其中,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18)能够至少收装从所述连接部(36b)泄漏的所述流体、即泄漏流体;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22)与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18)独立地设置,并且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22)将经由所述给排侧导出孔(74a)导出的所述流体、即一时性排放流体向规定的排出区域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7 JP 2018-0403901.一种高压储罐装置(10、110、130),其具有高压储罐(14),经由给排流路(12)对所述高压储罐(14)的树脂制的内胆(42)给排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罐(14)具有加强层(40)、插入部件(48)和给排侧接头(46),其中,所述加强层(40)覆盖所述内胆(42)的外表面;所述插入部件(48)经由连接部(36b)而与所述给排流路(12)连接,并形成有能够将该给排流路(12)与所述内胆(42)的内部连通的给排孔(90);所述给排侧接头(46)分别形成有给排侧导出孔(74a)和插入孔(64),其中,所述给排侧导出孔(74a)将存在于所述内胆(42)与所述加强层(40)之间的所述流体导出;所述插入孔(64)供所述插入部件(48)插入,所述高压储罐装置(10、110、130)具有泄漏流体收装部(18)和给排侧排出流路(22),其中,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18)能够至少收装从所述连接部(36b)泄漏的所述流体、即泄漏流体;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22)与所述泄漏流体收装部(18)独立地设置,并且所述给排侧排出流路(22)将经由所述给排侧导出孔(74a)导出的所述流体、即一时性排放流体向规定的排出区域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储罐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给排侧接头(46)的从所述内胆(42)和所述加强层(40)露出的露出面上设置有开口(78),该开口(78)用于排出所述给排侧导出孔(74a)的所述流体,所述高压储罐装置(10)还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原直贵小山贵嗣金崎俊彦西尾仁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