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28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模块化压榨机将藻水压榨,节省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能力;压榨的藻泥集中做成有机肥,合理利用资源,避免了集中填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排出的尾水通过尾水处理装置后,水质达标排放。

Algae water separation and tai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水藻处理领域,更涉及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蓝藻问题的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治理方法来处理湖面的蓝藻,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对水体生物有害,并且大面积实施有一定难度,生物法虽然效果很好也最持久,但成本大,并且见效慢,机械清除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将蓝藻从湖泊去除的一种物理方法,一般应用于蓝藻富集区域(如太湖流域),采用固定除藻设施或移动除藻船对蓝藻富集区域的对打捞的蓝藻进行藻水分离。现如今大多是以沉淀气浮的处理工艺为主,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且对后续的尾水缺乏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实现藻水尾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优选的,所述加药单元包括:PAC贮槽10、MgCl2贮槽12、NaOH贮槽14、NaH2PO4贮槽16、PAM贮槽18、PGa21Ca贮槽20、Ca(ClO)2贮槽22。优选的,所述藻泥压榨单元包括:藻水缓冲池1、模块化压榨机2、藻水缓冲池1用于存储藻水,藻水缓冲池1通过输送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的入水口连接,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口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优选的,有机肥缓存单元包括: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缓存区8,经模块化压榨机2分离的藻泥经过螺旋输送器直接送入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发酵区7与有机肥缓存区8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尾水处理单元包括:尾水缓冲池3、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5、以及清水池6,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尾水缓冲池3连接,尾水缓冲池3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进行初步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Ⅰ4与沉淀池Ⅱ5管道连接,进行二次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Ⅱ5通过管道与清水池6连接。优选的,所述藻水缓冲池1内有液位计,藻水缓冲池1与模块化压榨机2之间的输送管道上有提升泵以及流量计。优选的,所述模块化压榨机2与PAC贮槽10、MgCl2贮槽12、PAM贮槽18通过加药管道连接。优选的,沉淀池Ⅰ4的左上方为加药区9,加药区9与MgCl2贮槽12、NaOH贮槽14、NaH2PO4贮槽16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加药区9内有螺杆以及PH仪,沉淀池Ⅰ4通过顶部溢流口与沉淀池Ⅱ5管道连接,沉淀池Ⅰ4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优选的,沉淀池Ⅱ5的左上方为加药区9,加药区9与PGa21Ca贮槽20、Ca(ClO)2贮槽22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加药区9内有螺杆和PH仪,沉淀池Ⅱ5通过管道与清水池6连接,沉淀池Ⅱ5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优选的,清水池6的顶部溢流口连接管道,实现清水外排;清水池6的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模块化压榨机将藻水压榨,节省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能力;压榨的藻泥集中做成有机肥,合理利用资源,避免了集中填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排出的尾水通过尾水处理装置后,水质达标排放。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由图1所示,本专利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所述藻泥压榨单元包括:藻水缓冲池1、模块化压榨机2、藻水缓冲池1用于存储藻水,藻水缓冲池1通过输送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的入水口连接,用于将藻水输送至压榨机内进行藻水压榨分离,分离后产生含水率约为80%的藻泥和压榨尾水,分别进入到有机肥缓冲单元和尾水处理单元。所述有机肥缓存单元包括: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缓存区8,经模块化压榨机2分离的藻泥经过螺旋输送器直接送入有机肥发酵区7,加入配料后进行高温发酵30小时后形成缓释有机肥,经过发酵后的藻泥存放于有机肥缓存区8等待外运。优选的,有机肥发酵区7采用移动式高温发酵器进行发酵。所述尾水处理单元包括:尾水缓冲池3、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5、以及清水池6,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尾水缓冲池3连接,经模块化压榨机2压榨后的尾水排至尾水缓冲池3内,尾水缓冲池3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在沉淀池Ⅰ4内加药进行初步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Ⅰ4与沉淀池Ⅱ5管道连接,初步沉淀分离后的水体在沉淀池Ⅱ5内再次进行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Ⅱ5通过管道与清水池6连接,经沉淀后的水体排至清水池6内,可以通过清水池6向外排放。所述加药单元包括:PAC溶药池9、PAC贮槽10、MgCl2溶药池11、MgCl2贮槽12、NaOH溶药池13、NaOH贮槽14、NaH2PO4溶药池15、NaH2PO4贮槽16、PAM溶药池17、PAM贮槽18、PGa21Ca溶药池19、PGa21Ca贮槽20、Ca(ClO)2溶药池21、Ca(ClO)2贮槽22,PAC溶药池9通过管道与PAC贮槽10连接,PAC贮槽10通过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进药口连接;MgCl2溶药池11通过管道与MgCl2贮槽12连接,MgCl2贮槽12通过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进药口、沉淀池Ⅰ4连接;NaOH溶药池13通过管道与NaOH贮槽14连接,NaOH贮槽14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NaH2PO4溶药池15通过管道与NaH2PO4贮槽16连接,NaH2PO4贮槽16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PAM溶药池17通过管道PAM贮槽18连接,PAM贮槽18通过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进药口连接;PGa21Ca溶药池19通过管道与PGa21Ca贮槽20连接,PGa21Ca贮槽20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Ⅱ5连接;Ca(ClO)2溶药池21通过管道与Ca(ClO)2贮槽22连接,Ca(ClO)2贮槽22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Ⅱ5连接。优选的,藻水缓冲池1内有液位计,用于实时反馈藻水缓冲池1内水位高度,藻水缓冲池1与模块化压榨机2之间的输送管道上有提升泵以及流量计,利用提升泵进行藻水的输送,并利用流量计实时检测输送管道上的流体速度。优选的,所述模块化压榨机2设置有至少两个,图1中给出的是4个模块化压榨机2,所有模块化压榨机2的进水口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其中一个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与尾水缓冲池3连接,其他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与沉淀池Ⅰ4连接,图中所示,一个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与藻水缓冲池连接,其余三个模块化压榨机2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优选的,尾水缓冲池3内部有液位计,用于实时反馈尾水缓冲池3内尾水高度,尾水缓冲池3与沉淀池Ⅰ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以及流量计,利用提升泵将尾水缓冲池3内的尾水提至沉淀池Ⅰ4,并利用流量计对管道上尾水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其特征在于: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其特征在于: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单元包括:PAC贮槽(10)、MgCl2贮槽(12)、NaOH贮槽(14)、NaH2PO4贮槽(16)、PAM贮槽(18)、PGa21Ca贮槽(20)、Ca(ClO)2贮槽(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泥压榨单元包括:藻水缓冲池(1)、模块化压榨机(2)、藻水缓冲池(1)用于存储藻水,藻水缓冲池(1)通过输送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的入水口连接,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口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有机肥缓存单元包括: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缓存区(8),经模块化压榨机(2)分离的藻泥经过螺旋输送器直接送入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发酵区(7)与有机肥缓存区(8)管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处理单元包括:尾水缓冲池(3)、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5)、以及清水池(6),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尾水缓冲池(3)连接,尾水缓冲池(3)通过管道与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蓝湾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