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组件及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组件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的电路组件通常包括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常规的电路板通常为刚性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缩写为PCB)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缩写为FPC)。由于受二次电池结构尺寸的限制,电路板通常都比较短窄,当电路板为PCB时,电子元器件通常单面设置于PCB上,此时经常会出现电子元器件摆放空间不足的情况;当电路板为FPC时,为了提高FPC的强度,通常会在FPC的其中一个大面上整体贴附一层钢片,此时电子元器件也只能单面设置于FPC,且会使得FPC失去原有的活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组件及二次电池,电路组件的电路板具有活动性且保证了电子元器件的摆放空间,当其应用于二次电池中时,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组件,其包括:电路板、补强板以及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具有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以及连接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的连接部,第一平板部与第二平板部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组件(3),包括电路板(31)、补强板(32)以及电子元器件(33),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具有第一平板部(311)、第二平板部(312)以及连接第一平板部(311)和第二平板部(312)的连接部(313),第一平板部(311)与第二平板部(312)沿上下方向(Z)间隔设置,且第一平板部(311)具有面向第二平板部(312)的内表面和背向第二平板部(312)的外表面,第二平板部(312)具有面向第一平板部(311)的内表面和背向第一平板部(311)的外表面;补强板(32)包括第一补强板(321)和第二补强板(322),第一补强板(321)固定于第一平板部(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组件(3),包括电路板(31)、补强板(32)以及电子元器件(33),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具有第一平板部(311)、第二平板部(312)以及连接第一平板部(311)和第二平板部(312)的连接部(313),第一平板部(311)与第二平板部(312)沿上下方向(Z)间隔设置,且第一平板部(311)具有面向第二平板部(312)的内表面和背向第二平板部(312)的外表面,第二平板部(312)具有面向第一平板部(311)的内表面和背向第一平板部(311)的外表面;补强板(32)包括第一补强板(321)和第二补强板(322),第一补强板(321)固定于第一平板部(311)的内表面,第二补强板(322)固定于第二平板部(312)的内表面;电子元器件(33)设置于第一平板部(311)的外表面以及第二平板部(312)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为FPC;补强板(32)为硬质金属板或者玻纤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的第一平板部(311)、连接部(313)以及第二平板部(312)形成为U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电路组件(3)还包括:转接片(34),固定设置于电路板(31)的第二平板部(312)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的第一平板部(311)包括补强段(3111)以及连接于补强段(3111)并沿横向(X)突出于补强段(3111)的延伸段(3112);第一补强板(321)固定于补强段(3111)的内表面,电子元器件(33)设置于补强段(3111)的外表面。6.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包装膜(1),形成有顶封区(11);电极组件(2),具有:主体部(21),封装于包装膜(1)内;以及两个极耳(22),各极耳(22)沿纵向(Y)突出于主体部(21)并伸出包装膜(1)的顶封区(11);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还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组件(3),电路组件(3)沿上下方向(Z)位于包装膜(1)的顶封区(11)的上方并电连接于电极组件(2)的所述两个极耳(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绝缘保护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渊,李超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