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73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热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包括炉体以及炉盖,所述炉体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在平面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支撑盘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沿竖直方向和支撑盘的径向延伸设置,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形成加热腔体,所述炉盖不大于加热腔体的开口大小,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旋转支撑盘,使得不同加热腔体与炉盖对齐,减少拿放模具时炉体内的热量损耗的效果。

A Multi-Cavity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体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腔体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在棒料或者管料的生产,将原料加热至接近熔点,提升原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而后将模具与原料放置于压力机上,压力机挤压原料通过模具上的成型孔,使得原料挤压成型对应的棒料或管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模具与原料的温度相差较大时,原料在通过模具时会发生粘连,故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将模具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炉包括用于存储和加热模具的炉体以及炉盖,通过控制炉盖的打开与闭合,实现模具在炉体存储或拿取的目的。如上述公开技术中,通常会在炉体中放入多个模具同时进行加热和保温,当需要取出其中一个模具时,需要将炉盖打开,使得冷空气进入炉体中,使得炉体中热量的大量损失,不利于对其他模具持续的加热和保温作用,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腔体加热炉,旋转支撑盘,使得不同加热腔体与炉盖对齐,减少拿放模具时炉体内的热量损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包括炉体以及炉盖,所述炉体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在平面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支撑盘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沿竖直方向和支撑盘的径向延伸设置,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形成加热腔体,所述炉盖不大于加热腔体的开口大小,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相邻隔断板之间形成加热腔体,转动支撑盘使得其中一个加热腔体与炉盖对齐,当取出该加热腔体中的模具时,隔断板阻隔了其他加热腔体中的热量从炉盖处流失,减少了拿取模具时的热量损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断板远离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置有辊杆,所述辊杆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辊杆绕其轴线转动并抵接于炉体内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盘转动时,辊杆沿炉体的内壁滚动,辊杆与炉体内壁之间的抵接,减小了隔断板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而减少在拿取模具时炉体内热量的散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且位于支撑盘上均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支撑盘上沿其径向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滑移板的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具放置与滑移板上,通过拉动滑移板便于拿放模具,且滚轮减小移动滑移板时收到的摩擦力,提升模具拿放的速率,进而减少炉体内热量的损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滑移板朝向转轴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拉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拿放模具时,将滑移板拉出,并拿放滑移板上的模具后,在拉簧的拉力下,使得滑移板收回炉体中,进一步提升模具拿放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盖的一端铰接炉体外侧,所述炉盖背离炉体的一侧延伸有耳板,所述炉体上铰接设置有气缸,所述气铰接的转动轴线与炉盖铰接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铰接耳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铰接于炉体上,且炉盖的一端铰接于炉体上,气缸与炉盖的铰接轴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在炉盖背离炉体的一侧延伸耳板,将气缸的伸缩端铰接于耳板上,驱动气缸的伸缩带动炉盖的转动,进而实现对炉体的密封与打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支架,相邻所述支架之间的夹角与相邻所述隔断板之间的相通,且所述支架上均设置有控制电机停止的接近开关,所述转轴上且沿其径向延伸有配合接近开关的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电机一转动时,转轴带动固定杆转动,当固定杆与接近快关对齐时,使得接近开关控制电机一停止工作,实现单个加热腔体与炉盖对齐,从而便于实现模具在炉体中的放置和拿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从动链轮,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一的固定架,所述电机一的转动端同轴固定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一,使得主动链轮带动从动链轮的转动,实现转轴带动转盘的稳定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轴转动带动支撑盘转动,直至对应加热腔体与炉盖对齐,最后驱动气缸拉动炉盖打开,并通过拉动滑移板将模具带出,实现模具的拿取,减小其他加热腔体与炉盖之间的连通大小,进而减小炉体内热量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多腔体加热炉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转轴转动角度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支撑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转轴、升降轴以及支撑盘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炉体;2、炉盖;21、耳板;3、气缸;4、转轴;41、避让槽;42、固定杆;5、升降轴;6、支撑盘;61、升降环;62、连接杆;63、滑道;64、滚轮;7、隔断板;71、卡槽;72、连接板;73、辊杆;8、驱动件一;81、主动链轮;82、从动链轮;83、链条;84、电机一;85、固定架;9、驱动件二;91、支撑架;92、电机二;10、支架;11、接近开关;12、滑移板;13、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包括炉体1以及炉盖2,在炉体1中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盘6,且在支撑盘6上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7,相邻隔断板7之间形成加热腔体,通过竖直升降支撑盘6,使得不同支撑盘6与炉盖2位于同一高度,再转动支撑盘6使得其中一个加热腔体与炉盖2对齐,当取出该加热腔体中的模具时,隔断板7阻隔了其他加热腔体中的热量从炉盖2处流失,减少了拿取模具时的热量损失,且升降设置的支撑盘6减少在炉体1上的炉盖2的数量,进而增加了炉体1的密封性。如图3和图4所示,在炉体1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中空设置,在转轴4中同轴设置有升降轴5,支撑盘6同轴套设于转轴4上,在升降轴5上螺纹连接有升降环61,在支撑盘6与升降环61之间周向间隔设置有连接杆62,并在转轴4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避让连接杆62移动的避让槽41;当转轴4转动时,转动轴与连接杆62抵接,使得支撑盘6、升降环61以及升降轴5同步转动,实现不同加热腔体与炉盖2对齐,便于模具的拿取的同时减少热量损失;当转轴4与升降轴5反向转动时,升降环61通过连接杆62带动支撑盘6在竖直方向移动,实现不同支撑盘6与炉盖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减少对炉体1上炉盖2的安装数量,提升炉体1的密封性和保温能力。如图2和图3所示,在炉体1上设置有驱动件一8和驱动件二9分别控制转轴4和升降轴5的转动。其中在炉体1上设置有固定架85,驱动件一8包括安装固定架85上的电机一84和固定于电机一84转动端的主动链轮81,在转轴4的上端同轴固定于从动链轮82,在主动链轮81与从动链轮82之间设置有链条83;驱动件二9为电机二92,在炉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91,电机二92固定于支撑架91上,升降轴5的上端连接于电机二92的转动端,分别控制电机一84和电机二92的转动,实现控制支撑盘6的转动以及升降。并且在炉体1的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支架10,并在支架10上均设置有接近开关11,相邻支架10之间夹角与相邻的隔断板7之间的夹角相等,转轴4的上端且沿其径向延伸有固定杆42;当启动电机一84转动时,转轴4带动固定杆42转动,当固定杆42与接近快关对齐时,使得接近开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包括炉体(1)以及炉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盘(6),所述支撑盘(6)在平面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支撑盘(6)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7),所述隔断板(7)沿竖直方向和支撑盘(6)的径向延伸设置,相邻所述隔断板(7)之间形成加热腔体,所述炉盖(2)不大于加热腔体的开口大小,所述支撑盘(6)中心设置有转轴(4),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的电机一(8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包括炉体(1)以及炉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盘(6),所述支撑盘(6)在平面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支撑盘(6)上端周向间隔设置有隔断板(7),所述隔断板(7)沿竖直方向和支撑盘(6)的径向延伸设置,相邻所述隔断板(7)之间形成加热腔体,所述炉盖(2)不大于加热腔体的开口大小,所述支撑盘(6)中心设置有转轴(4),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的电机一(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板(7)远离一端开设有卡槽(71),所述卡槽(71)中设置有辊杆(73),所述辊杆(73)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辊杆(73)绕其轴线转动并抵接于炉体(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断板(7)之间且位于支撑盘(6)上均设置有滑移板(12),所述支撑盘(6)上沿其径向开设有滑道(63),所述滑道(63)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滑移板(12)的滚轮(6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断板(7)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勇徐米卫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金美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